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砖房小学
西安市临潼区砖房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3-08 17:50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砖房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古地新村秦陵路1号附1号
法定代表人
胡乔
开办资金
1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3万元
15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年来,临潼区砖房小学以“红专并举学以成人”为长远办学方向,落实“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师生双翼培养体系,从红专五级五类课程开发、红专生态课堂建设、红专团队集体成长、红专多元活动四大发力点,多措并举促进师生、亲子双向成长,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再上新台阶,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红专课程”开发,为“三个课堂”立根。学校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高,按照五级五类建构课程构建:“国家基础课程(必修)”,“校本特色课程(必修)”、“多元社团课程(选修)”“传统节日课程(必修)”“行走课堂课程(必修)”落实五类课程领域,即语言与文学、数理与科技、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社会与生活。尝试采用课程回归教育本色,形成大语文、大数学、大写作、大体育、大美育五大领域,引领教师从实际出发,做好学科间的互通点和衔接点,合理做好学校层面和师生层面的三个课堂建设。(二)“生态课堂”建模,为“减负增效”立本。学校从“事半功倍减负增效”上下功夫,引领教师做好红专课堂模式设计,以绿色、无污染的“生态课堂”为实践平台,通过“课前前置预习、课堂有效互动、作业科学设计、多维立体教学评价”四大抓手,引领师生从只关注课堂中辐射到关注“学习前”“学习后”,引领师生关注学习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完整过程。做好低段游戏情景教学、中段问题串探究教学、高段融合式延伸拓展的课堂模式,实现师生生态地教,学生生态地学。(三)“红专团队”成长,为“集体成长”立研。校长推行“红专师说”为管理领航。领导班子包年级包学科从管理入手。常态推门听课,发现课堂教学问题;参与教研活动,研讨课堂有效路径;突破成长瓶颈,夯实常规短板检查。从学生层面的作业类别、完成情况、规范书写,教师层面的教学计划、教案书写、课后反思、校本研修等方面规范。学科教师每周三开展“外塑.内强”团体论坛。围绕学科课标解读、同伴互助能力提升、观课磨课规范反思、作业设计科学探究进行教学研讨,以集体的方式站立,透彻分析存在问题,寻求最佳解决策略。以省市区校级分层全覆盖课题研究反哺教学,引领教师走科研助教学的幸福之路。红专家长以“家教,从经验走向科学”为成长主题。建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组织线上红专家长阅读交流,让家长从书籍中获取科学育子经验。线下“把爱带回家”爱心家访,真正让家校形成合力。(四)“红专活动”创设,为“五育并举”立行。“雅行60”重养成。一学期5个好习惯,六年60个好习惯是学校养成的抓手,推行校长领航,“德育处-班主任-学生;德育处一少队辅导员一学生”两线三级为两翼的德育管理机制,进行分线管理,分级落实,齐抓共管。“缤纷社团”塑特长。走班式组建大体育、大美育缤纷社团,发挥本校教师特长和第三方专业教师进行红专普惠社团和红专特色社团的教学。“实践活动”润五育。升旗课程“我是接班人当好接班人”班级风采展示守住每一个孩子。三个学段的“入学课程”、“晨诵午读暮省的知行课程”、“毕业课程”年级课程擦亮每一个日子。校园运动会、艺术节、“红色寻访”暑期实践让德育体育美育绚丽绽放。“我们的节日”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教育资源,留住我们的根。《气象与生活》四季课程播种生态教育的种子。“红专大劳育”让家校社会牵手立体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一学年来所做的工作,且行且思,我们将以此次督导检查为契机,继续遵循“红专并举,学以成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扎实精细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努力建成卓有成效的红专教育大格局,守初心,敢作为,为临潼教育均衡做出自己的努力。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本年度,学校辖区内无一名学生辍学。2、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小组,多次召开精准扶贫专项会议,送教上门、结对帮扶、大家访活动、召开家长会等工作,严格落实党的扶贫政策。三、存在问题1、教科研工作相对比较薄弱。有部分教师缺乏教科研意识,形成了做得多,学得少,写得少,文章发表少的惰性。四、今后工作打算1、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实干型的干部、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提供人才保证。2、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坚持按制度办事。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过程,保证各项工作优质高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