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铜川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8 10:53
单位名称 铜川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服务保障。残疾人就业服务计划制定、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劳动力资源、用工需求调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咨询;残疾人就业失业登记、统计;残疾人职业技能鉴定;盲人按摩管理指导和服务;残疾人就业信息共享
住所 铜川市新区铁诺南路市残联综合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杜乐
开办资金 21.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45万元 13.82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我中心在省就业中心和市残联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现将2021年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就业服务工作1、夯实责任,狠抓落实。5月16日是全国第31个助残日,我中心以助残日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就业帮扶同心圆梦”活动主题,联合人社局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据统计现场全市共发放宣传册、宣传画、手提袋、围裙等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接受相关咨询600余人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118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6人。2、综合施策,发挥残保金作用。3月为落实用人单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我中心积极对接市财政、市税务总局、新区税务局,明确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问题,并开展2019年、2020年度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促进残疾人就业。经统计,截止目前2019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已完成缴纳并入国库单位257家,入库金额:3284409.31元,未入库金额1453574.46元;未完成缴纳工作单位33家,未缴纳金额:643582.63元。2020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已完成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单位224家,其中已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18家,完成税务登记及缴纳单位111家,入库金额:1476826.10元。4、以点带面,加强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我中心指导各区县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针对全市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进行分类培训。截止10月5日前,共培训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598名;现年度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为31人。5、统筹规划,促进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2021年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工作,作为年度残疾人就业工作重点加以实施,为确保年度任务要完成,落实全市就业任务,我中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印发《关于印发〈2021年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残就发〔2021〕14号),明确省级任务指标,落实责任清单。6、加强管理,规范盲人按摩行业管理。一是根据《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事医疗按摩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盲人医疗按摩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为做好2020年《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事医疗按摩资格证书》年审工作,我中心出台《关于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状况摸底调查的通知》的通知(铜残就发(2021)13号),夯实责任,摸清全市各辖区的真实情况,已于6月底将全市摸底调查结果上报省中心。7、精准帮扶,切实做好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为进一步做好2021年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实现就业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我中心将20名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信息全部录入“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促进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二是按照省残联《关于做好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2021年招收残疾大、中专学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积极宣传残疾人入学政策,认真组织生源,进一步加大残疾人高校毕业生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力度。8、多方发力,加大残疾人就业能力培训力度。切实发挥残疾人就业基地培训作用,组织全市范围内符合培训条件且有就业培训意愿的残疾人参加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开展的“智能手机维修”“会计实操”“短视频直播运营”“美甲”“农村电商”“保健按摩高级班”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等培训活动,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拓宽思想,提高业务理论学习。为提升中心人员业务素养,一方面开展以自学的形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素养,另一方面以参加中、省、市级业务理论培训为主,提升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二、残运会工作2021年10月23-10月25日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盲人跳绳项目比赛在我市开赛。铜川市承办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盲人跳绳项目比赛,我中心承担盲人跳绳项目竞委会的具体工作,按照组委会、铜川市执委会的整体部署,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以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的工作举措,做到整改问题无死角、落实任务全覆盖,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残特奥会盲人跳绳项目“精彩、圆满”办会目标。1、赛事情况:受疫情影响,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3支代表队、113名运动员、32名教练及领队参赛。产生金、银、铜牌各12枚。男子、女子低视力个人计数获历史最好成绩(200个/30秒、202个/30秒)。陕西、西藏、湖北、四川、重庆五支代表队,陈玉娇、杨雨轩等32名运动员以及郭洪光、杨琴等5名裁判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2、领导组织:为实现“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级相关领导先后多次出席调研指导盲人跳绳项目专题会、工作推进及相关工作,成立了以市长李智远为主任,下设11个处室的盲人跳绳竞委会内设机构,一是制定盲人残运项目组织重点工作任务节点倒排时间表、残特奥会盲人跳绳项目竞委会竞赛工作专班重点工作总控图,倒排工期,做到问题整改无死角;二是明确责任及分工,为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3、具体工作:转换期内结合实际制定了竞赛组织工作方案和相关应急预案;细化制定各代表队训练日(2天)程、竞赛日程(3天),编印秩序册;对接21名技术官员和13支参赛代表队,明确抵离相关信息,协调行政接待处、交通运输处、志愿者工作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全程闭环管理、全链条可追溯、全员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全部查验准入、全面环境洗消”措施,筑牢疫情防线。赛中对113名运动员、21名技术官员、10名媒体记者、569名工作人员落实“住地—专车—场馆”闭环管理,坚持定人、定岗、定责,提供“全盲一对一”“低视一对二”的引领、陪护志愿服务。比赛展示了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奥运精神,同时提高我市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更激发健全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进一步带动群众体育发展。4、总体评价:盲人跳绳项目比赛期间,竞赛组织、赛事运行、媒体管理、食宿接待、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场馆运行、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全部实现了“零失误、零差错”。本次盲人跳绳项目比赛成功举办,得到各方一致好评。11月12日,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盲人跳绳项目竞赛委员会圆满收官后,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领导均对盲人跳绳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委书记樊维斌作出批示“筹办工作组织有力,推进事项协调有序,各方面配合扎实有效,值得庆贺!望发扬成绩,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盲人跳绳技术代表、裁判组(国派)称赞“本次比赛是盲人跳绳比赛发展中规格、标准、服务级别最高的一次比赛”、“期待全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在借鉴铜川当地执委会的宝贵经验下,蓬勃发展”。与会的13支代表队、113名运动员、32名教练及领队均以感谢信形式表达了对我市办赛细致入微的服务的感激之情。二、开展业务所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我中心以助残日为契机,召开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其中共接收相关咨询600余人次,需求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残疾人对口岗位118个,初步达成意向6人。在按比例就业年审中,2019年行政、企事业单位共年审257家,入库残保金金额328万元,2020年行政、企事业单位共年审224家,其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18家,完成税务登记及缴纳单位111家,入库残保金金额148万元.今年全市共组织了家政服务、烹饪、编织、果树管理培训等项目,培训人数598名。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为31人。残疾人技能培训1次共30人。2021年10月23日-10月25日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残特奥会盲人跳绳项目“精彩、圆满”办会目标。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残疾人就业稳定性差。主要是因为残疾人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相对低弱,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没有一技之长,择业工种受到限制。2.就业的社会环境差。主要原因是受社会传统固有观念的影响,不愿接纳残疾人就业。今后我单位要加强宣传力度,行政事业单位要首先做好带头作用,安排符合就业条件的残疾人工作;多安排残疾人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文化水平,使之能掌握一门技能,实现就业。四、2022年工作安排1、完成就业任务。对标2022年目标任务,一是发挥好惠残项目作用,继续开展技能培训,与扶持鼓励相结合,促进残疾人就业。二是积极和市就业局对接,争取多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促进更多的残疾人积极就业、稳定就业加大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力度。三是按照政策,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进行政策奖励。2、大力营造残疾人就业氛围。一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宣传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以及党和政府扶残助残的重大举措,引导全社会树立对残疾人的新理念,形成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就业的社会风气。二是广泛宣传残保金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三是多方联合,形成助力,有效开展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扩大残疾人就业渠道。四是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模范,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自食其力,融入新时代社会发展进程。我部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规定,无超出范围的活动,无诉讼情况,无社会投诉。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