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铜川市王益区农业信息站、铜川市王益区农村能源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辖区内种植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种植业发展规划及技术措施;负责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及技术攻关、科研成果鉴定推广工作;承担农村能源、农村信息、土肥、植物保护等工作;开展农民农业技术培育教育工作。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七一路街道办事处健康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志峰 | |
开办资金 | 26.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王益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4万元 | 11.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各级的正确领导下,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农技推广),实现两大目标(农业增效: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6.6%、农民增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9%),实践三种模式(农业园区带动推广、项目带动推广、农业技术人员推广),依托四大平台(新型职业农民平台、基层农技推广平台、产业脱贫110技术服务平台、专家+农技推广机构平台),统筹做好全年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及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依托产业发展抓指标1、2021年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69亿元,增速6.6%,排名全市第二。2、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5万元,增幅10.9%,排名全市第一。(二)依托项目建设促提质1.2019年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通过省市局竣工验收。2.2021年度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要求,投资2400万元在黄堡镇梁家塬等村建设2万亩高标准农田,该项目于2021年7月23日完成招投标,8月9日签订施工合同,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三)因势利导聚焦农业生产1.切实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召开王益区粮食生产暨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推进会,安排了近期春季农业生产工作、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和遏制耕地“非农化”工作。印发王益区《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王益区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全面部署农业生产工作,加强对各涉农镇办的协调指导,摸清底数,分类施策,狠抓落实,确保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万亩以上,打好春管第一仗。2.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指导。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确保秋季农业生产平稳农村生活秩序正常的通知》文件,及时对接区气象、应急管理部门转发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农户做好汛期各项生产指导工作,督促各涉农镇办上报汛期受灾情况,并上报市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3.做好秋收和秋播工作。及时下发《铜川市王益区农业农村2021年秋播工作指导意见》安排秋播工作,深入各涉农镇办指导农户开展秋季农业生产,按照全市统一安排推广铜麦6号和宽幅沟播等新品种、新技术,完成秋播4.36万亩。(四)紧抓病虫害防治提升植保工作水平制定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工作,准确把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反馈病虫害信息,为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1.重点防控小麦条锈病。坚持“关口前移、治早治小”原则,采用重点监测和全面普查相结合方式,累计开展小麦田间调查32次,紧抓小麦最佳防治窗口,借助植保无人机实施小麦统防统治工作,防治面积7200亩;发放防控药品26箱,有效防控面积1500亩。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及时进村入户,指导农户开展综合防控,发动群众自防1.8万余亩,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发生。2.持续做好苹果病虫害监测。开展苹果病虫害调查,制定了2021年苹果蠹蛾阻截防控监测实施方案,确定4个监测点,即川口果蔬批发市场、川柳路沿线、G65松岭监测点和G65常家河监测点,悬挂诱捕器7组22个,开展苹果蠹蛾阻截防控,查看诱捕器23次,并在高速路出入口开展苹果蠹蛾防控消杀2次,消杀面积16亩,截止目前未发现苹果蠹蛾;开展苹果霉心病调查2次。3.构建草地贪夜蛾“三区三带”防护网。建成以10台高空测报灯和3台虫情测报灯为主的监测防控网。目前10台高空测报灯、3台虫情测报灯已全部启动,对草地贪夜蛾迁飞成虫进行监测诱杀。同时安装性诱捕器1000套,及时监测诱杀幼虫,累计开展监测12次。(五)科技培训工作1.线上线下统筹培训。充分利用微信、APP、公众号开展远程问诊,在线指导,视频讲解推广农技APP使用,推送春季田间管护知识、果园管理技术180余条;深入村组进行需求摸底,线上线下统筹开展“订单式”服务,利用农技推广平台组织线上培训2期,累计培训590人次;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组织苹果、花椒、柿子等农业实用技术线下培训25期,累计培训2422人次,发放各类学习资料8000余份。组织果业专家为两户有技术需求边缘户提供上门技术服务。2.常态开展科普宣传。在农民丰收节组织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及政策宣讲活动,重点宣讲农业政策法规、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农机安全及安全生产要点等相关知识,着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授实用技术方法,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助力农民丰收,助推农业发展,累计发放各类相关资料1100余份。3.创新开展跟踪培训。组织开展全区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积极吸纳产业发展指导员及村级益农信息员,兼顾有培训需求的优秀农民,认真收集学员培训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各1期,着力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对贫困人口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六)扎实摸排农村实用人才1.开展高素质农民村组核查工作。高素质农民已覆盖24个行政村,(川口村、灰堆坡村为城中村,主导产业非农业),已覆盖村民小组92个,未覆盖31个。后期将聚焦高素质农民空白村组,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宣传工作,针对性的开展高质素农民培育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第六批初级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全年认定高素质农民13人。2.开展乡土人才调研。梳理统计农业专业人才、农村乡土人才信息,完善乡村振兴人才调研报告;及时统计上报农村人才服务团工作开展情况、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先进材料,积极申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七)强力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1.积极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印发《关于加强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管理工作的函》,明确信息员任务清单和考核办法,督促各信息员及时开展相关服务。截止目前全面完成26个村级益农信息社建站上报并通过验收,督促各村级信息站开通村级网页,宣传特色农产品,摸清产业兴旺关键人,构建居民服务群,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带动村级产业发展。2.农业农村信息公开透明。以“王益区人民政府”网站为依托,及时向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公开相关政务事项;及时发布公开各类文件,全年累计发布信息270期,其中刊载省级媒体24篇、铜川日报40篇、区级媒体107篇。积极发布、宣传推介能够体现局属各单位的贯彻落实举措和工作活动进展和在学习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的信息;累计发布党史教育宣传信息56篇,其中刊载三秦都市报1篇,区政府网站(今日王益)34篇,铜川日报8篇。(八)堵塞漏洞抓行业安全紧抓农村能源和有机肥生产监管。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农村能源安全生产大排查及专项整治活动,全年累计检查大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沼气工程、户用沼气、沼气网点等共72点次,通过检查各网点均能按照安全生产要求运行管理。全年无农村能源安全事故发生。二、目前存在问题回顾全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也不可避免。高素质农民培育缺乏资金支持,导致难以系统性提升农民素质;统筹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方面做得不够,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现有实用人才数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上基层农技员总量不足,造成农技推广服务功能弱化,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力量较为薄弱。三、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管理,明确工作目标,做到工作责任再落实;二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熟悉工作流程,逐步提高业务素质,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三是加大农业技术宣传和咨询服务工作力度,深入普及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群众知识结构和生产能力;四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做到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工作形象。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项目效能。实施好2021年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期资产移交及运维工作,以求发挥最大效益。(二)持续强化植保工作。持续做好以小麦条锈为主的病虫害监测、苹果蠹蛾阻截防控监测及玉米草地贪夜蛾阻截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农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宣传、调查工作,带动农户做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与病虫草的防治工作,减少农户因作物病虫草造成的损失。完成小麦冬季化学除草等相关工作。(三)统筹做好科技培训工作。统筹各类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继续完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技术帮扶工作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从以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从灌输式向参与式互动转变,更好满足农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四)搞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定期关注5个土壤墒情监测点数据,同时做好13个土壤取样,根据有关数据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做好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指导。(五)安全监管工作。继续做好农村沼气安全排查工作,确保安全运行。(六)信息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同时做好政务公开、区级益农社建设、运行、农业农村行业数据采集等相关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