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平利县> 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

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9 09:29
单位名称 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管理保障。业务范围:畜牧技术推广,畜牧业执法监督,畜牧业资源保护,畜牧业质量监督,,畜牧业标准化管理,畜牧项目管理,畜牧业许可管理,畜禽品种登记,畜牧疾病的医治、预防,测报。
住所 月湖南路农业局1楼
法定代表人 王东艳
开办资金 1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平利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2.35万元 194.35万元
网上名称 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是畜牧业生产任务全面完成。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4.98万头、0.79万头、11.68万只、131万羽;出栏分别达到15.12万头、0.22万头、5.83万只、68万羽;肉类总产量1.44万吨。畜牧业生产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牧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二是示范创建工程全面推进。新培育的2个市级示范园、3个县级示范园和1市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已通过验收。全县养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养殖水平全面提升。三是规模养殖实现突破发展。今年全县共新建规模养殖场17个(五千头场2个、千头场15个)、改造提升20个。全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全面提升。四是动物疫病防控全面加强。高质量组织实施了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强制免疫工作,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明显,全县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五是粪污综合利用全面推进。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86.29%,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为99.1%,全县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为100%。六是渔业生产发展势态良好。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0.23万吨。新培育的市级现代渔业园区和县级水产循环养殖示范园已通过验收。2个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取得实效,渔业安全生产行为不断规范。七是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指导完成并组织验收涉农整合项目32个、6个保种场(户)项目、肉羊监测项目。八是政策性保险工作全面实施。完成能繁母猪保险1.48万头、育肥猪保险为7.2万头政策性保险,做到了应保尽保。九是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有序推进。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创新工作方法、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全县普查工作。为全面掌握了我县畜禽遗传资源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4.98万头、0.79万头、11.68万只、131万羽;出栏分别达到15.12万头、0.22万头、5.83万只、68万羽;肉类总产量1.44万吨。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当遇到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与饲养成本持续上升的双重压力,养殖场(户)只能压栏惜售、等待观望,对生猪产业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和潜在的风险。二是个别镇的个别病种免疫抗体水平偏低,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三是由于县镇畜牧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业务工作繁重,到村到户指导量大面广,技术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养殖企业抗风险能力。二是严密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牢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不放松,严格落实消毒、监测、调运、封闭管理、管控小散户、生物防控等六个关键措施;抓好基础免疫,认真做好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扎实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通过严格防控、有效免疫,严密监测,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协调,逐步解决全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年龄知识老化、后继无人等问题。四、下一步年工作思路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主线,持续推进“自繁自养”一体化发展,推进生猪标准化健康养殖,重点支持生猪养殖企业扩大产能、生产、防疫、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环节标准化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广应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提升养殖场标准化水平,大力推广“猪·沼·园”等绿色生态养殖、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养殖模式。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严格落实疫情监测排查,不断完善突发应急方案,切实加强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建设,确保生猪稳产保供,加快全县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质量效益好、产业结构优和生态环境美的现代生猪高质量发展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