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逸夫实验小学

绥德县逸夫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3-09 10:33
单位名称 绥德县逸夫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小学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住所 榆林市绥德县龙泉路
法定代表人 李树茂
开办资金 4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7万元 283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逸夫实验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0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本年度内有开办资金变更事项,开办资金由520万元变为400万元,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学年,在县教体局强有力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实验小学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大力强化五项管理,求真务实、砥砺奋进,凝心聚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使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特作如下总结。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 ㈠党建引领 学史力行 为了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党支部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制定《绥德县逸实验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组织党员开展党史学习,开展了党员人人讲党课活动。 2.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观看建党100周庆“七一”视频,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认真领悟讲话的内涵,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每名党员写了心得体会。 3.积极参与防疫工作,全校党员教师92人配合龙湾社区做好疫情摸排和承诺书签订,2022年1月6日为龙湾片区(绥德县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提供场所2个,配备教师40多名,顺利完成龙湾片区的核酸检测任务。 ㈡德育为首 立德树人 成才必先成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为此,我校坚持德育为首,开展了以下德育活动: 1.组织开展了实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2.组织开展了“普通话诵七十华诞 规范字书爱国情怀”推普周活动。 3.组织绥德县逸夫实验小学第十一届校园读书节暨庆国庆诗文4.组织开展了“童心唱陕北 点亮民歌梦”校园陕北民歌大赛。 5.每周组织规范的升旗仪式。师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的主题演讲,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全体师生进行各项主题教育,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效果良好。 ㈢教学管理精细 措施得力 1.制定《学校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2.校长做好三个讲座。校长李树茂就“构筑理想课堂”等三个 座分别在全体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上做讲座。 3.是开展好城乡结对帮扶活动。我校与名州镇中心小学、田庄小学联合开展了多次教学教研活动,共同体活动增进了校际交流,促进了共同体学校的发展。 6.组织召开“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研讨会。 7.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学校132名教师参加结对,青蓝携手,实现了教师共同发展。 8.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六项技能”二、四、六年级大练兵观摩课40节。有效的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我校教师参加县新媒体大赛和教学能手大赛多人获奖。 9.学期共开展4次教学常规检查,每月组织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检查有方案、有总结、有反馈,有效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㈣教科研工作有效开展 1.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培训 3.开展多学科、多形式的竞赛活动。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5.积极探索高效理想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积极探索高效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做好备、讲、批、辅、研工作,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处理好“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创建了“学、评、教、练”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开展“高效理想课堂教学研究”,把提高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效果高起来,真正做到了“高效减负”。 ㈤强化“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制定学校“五项管理”制度。 2.建立“五项管理”领导机构。 3.制作“五项管理”告家长书。 4.开放学校图书室,组织学生定期借阅图书。 ㈥警校联合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为了做好安全工作,学校开展了以下活动: 1.制订了相应各种应急管理制度,签订了“班主任安全责任书”、 “科任教师安全管理责任书、自觉抵触有偿补课、乱收费、乱推销教辅资料承诺书”等。 2.开展了各种安全演练。南校区组织开展“防拥挤踩踏疏散演练”和“消防火灾应急疏散演练”,主校区开展“反恐怖防应急演练”、“消防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使学生提高对安全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安全防护技能,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安全保障。 ㈦极力提升教育宣传力度 本学期学校网站发表报道共 102篇,其中《陕北民歌大赛》和《师德演讲》小视频发布于绥德电视台视频号绥德融媒。 《宣铿锵誓言 怀教育初心》——教师节宣誓活动发表于《绥德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庆祝祖国生日》绥德县各学校开展迎国庆主题活动发表于《绥德教育》;《落实“双减”,绥德教育在行动(十一)——双减助力 城乡教育共发展发表于《榆林教育网》。 ㈧疫情防控 常抓不懈 四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二是及时制定各种疫情防控方案。三是用好校园体温自动监测门,坚持做好师生体温检测。 ㈨改善办学条件 打造幸福文化 本学期,学校把“双高双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 1.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 2. 南校区校园扩大,增加教室12间,有效化解了大班额。 3. 增加学校功能部室13间,使学校功能部室数量达标。 4. 主校区校园铺设草坪,为学生课间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标语醒目,“幸福”文化氛围浓厚。 6.按照双高双普要求规范了部室设置,使音体美等活动有了专门的活动场地。 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 1.探索出“三精”作业管理模式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实现减负增效。教务处积极探索,以作业研究作为突破口,通过作业“三精”管理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力,全面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2.构建了“1+1+N”的课后服务模式 第一个“1”指反思与规划,第二个“1”指作业辅导,“N”指多彩社团。 “1+1+N”的课后服务模式,兼顾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法、体育健身、阅读作业、服务社会等多个方面,学生学习不再盲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自律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服务他人的良好品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效减负提质。 3.学校荣誉 本学期,我校教师在《绥德教育》发表论文6篇、获县级以上论文奖28篇,县级课题结题5个,校级课题立项48个,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专业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临聘教师多(达28人),语、数及薄弱学科(如音、美、体)教师短缺,师资力量薄弱。2.学校操场面积小。3.教师的教学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改进措施 搞好教研教改、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深化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味。增加手指操教学,因地制宜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课后服务,加强五项管理,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促进其成长为各级教学能手。 3.努力解决教师短缺问题。 4.继续加强“双高双普”的迎验工作。 5.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6.增强家校联系,凝聚家校合力,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