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凤县文化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凤县古羌文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出和制定全县文化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政策、措施;指导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古羌管委会规划和建设管理。 | |
住所 | 凤县司法局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树民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凤县文化广电局(凤县文物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2.52万元 | 580.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凤县文化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0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法人职责明确,严格依法办事,紧扣工作职能,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高速路经济带旅游产业规划编制、文化旅游招商引资、旅游项目谋划编制、重点建设等工作。(一)强措施,抓落实,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1、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围绕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积极争取优质项目落地,高质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建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1亿元。实施的古羌示范区、消灾寺灾后修复工程顺利完工;凤县A级景区提升、乡村旅游环境优化提升、古凤州民宿博物馆、古羌示范区盘活等项目稳步推进。2、精心谋划包装储备项目。坚持“抓项目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挖掘我县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国家相关产业支持政策,积极开展科学论证,谋划包装项目,不断丰富项目储备。全年谋划项目任务为22个,投资额30亿。截止10月底谋划项目25个,投资额34.58亿元。分别占任务数的114%,投资额的230%。在第三季度全县项目谋划工作中,名列经济部门第一位。3、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强。围绕景区经营开发、景点改造提升、旅游新兴业态培育、“旅游+”产业融合等内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精准上门对接,下茬招大引强。全年招商引资任务5亿元,到位资金3.8亿。截止11月底,完成招商引资5亿,到位资金4.45亿。分别占任务数的100%,117%。全年共接待来县考察企业26家,外出招商9次,在谈项目2个,新谋划招商项目10个,总投资额达31.7亿元。4、争取项目资金取得突破。我委立足职能,积极对接,全年争取资金任务1100万元,上半年就提前完成基金项目资金1110万元,其中,752万元用于支付古凤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358万元用于支付消灾寺拦水坝建设项目,占全年任务的111%。5、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新趋势、新要求,加快线上申报。截止11月底,完成新入库项目4个,固定资产投资11.19亿元,占年度任务11亿的102%。(二)鼓实劲,求实效,中心工作取得新成效1、落实联点包抓制度,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城带乡、双向互动、双向收益”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联点包抓制定,明确发展目标,强化责任体系,尽力解决基层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创新,努力实现“基层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见成效”的工作目标。2、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致力乡村振兴。按照“脱贫不脱钩,帮扶不松劲”的要求,结合磨湾村实际,帮助磨湾村制定《凤州镇磨湾村202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计划》、《凤州镇磨湾村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推进今年乡村振兴工作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年新建花椒园80余亩,老园改造提升247亩,加宽生产道路1公里。同时,积极对接县扶贫办,申报凤州镇磨湾村花椒园建设项目及凤州镇烟囱沟饮水灌溉项目,争取资金470万元,完成了饮水灌溉及附属设施建设,解决了1200亩果园灌溉问题。3、践行责任担当,投身一线开展工作。今年以来,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把疫情防控工作列入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的监测、排查、预警、宣传等工作,措施到位,宣传到位,排查到位,确保疫情防控未出现任何问题。4、强化责任措施,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为认真做好创文工作,在文管委牵头负责的十二网格内,我们及时制定措施,加大整改力度,使各项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一是落实包片责任。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点的工作责任,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工作。二是强化问题整改。在创建集中整治期间,针对督察交办、自查发现的91件各类问题,我们及时采取措施,限时全部整改到位,问题整改完成率、及时率均达100%。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在强化问题整改的同时,我们加强创文宣传工作,引导辖区居民积极投身创文活动中,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同时,在取得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开展了“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并授牌。5、精准发力解难题,办好群众身边事。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有效结合起来,自觉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党工委申报“花椒建园”、“爱心衣橱”项目2件,县级领导申报“凤州旅游中心建设”、“费家庄路灯安装”、“魔芋技术培训”等项目,班子成员申报“羌文化园水毁河堤修复”、“爱心菜园”等项目5件,普通党员申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4件,共计投资2007万元。目前,11件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6、平台整合取得新成效,投融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为进一步加快我县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升级,提高市场化投融资能力,我委聘请西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全县国有资产整合及审计工作。全面清查了国有资产资源情况并建立了台账,制定了全县资产整合升级实施方案,7月底按照县政府安排与县财政局完成了城投公司资产、人员等交接,积极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7、加强旅游营销推介,塑造凤县旅游品牌。依托第五届“丝博会”、凤县第十四届古凤州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陕甘川青宁渝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推介会等重大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组织省内外46家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农产品展销活动,持续扩大旅游产品影响力。组织省内外13家旅游景区开展现场推介活动。同时,开展“网红打卡进凤县”、“沿着高速看凤县”等宣传活动,全面展示凤县旅游新形象。8、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有效维护社会稳定。面对羌演艺中心建设中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多的实际情况,不推诿,不扯皮,积极应对,先后应诉被诉案件4件,直接参与省、市、县矛盾纠纷调解、案件裁决、应诉10余场次,较好的安抚了各方人员,维护了景区及社会稳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我委围绕景区经营开发、景点改造提升、旅游新兴业态培育、“旅游+”产业融合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体制改革活力,取得了了两个国有景区转型发展的成果;通过开展招商引资、编制旅游规划、实施项目建设等职能引领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获得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称号。完成了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并顺利移交。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争取资金遇到瓶颈。针对资金争取任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受单位机制体制改革和职能变更,向上争取资金渠道单一,效果不理想,资金来源受限;二是招商引资难度加大。文管委主要依托旅游开发、景区经营等开展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但是随着多年旅游发展、景区改制和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同质化竞争,招商引资需要创新思路。(二)改进措施: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围绕景区开发建设旅游商品开发和娱乐项目开发,策划包装精品招商项目,大力开展招商推介。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聚焦旅游主责主业,瞄准目标包装项目,提升项目谋划成效,让更多的项目挤进上级计划盘子。三是加快推动项目建设。落实项目建设包抓责任制,重点抓好凤县康养旅游基地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旅游亮点。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精心筹划谋划。要进一步摸清旅游资源开发“家底”,聘请专业团队谋划乡村旅游、三线文化、景区开发等旅游工作,重点抓好高速路沿线产业发展、特色民宿建设打造,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升级,补强短板,彰显特色,增加新卖点。二是推动项目建设。落实项目建设包抓责任制,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抓好凤县康养旅游基地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古羌示范区提升,培育旅游亮点;三是狠抓招商引资。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开展招商项目宣传推介,不断扩大招引效应。同时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签约项目政策服务保障工作,积极营造重商亲商的发展环境。四是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全域旅游、全景凤县,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包装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要素,加快全域旅游格局构建。五是提升景区品质。坚持“放管结合,市场导向,优化服务”的导向原则,引导各景区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促进景区差异化发展。同时,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利用重大节会、新媒体等方式宣传推介景区,不断优化服务,提升景区品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固投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