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档案资料的保管、史料的编研及全区档案资料的管理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桂民 | |
开办资金 | 11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27万元 | 24.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档案馆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王益区档案馆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王益区档案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一)抓实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一是学党史,强主题。制定学习教育计划表,对照指定学史书目,深学细悟,全年共集中学习党史33次。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延安汲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围绕“延安精神”“四史”等内容集中研讨8次。勤学笃思,广泛宣传,集中宣讲,利用国际档案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楼道展牌、电子阅览屏进行党史宣传。共制作党史主题宣传展牌6个,开展党史专题宣讲10次,主题宣讲4次,编写党史学习信息14期。二是学党史,见行动。制定并严格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加强窗口服务建设,改造查档室,配备空调、沙发、网络、报刊栏、饮水机、急救包等服务设施,为查档群众提供暖心服务。整修阅览室地板近70平方米,全面提升档案馆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三是学党史,强整改。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总结学习成果与取得成绩,查找问题。成立整改落实小组,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通过研究部署、整改落实、检查验收三个阶段,整改党史学习问题4个。(二)抓牢实践教育,党性修养得到提升。一是加强党课教育。班子成员带头授课辅导,全馆党员干部人人讲课、周周学习,全年班子成员共授课7次,全馆干部共授课3次。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四个不直接管理”实施办法,研究制定了新的领导分工,明确职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三是加强支部学习。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平台等抓手,理论学习质量普遍提高,全馆支部“学习强国”累计平均积分全区名列第一,得到了区直机关工委的表扬。四是强化意识形态。全年共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10次,研判意识形态工作2次,编写信息44篇。五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强我馆党的阵地建设,张贴“三会一课”等制度,支部主题阵地建设从无到有,取得初步成效。二、进一步做好全区档案业务工作(一)全面抓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一是做好到期文书档案接收工作。全年接收7个部门到期档案3292盒20540件,音视频16.8GB。二是做好全区项目档案接收。全年接收各类项目档案357盒。三是做好重大事件、重要活动档案接收。全年共接收全区精准扶贫档案共29家单位、26个行政村2240盒11077件,其中寄存档案1347盒5745件。接收疫情防控档案41盒723件。四是做好档案征集工作。全年征集个人捐赠“抗疫”书画作品6幅、书籍1套。五是督促全区各部门全面做好2020年文件资料归档工作。下发了《做好三月份归档月活动的通知》,对2020年文件资料归档工作进行了安排,并派专人对归档月活动进行监督指导,目前全区各部门2020年文件资料归档工作已全面完成。六是持续提升全区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上半年,对馆藏档案进行了全面梳理、清点,为第二期数字化加工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二)大力做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一是加大全区档案安全检查。2021年9月对全区7个乡镇街道办汛期档案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两份。二是加强区馆档案安全防护。今年筹措资金,建立了专门的查档接待室室、档案资料阅览室,实现了档案接待、阅览分离,确保了档案利用安全。三是加强馆库设备安全排查。对查档室、阅览室、档案库房等功能用房线路、插座等设施进行了安全排查,对破损设施、设备及时进行了更换,对地板进行了整体维修、更新,确保了馆库安全。(三)全力加强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一是开展馆藏档案异地跨馆互为代查服务、开通电话传真、信函等方式,拓展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的查阅利用途径。二是做好查档接待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查档群众2086人次,异地查档18人。三是做好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制定了1949-1990年档案鉴定、开放、解密工作计划,已完成五一公社、红旗公社、高坪公社1990年之前的开放档案目录。四是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全年接待参观群众300余人次。(四)多方推进依法治档工作。一是大力做好档案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提高全区档案人员业务技能和依法治档意识。全年开展档案业务培训两次,培训档案人员109人次。二是加大档案执法力度。全年开展档案综合执法检查1次,专项执法检查1次,对全区23个单位的依法治档工作进行了检查。三是积极开展档案档案法治宣传,提高全区档案法治意识。6·9国际档案日,开展了集中档案法规宣传,共展出展牌21块,发放传单5000余张。(五)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聘请专人对全区3个涉农镇办、26个行政村精准扶贫档案进行了集中整理,共整理2240盒11077件,于今年6月底在全市区县率先圆满完成了精准扶贫档案入馆归档工作任务,得到了省市档案局(馆)领导的高度肯定。三、存在的问题:1.档案馆库安全存在隐患。一是由于档案馆综合楼在建期间,消防通道未能达标,导致档案馆综合楼建设项目不能通过验收,给档案消防安全留下了隐患。二是档案馆建设初期安装的细水雾系统会对馆藏档案造成一定程度的损毁,已不适应现代化档案安全需要。三是档案馆一楼库房安全出口处地面下沉严重。因隔壁家属楼化粪池漏水,造成了我馆库房内地面下沉,亟需进行修缮。2.新入馆档案未进行数字化加工。因区级各部门、镇办资金、人才等方面限制,移交进馆的档案几乎都是纸质档案。这些档案进馆后现亟需进行数字化加工,以不断提升馆藏档案信息化水平。3.机构设置不顺畅。一是2019年3月份机构改革,档案局设在区委办,档案馆已不具备行政执法职能,影响到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等日常工作的开展。二是人员短缺。我馆共有编制10个,实际在编7人,空缺编制3个。专业档案人员较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四、整改措施:(一)加强馆库安全建设。一是加强与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的沟通衔接,尽快完善相关资料,加快整改力度,力争区档案馆综合楼早日通过竣工验收和功能验收。二是积极申请财政资金,建成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全面消除馆库设备安全隐患。三是尽快修缮好管库内塌陷地基,确保档案馆库安全。(二)做好馆内增量档案的数字化。紧扣全省“十四五”档案信息化发展目标,在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申请财政资金,对馆内新接收的精准扶贫、疫情防控及文书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提升我区档案信息化水平,促进档案数字转型。(三)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加强与档案局的沟通衔接,确保日常工作能顺利开展。二是积极安排我馆工作人员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并聘请专业人员对我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快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继续做好到期档案接收工作。加强区级档案馆库资源体系建设,进一步充实档案馆库资源,及时督促部门移交积存档案,年内接收到期档案2000卷盒。(二)持续推进依法治档。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执法检查长效机制,年内开展综合档案执法2次,专项执法检查2次,集中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1次,档案法律法规培训2次,档案安全培训1次。(三)做好档案整理编研工作。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做好《煤城记忆》档案资料的编研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年底前形成《煤城记忆》初稿;6·9期间开展档案主题展览一次。(四)加强乡镇档案规范化建设。按照档案等级认定标准,督促7个镇办及社区做好机关档案管理目标认证升级工作,在确保原有认定标准不降级、不滑坡的基础上,力争升级为3A标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