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凤县>
凤县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
凤县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7 14:19
单位名称
凤县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农业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发布,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及农民科技教育培养等工作。
住所
凤县双石铺镇新建路西段市民中心B座507室
法定代表人
朱云华
开办资金
13.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56万元
16.68万元
网上名称
凤县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为重点。是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聘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专家,整合县级培训资源,组建培训团队,开展了创业就业政策宣传、中蜂养殖、花椒苹果生产管理、中药材种植等培训班。分别在河口、黄牛铺、留凤关、红花铺、坪坎、唐藏等镇举办了产业扶贫技术培训班15期,培训贫困农民1000余人。是结合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技之春宣传月、农村节会、重点农时季节等,采取发送技术资料、开展技术指导、咨询,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普及农业生产使用技术。全县完成普及性培训农民1.8万人次,完成农民科技教育4.12万人次。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继续开展2020-2021年度电子商务专业50名生产经营型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通过“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帮扶指导、政策扶持”等关键环节,结业学员50人,经考核认定50人,4月份顺利通过省农业厅考核验收。2021-2022年度50名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中心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任务,特别是在全县开展产业脱贫技术服务百日大行动以来,根据农业局具体安排,及时成立了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以全县9镇66个村的贫困户为重点,坚持技术培训向技术服务转变、课堂培训向一线实训转变、专家指导向综合服务转变的要求,组建了粮油、植保、椒果、畜牧、休闲农业等8个产业技术服务专家团和13个技术服务小分队,并以全县产业贫困户为重点,开展了以“送政策、送技术、解民忧”为核心的技术服务全覆盖工作。全县共张贴明白卡1800份,开展技术服务1900人次,受理并办结群众来电来访30余次,极大的满足了群众对产业技术服务的需要。五是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在钉钉群发送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宣传图片和工作动态信息380余条,在省、市农业信息网、政府公众网发送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宣传信息25篇。联系外宣办在宝鸡日报发表信息3篇,协助局里在凤县电视台制作了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专题报道。精准扶贫包抓工作。及时走访了3户贫困户和37户联系户,详细询问家庭基本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宣传了农村低保、医疗保险等政策,帮助贫困户申请了农村低保。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经过各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农民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农广校)系统2021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农民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全市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优秀考前培训机构、2021年度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我县在职业农民方面缺乏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培训工作难度增大。2、学校师资缺乏、力量薄弱,且需要租借教室,影响了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改进措施1、我们将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基地和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农民教育工作上台阶。2、继续扩大师资库建设,聘请相关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师任教。同时努力争取项目进行标准化校舍建设。四、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继续以助推产业培训为中心,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在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宣传工作的同时,整合培训资源,全面开展产业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一)抓好新型高素质农民宣传工作。联系电视台制作宣传片,利用电视、网络、培训班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广大农民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积极性。(二)认真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外聘专家、内联骨干,立足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在继续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同时,与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乡村振兴局、科协、商工局协商,按照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搞好产业技术培训。(三)继续开展产业技术110工作。按照各村主导产业,进一步夯实包抓干部职责,制定全县服务计划,逐村开展技术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