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科创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打造面向世界能源生态智慧产业的科创新城,组织实施榆林科创新城区域内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 |
住所 | 榆林科创新城科创四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赵志平 | |
开办资金 | 5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111.89万元 | 46128.0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科创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榆林科创新城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投资、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实现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一)注重规划布局,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立足打造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城市展示区,完成科创新城控规修编工作,“十四五”规划基本成型,核心区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启动,“控规+城市设计+修规+建筑设计”的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目标正在踏实推进。(二)狠抓冬季攻坚,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一是14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市政一期、科创三路等五条道路供热管网及景观提升工程、会展路、怀远六路、奥体路、科创一路完成路基管网工程;同慧运动公园、望桩梁生态修复项目完成土方工程和乔木栽植;科创新城供水工程、水上运动中心、雨污水主干管工程、榆林学院科创新城校区一期项目完成场平土方工程,正在实施地下基础工程;北师大中学部(原横山五中校区)学生公寓楼已建成投用;横山区学校建设项目七幼已建成投用,六中完成主体工程。二是7个市级重点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建设,其中: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一期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和外墙保温工程,正在实施室内装修;原西南新区尾留七条市政道路建成投用;运动运村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工程;“两中心”项目已基本完工;榆林体校迁建完成主体工程;市委党校新校区项目完成场平土方工程;榆横凤凰110kV输变电工程正在实施变电站土建工程。三是“碳中和”学院正式落地科创新城,根据市政府与西北大学签订了《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合作协议》,将“碳中和”学院选址在科创新城创新港内,目前正在与西北大学对接商定项目建设方案、科研方向等具体内容。(三)聚焦科技创新,招才引智工作亮点纷呈。着眼打造人才洼地、构筑创新高地,与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签订《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榆林科创新城分中心项目》《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对接走访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名院名校,初步达成了高端教育和科研合作平台建设意向;成功保障举办了第16届煤博会,吸引了一批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生态环保、人工智能项目在榆落子布局,科技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四)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建成并运行科创新城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承接市政府委托下放69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同时,开通(接入)政务服务网络系统平台10个,印发《榆林科创新城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方案(试行)》,制定完成行政审批“三项清单”和服务规程,并在陕西省政务服务网上公布实施。全年累计承接和办理各类审批业务85项,其中批复类审批事项26项、许可类审批事项30项、备案类审批事项29项。政务服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紧盯目标任务,经济发展平稳向好。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8亿元,投资强度达543.20万元/公顷,超额完成15.8亿元,超额完成52.7%;全年累计完成营业总收入46.32亿元,同比增长39%,单位销售收入达到185.28万元/公顷。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经济指标持续平稳向好。(二)强化项目包装,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一是省外项目到位资金1.9亿元,其中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项目到位资金1.6亿元,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北京中核汇能有限公司到位资金3000万元。二是省内项目到位资金2.727亿元,其中,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陕西国中慧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到位资金4000万元,科创新城供水项目到位资金2.2亿元,体育运动公园项目到位资金1270万元。三是签约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与沿黄红枣生态产业研发中心2个协议项目,共引资3.22亿元。四是年度开工科创新城供水工程和水上运动中心2个项目,策划包装能源化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享教育乐园、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3个项目,总概算9.2亿元。(三)勇于攻坚克难,征地拆迁取得重大突破。立足实际勇于攻坚克难,组建4个征地拆迁工作专班,分批分块、压茬推进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统征、老村庄整村搬迁腾挪、闲置土地处置等重点工作,全年完成土地统征10142亩,拆迁房屋142户,搬迁坟墓456座,处置闲置土地24宗1408亩,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2宗575亩,为规划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三、目前存在问题(一)行政审批效率不高。一是土地、林地手续上报中省审批过程中,审批环节较多,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影响项目开工率。二是要素保障部门内部审批环节繁杂、手续过多,个别项目审批程序时间较长,导致项目开工率不高。(二)行政审批与监管结合不够。目前,管委会虽然承接了69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但是批后监管职责没有进一步明确,容易出现监管推诿缺位和“批管”分离现象。加之,区内市场主体发展迅速、监管力量薄弱,各种隐性矛盾问题突出,群众通过各类问政平台反映规划建设、医疗教育、社会管理、审批监管、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等问题日益增多。(三)融资渠道不畅通。科创新城建设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但是产业公司刚成立,自身的造血功能尚不健全,加之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公司融资担保能力有限,银企商谈项目多,资金到位少,影响项目快速启动。(四)支持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不健全。目前,科创新城控规编制基本完成,但是在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的政策制定方面还较为滞后。加之在园区规划建设、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投入不足,科研院所、科创企业、高端医院和学校以及创新型人才、高端专业人才、综合管理人才招不到留不住问题日益突出。四、整改措施1.关于城市规划管理的问题。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审批”原则,项目入区、选址、规划方案审查直接由科创新城管委会提交市政府或市空间规划委员会研究审定;市资源规划局科创新城分局负责区内建设项目“一书两证”等规划许可审批;市资源规划局负责业务培训、指导和监督,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2.关于城市执法管理的问题。按照市政府《关于赋予榆林科创新城管委会部分市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通知》(榆政发〔2021〕2号)文件赋予权限,由科创新城管委会履行区内城市管理有关事项审批,并推进公安、交警、消防、急救信息资源和交通视频监控等城市管理资源互连互通,构筑市区共享、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智慧城市管理网络体系。3.关于财政金融管理的问题。落实《关于支持科创新城加快建设的若干意见》(榆字〔2019〕66号)文件精神,保障科创新城产业发展公司注册资本金,支持产业公司发展实体产业,充分撬动社会资本开发建设科创新城。同时,本着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活力与压力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市区税费、土地出让收益收缴管理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榆阳区、横山区的积极性,促进科创新城良性发展。4.关于保障政策的问题。积极对接市直有关部门,在空间规划编制、建设用地指标以及报批程序和时限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供水、供气、供热、电力、公共交通、城市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推动科创新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狠抓园区改革,完善规划设计。结合榆林市中心城区市区一体化改革,进一步理顺科创新城管理体制机制。同时,严守“一核三园四区一线一环”的规划功能结构,紧紧围绕能源化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科技创新领域,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科创新城人才发展规划、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智慧城市、绿地系统等城市发展专项规划,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狠抓项目谋划,激发发展活力。制定出台科创新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开展上门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一事一议引进链主型企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打造高端医疗卫生教育示范区以及中省驻榆企业后勤服务基地和总部研发基地。同时,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和创新发展格局,聘请顶级团队围绕科技研发、新材料、增材制造、大数据、生物技术等产业谋划项目,建立项目库、资源库、目标库,加快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三)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能。一是建立健全筹融资机制,通过财政资金、项目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困难瓶颈。同时,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严格实行“周调度、月分析、季考核”,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完善行政审批监管机制,聚焦土地、林地、环保、施工保障等四方面突出问题,发挥联审联批会议制度优势,集中解决项目审批和要素保障问题。三是以保障省运会、提升管理为重点,全面启动省运村运营筹备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环境整治,打造良好人居环境和展示城市新形象。(四)狠抓征地拆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持续优化征地拆迁工作计划和安排,强力推进规划区内剩余建设用地统征、老村庄整村搬迁腾挪、土地遗留问题化解等重点工作。二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协调横山、榆阳两区以及市级相关单位,争取将各类便民服务和审批事项集中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实现科创新城范围内“大厅之外无审批”,落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联席制度和考核办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五)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氛围。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提高服务能力,激励担当作为。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努力实现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二〇二〇年度项目建设“冬季攻坚行动”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