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榆林市横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发布时间: 2022-03-09 10:25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监督检验动物卫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产品安全、兽药监管、饲料质量监督和种畜禽监管等工作。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南大街旧交通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赵耀
开办资金 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万元 2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全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所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和年初畜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畜产品安全工作实际,以《动物防疫法》、《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和《动物屠宰检疫规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规范基层分所建设为抓手,保证我区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的,狠抓痕迹化管理为手段,以提升动物检疫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履行动物检疫、动物卫生监督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职责,积极创新监管模式,推行精细管理和服务,各项业务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度单位1人受到省农业农村厅先进表彰、4人获得区人民政府优秀考核等次。现就2021年全年业务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参与联户帮困,扎实推进乡村振新工作单位领导干部按照区委安排,分别驻村包联横山镇新丰村贫困户6户,帮助村委制定整村扶贫规划,提出扶贫思路,确立扶贫项目。同时深入村组群众家中,了解群众家庭人口、种养情况、经济收入、贫困原因等信息,宣传告知群众中央扶贫政策,积极引导群众依靠科技和自身努力脱贫致富。参与村委对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力争使扶贫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落实更多的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为所包村和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早日脱贫。积极开展各项党建主题学习活动我所积极开展党建100周年各项活动,积极参与《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养教育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培训》,采取了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通读相关文件,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上下工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实践活动,丰富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学习形式,提高了学习效果。三、加强法律宣传,增强公众安全消费畜产品意识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我们利用各种平台,宣传《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介绍病害肉的鉴别以及危害,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健康消费知识,树立安全消费理念。利用“3、15”、农村集会日和举办健康教育专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条例》、伪劣肉产品鉴别等知识,充分营造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氛围,同时在单位设立健康教育宣传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宣传病害肉鉴别等知识,极大增强公众鉴别和食用畜禽产品的安全知识和意识,维护畜禽产品消费者利益,全年累计共散发各种宣传资料1万多份,张贴农业农村部公告1000多份,发放《致养殖场户的公开信》5000多份,短信推送32万多条。四、加大养殖环节的监管工作为了从源头上治理病害肉流向市场,我们注重源头管理,多年来一直重视养殖环节的监管。每季度开展一次违禁药品的抽检,覆盖猪、牛、羊、鸡,同时加大对养殖环节病死畜无害化处理,严厉打击贩卖病死畜行为。另外我们针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不定期深入养殖场(户)开展指导,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今年我们利用陕西智慧动监APP平台,对全区规模养殖户和贩运户经纪人实行备案管理。共备案9000多户,贩运户经纪人260多户,便于养殖场(户)产地检疫报检出证。今年共累计发放各类消毒物品10多吨,生石灰60多吨,使用瘦肉精检测卡、非洲猪瘟检测卡、布病检测卡2万多份。五、规范产地、出境检疫工作今年,我区11个乡镇分所全面实现产地检疫电子出证,做到检疫证明可追溯。要求各报检点必须按规范填写检疫证明,严禁隔山开证,严禁对无免疫标识的动物出具检疫证明、确保受理申报动物检疫率、到现场或指定地点检疫实施率、操作到位率、进入运输和流通持证率均达100%。全区共设立13个产地检疫报检点,配备电子出证系统,30多名官方兽医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今年各报检点共检疫各类动物50多万(头)只,但与出栏动物相差甚远,产地检疫工作依然是薄弱环节。六、严厉打击私屠乱宰行为,规范屠宰管理工作以实施“放心肉”工程为重点,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两项制度”。一是对进场畜禽查证验物造册登记,无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标识或物证不符的畜禽不得入场;二是严格按照畜禽屠宰检疫操作规程进行宰前、宰后检疫,把好“入场、准宰、屠宰检疫、检疫结果处理”四个关口,截至目前,共屠宰检疫生猪5万多头、羊子11.2万只,无害化处理病害肉及三腺合计9.8吨。三、加大抽检力度。全年“瘦肉精”日常抽检2940多份,企业自检10300多份。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加盖验讫印章,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准许出场销售,不合格病害肉及有害腺体全部作无害化处理,出场肉品检疫合格率达100%,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保证了上市肉食品质量安全。七、加强畜禽调运监管审批对运输畜禽的单位和个人凭检疫证明承运,装载前、卸载后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消毒。详细记录检疫证明号码、运载时间、畜禽种类、数量、启运地点、到达地点、车辆消毒以及运输过程中染疫、病死、死因不明畜禽处置等情况。按照陕农办发〔2018〕3号(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9号)文件精神,为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响应期间,加强畜禽运输车辆监管,对全区畜禽运输车辆进行备案,截止目前共备案生猪运输车辆61辆、牛羊运输车辆190余辆。八、加强屠宰环节监管,强化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从入场查验,待宰圈静养,全面落实宰前“瘦肉精”的抽检,严格落实12小时静养制度。生猪入场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的采血化验,做到“头头采”,“按批次化验”,检验合格方可屠宰。驻场官方兽医实行三班轮流值班,24小时驻场制度,严把屠宰检疫关。九、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监管,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一、加大对生猪规模养殖场检查力度。我所派出成员出动12车次42人次,主要检查生猪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情况、消毒情况并指导生猪规模养殖场制定合理生物安全制度。二、加大“瘦肉精”抽检力度。对全区的40多家规模养殖场开展瘦肉精抽检,共检测样本300多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十、加强对生鲜乳的监督管理。组织相关力量,每两个月对全区19家奶牛场的鲜奶进行取样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公示于区大街各个广告栏。抽检奶样150多份,使用三聚氰胺检测卡300多份。到目前为止,所抽检的鲜奶全部合格。十一、加大非洲猪瘟防控力度根据当前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和中央省市区关于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一、督促屠宰企业开展非洲猪瘟PCR检测工作。二、加大对生猪规模养殖场检查力度,指导规模养殖场制定生物安全制度,全年共累计发放消毒药品共计14吨。三、建立“非洲猪瘟PCR检测”实验室,所有跨省调运生猪都需提前做非洲猪瘟PCR检测,结果呈阴性方可调运。十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单位全体干部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全区没有出现任何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本年度共屠宰检疫生猪5万多头、羊子11.2万只,无害化处理病害肉及三腺合计9.8吨,出场肉品检疫合格率达100%,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保证了上市肉食品质量安全。共备案生猪运输车辆61辆、牛羊运输车辆190余辆。对全区的40多家规模养殖场开展瘦肉精抽检,共检测样本300多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十三、存在的问题1、人员短缺,严重影响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2、工作经费不足,难以保障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3、体制改革后取消了执法职能,部门之间衔接不够,监管出现盲区。4、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相对较少,检测设备设施落后,实验室检测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十四、2022年工作计划1、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按照检疫程序做好生猪、羊子和禽类和其他动物及产品的检疫监督工作,加强动物及产品监管,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减少疫病传播途径,确保动物及产品质量安全。2.多举办几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官方兽医和乡村兽医培训、电子出证系统培训及屠宰监管工作培训,提高官方兽医执业水平和乡村兽医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增强管理相对人知法守法意识。3、继续搞好职工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