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洛市商州区农村财务管理中心(商洛市商州区惠农补贴发放中心)

商洛市商州区农村财务管理中心(商洛市商州区惠农补贴发放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7 15:30
单位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农村财务管理中心(商洛市商州区惠农补贴发放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农村综合改革、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镇(办)财政和村级财务管理等工作。
住所 商洛市移动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贾涛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75万元 12.6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开展情况:(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根据各股(室)的工作任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职责,使每一个干部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研究讨论,细化了工作任务,夯实了目标责任,增强了方法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其次,随着工作职能的相继转变,各项规章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精心的修改制订,经多次研究讨论,提交全体干部会议通过,相继出台了“请休假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用制度管人,使大家有章可循,坚决按制度办事。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的风气浓了,遵守纪律的多了,责任感越来越强了,工作思路在进一步创新,工作能力在进一步提升。(二)、扎实稳妥,积极推进,认真搞好我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根据工作计划安排,针对我区现状,确定在山区、川道、城镇具有代表性的镇办进行抽查,采取查看单据、帐簿、报账程序、机构设立、公开公示、群众座谈等步骤,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经过梳理归类,总结出我区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利和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以便使我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的轨道,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深入实际,扎实工作,确保村级公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美丽乡村试点工作、集体经济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美丽乡村试点工作、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村级公益事业这个中心,以确定的项目为目标,以保重点项目、建精品工程为主线,以访民情、办实事为目的,深入实际,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具体做法:一是项目确定后,要求镇办农改办立即通知项目村,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动工时必须告知区、镇办农改办,镇办农改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达施工现场,查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区、镇农改办将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四是做到竣工一个验收一个,严格验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四)、入户检查政策兑现,精细测算收入,确保杨峪沟村脱贫成果政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商州区防返贫或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网格化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覆盖全镇所有农村人口,支部书记负总责,“四支队伍”成员,各组片长为包抓责任人,对全村所有农户逐人进行分片包抓,及时巡访,发现问题逐级上报,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到位;对重点监测户、风险户、特殊人群定期不定期家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准确、迅速核实上报,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落实相关的惠农政策,确保落实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确保脱贫成果的有效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与2021年巩固脱贫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审批的项目共18个,奖补资金188万,其中:慈安桥9个,45万元;水毁河堤、路修复4个,49万元;便民桥2个,45万元;道路硬化1个,16万元;亮化1个,15万元;公共场所美化1个,18万元。通过工程建设,共修河堤13处,浆砌石墙418立方米;挖方150立方米;硬化道路500米;太阳能路灯60盏;垫方200立方米;党员活动室场面硬化及围墙提升1600平方米;便民桥2座;慈安桥9个。3.5万农民群众受益。三岔河村是我区的美丽乡村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预算、评估、招投标,工程已经竣工,正在实施决算中。此项工作的开展,为广大群众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产、生活条件。初步推荐自主发展村集体经济示范点两个:一是杨峪河镇银明村羊肚菌产业项目:拟新发展羊肚菌4亩;持续发展食用菌4亩。二是金陵寺镇杨口村羊肚菌产业项目:拟新发展羊肚菌4亩;持续发展食用菌、菊芋4亩。2021年杨峪沟村光伏收益26万余元,安置公益岗位73人;农户人均收入2000元;食用菌认领73户,户均收入2000元,产业项目的健康发展,促进了集体经济的逐年状大,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的巩固了脱贫成果,推进了乡村振兴的步伐。防讯期间撤离群众集中安置购买生活物资投入资金3.2万元,购买防汛物资投入资金1.2万元,争取项目资金25万元,修复便民桥2座。疫情防控是当前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中、省、地的安排布署,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做好政策宣传、健康教育,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传入和扩散,针对外地入村人员及车辆,严格登记、扫码、核查人员信息;对居家隔离人员严格执行相关措施,严禁流动、聚集;对在外务工、学生、经商等人员,利用电话、微信、等形式进行宣讲政策,劝导就地过年;对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进行妥善安置,安排好吃、住、取暖等帮扶措施,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药物等,提供相应的便民服务,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干事创业热情有所衰退。长期繁重的工作任务,使我们个别干部在精神上有了疲态,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对发展中的新问题缺乏透彻的分析研究,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2、2021年项目虽然大部分已经竣工,可由于个别村报验不及时,资料未完善,信息无法录入,预算执行不到位。3、2021年由于中省财政资金少,需建设的项目多,供需矛盾突出,镇办领导及群众意见大。四、整改措施1、忠于执守爱岗敬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主动作为。在工作中要敢于直面困难和问题,不推诿、不绕道,勇于担当。勤于学习思考,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做到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2、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基层施工单位及项目村抓紧有利时机加快建设进度,尽快上报竣工验收文件和完善资料,积极完成验收和项目资料的审核工作,及时兑付项目资金。3、做好摸底排查工作,按照基层实际情况,争取各项财政扶贫资金,缓解资金短缺局面。五、下一步的打算(一)深入开展“转作风、夯责任、抓落实、促发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严肃干部纪律,规范工作行为,转变工作作风,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村级公益事业办好、办实,让群众放心、满意。(二)搞好督促检查,抓好跟踪落实。我们不断加强对一事一议、美丽乡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政策不走样,内容不走过场,目标如期完成。(三)加强一事一议资料管理。重视一事一议、美丽乡村、集体经济资料收集、加强档案管理,确保一事一议档案资料完整、详尽、真实。今后,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积极学习先进典型经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扎实搞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我区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让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迈入小康、走向富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