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留坝县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依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及财政部第35、36号令,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监管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 |
住所 | 留坝县城关镇迎宾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彭堃 | |
开办资金 | 36.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留坝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15万元 | 36.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建立机构,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为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机构职能,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理顺国资监管机构,明确职能职责,形成“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国资综合管理,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构建“国资部门-主管部门-占有使用单位”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形成对国有资产全方位有效管理。2014年10月我县撤销了留坝县农业税收管理局更名为留坝县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原有编制8人不便,在岗2人,由财政局局长刘勇同志亲自主抓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二)建章立制,国资监管制度框架基本形成。201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留坝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留政办发[2013]21号《留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留财发[2013]21号《财政局印发留坝县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留政办发[2014]2号《留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汉中市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土地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办法的通知》、两个纲领性文件和财政局转发了《市级资产配置标准》、留财发[2017]75号《留坝县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工作的通知》。规范了国有资产购置、登记、评估、处置、营运、收益收缴、考核奖惩等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全县国资监管制度框架体系。(三)参照省市标准和《留坝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制定出台了《留坝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办法》,落实了国资办和财政局预算科的监管责任,提出了“七个一律”的具体要求,即:严格执行资产配置标准,一律不得超标和重复配置资产;不按要求完成年度资产清查和报备的,一律不予审批下一年度资产购置预算;未按要求编报资产购置预算或预算未通过审批的,一律不得购置资产;完成资产购置但未按要求及时录入资产信息的,采购部门一律不予支付购置资金;通过基本建设程序形成的资产,未经国资办进行预算评审登记和竣工决算审批会签的,一律不予下达项目预算和竣工决算批复;处置资产不按按程序报国资办审批,并及时录入资产变动信息和将处置收益上缴国库的,一律不予核销资产;不全面、如实报告资产信息,造成资产流失的,一律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标准》和《办法》的出台,为两项结合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四)严格执行《办法》规定,在2019年度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求预算单位在编报部门预算的同时,一并上报政府采购计划申报表。对上报的申报表,由国资办负责,在核查预算单位资产现状的基础上,对照配置标准进行审核,超出标准的,一律不予审批;符合标准的,出具同意购置审批单,交由预算科安排相应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对符合配置标准,但未上报采购计划申报表的,一律不予安排相应资金,做到超标准的不能买、无计划的不让买,从源头上确保了资产购建的合规有序,减少了财政资金的浪费。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1年严格执行财政部35、36号令和省、市、县制定的资产管理办法,对我县135个预算单位的资产购置和处置进行严格的把关。135个部门单位上报政府采购计划申报表,通过审核的部门单位有130个,没有通过的部门单位基本属于超额、超标购置。凡是处置金额达20万元以上的资产,都要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后方可处置。2021年我县共有75个单位办理了资产处置业务。根据这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我国资办和局监查科对卫健系统、水利系统、教体系统、住建系统、管委会、文旅局、人社局实地进行清理清查,重点抽查,登记建立了台账,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进一步摸清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部门(单位)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仍是重财轻物,并且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要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当务之急就是要更新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2.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未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人员更换频繁,工作随意性比较大,人员变换时只移交工作和资产清单,不对资产进行盘点移交等。3.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改进的措施:1、加强部门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宣传,提高领导对资产管理的认识。2、加大和部门的配合力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定岗定人管理,对新增、报废和调拨的固定资产要凭国资审批手续进行相关账务处理,无审批手续的一律不予办理。3、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法规和制度依法实施政府采购,加大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随意处置资产的处罚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国资监管水平。针对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明年,结合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有资产动态监管。 (二)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实现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强化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盘活资产、突出主业,加大营销力度。二是加强土地经营管理,严格土地招拍挂和出让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矿权的管理和出让,充分发挥资源最大效益。三是加强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努力增加非税收入。 (三)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规范国资处置程序,严格对申请报废、报损、转让和无偿调出资产的处置;二是严格国有资产配置;三是严肃国有资产担保、出租行为;四是完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五是健全完善国有产权交易程序,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资产评估等行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