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党建引领,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今年以来,我站把抓党建促地质环境各项工作作为工作思路和出发点,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保证各项顺利开展。一是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严格按照分局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定期学习交流,做到人人学习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两学一做”、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撰写心得体会和感悟文章。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全面解决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及时进行完善并整改解决。二是推进党内生活制度化。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思想汇报、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组织活动和做好党组织活动记录等各项制度,坚持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课每月一次,每半年民主评议党员一次。严格落实党费收缴制度,实行专人专职负责,及时督促党员把按时足额交纳党费,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二)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值守、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宣传教育、应急处置等防治工作。1、年初,根据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实际,编制了《榆阳区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21年榆阳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3月份,会同乡镇、办事处对辖区4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两卡”发放,共计发放“两卡”925份(其中防灾卡235份、避险明白卡690份)。更新了榆阳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联系表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落实了监测责任人。目前,“两卡”发放率达到100%,警示标识牌设立达到100%,监测责任人达到100%。同时根据省、市要求,对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云平台群测群联数据库进行资料更新。3、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常规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4次(季度排查),冻融期专项排查1次,汛期专项排查2次。经排查,各在册登记隐患点虽有部分有零星滑塌,但整体趋于稳定,未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我们就排查出的问题下发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改落实通报,抄送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并要求相关国土资源所与地方乡、镇、办事处对接,指导、督促落实整改。4、开展70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防、抢、撤和应急预案演练)、70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3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共计演练人数1500余人,培训人数1000余人,宣传人数10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5、从5月份开始进行领导带班和双人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上传下达,下情上报,并在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云平台进行日报制。6、根据险情上报情况,会同陕西省地质灾害突击总队榆林支队对突发安全隐患进行应急调查5次,均已回复处置。7、2018、2019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已完成,2020、2021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排危除险4个点招标已完成,正在主体工程施工)已基本完成。强化地质测量工作依据《榆阳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规范管理实施办法》和《榆林市国土局榆阳分局矿山地质测绘实施办法》全面开展地质测绘工作。按季度对全区30个有证煤矿(除长城、沙炭湾、巴拉素3个矿外)进行了井下测量;对25个工作面形成,13个工作面密闭进行了验收测量,全年累计测量112次。并及时绘制了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2、将备案的动用储量上图并实测核实,为环境科在动用储量的核销中提供技术依据。取得的效益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严格按照分局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定期学习交流,做到人人学习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两学一做”、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撰写心得体会和感悟文章。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全面解决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及时进行完善并整改解决。是推进党内生活制度化。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思想汇报、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组织活动和做好党组织活动记录等各项制度,坚持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课每月一次,每半年民主评议党员一次。严格落实党费收缴制度,实行专人专职负责,及时督促党员把按时足额交纳党费,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全年未发生任何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2018、2019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已完成,2020、2021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排危除险4个点招标已完成,正在主体工程施工)已基本完成。年初,根据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实际,编制了《榆阳区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21年榆阳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3月份,会同乡镇、办事处对辖区4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两卡”发放,共计发放“两卡”925份(其中防灾卡235份、避险明白卡690份)。更新了榆阳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联系表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落实了监测责任人。目前,“两卡”发放率达到100%,警示标识牌设立达到100%,监测责任人达到100%。同时根据省、市要求,对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云平台群测群联数据库进行资料更新。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常规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4次(季度排查),冻融期专项排查1次,汛期专项排查2次。经排查,各在册登记隐患点虽有部分有零星滑塌,但整体趋于稳定,未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我们就排查出的问题下发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改落实通报,抄送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并要求相关国土资源所与地方乡、镇、办事处对接,指导、督促落实整改。开展70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防、抢、撤和应急预案演练)、70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3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共计演练人数1500余人,培训人数1000余人,宣传人数10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从5月份开始进行领导带班和双人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上传下达,下情上报,并在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云平台进行日报制。根据险情上报情况,会同陕西省地质灾害突击总队榆林支队对突发安全隐患进行应急调查5次,均已回复处置。按季度对全区30个有证煤矿(除长城、沙炭湾、巴拉素3个矿外)进行了井下测量;对25个工作面形成,13个工作面密闭进行了验收测量,全年累计测量112次。并及时绘制了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我站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管理、地质测量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与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我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监测和跟踪管理难度较大,地质灾害高发、频发,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治资金严重不足,大量隐患点得不到有效治理,仍然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尚不完善。技术人员缺乏、应急装备不配套、应急技术较落后。三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仍然严重。随着资源开发的进一步加大,我区西北部资源开发区由采空塌陷诱发的地面沉降将逐年增加,地表监测和治理难度将逐年加大,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四、整改措施1、根据《榆阳区2020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榆阳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能力进行全面提升。2、遵照《榆阳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规范管理实施办法》和《榆林市国土局榆阳分局地质测绘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煤矿储量动态监测。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尽快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力争按期完成各项任务,对榆阳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能力进行全面提升。2、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日常工作,搞好应急处置,健全防治长效机制。积极向省、市争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资金。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汛期值班、灾情险情速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等制度。4、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群测群防,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和预警机制。5、坚持对地灾隐患的排查和监测,特别是在冻融期加强对在建工地、在建矿山及人员聚集场所等地质灾害排查和巡查工作。6、遵照《榆阳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规范管理实施办法》和《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榆阳分局地质测绘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煤矿储量动态监测。7、完成好分局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