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郑家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旬邑县郑家镇街 | |
法定代表人 | 豆海建 | |
开办资金 | 55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2.9万元 | 55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旬邑县郑家镇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9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法人由程小明变更为豆海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依据事业单位章程2021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坚持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坚持“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养成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环保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各类活动为契机,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于鲜活的实践中。二、学校开展业务活动:(一)完善管理机制。学校根据班子实际,合理进行层级和职责分工,实现了横向对标人人有事做,纵向落实校校有人管的管理格局。在广泛征询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教职工考核细则》、《课后服务费发放方案》等制度,做到了民主治校、制度管人。学校教学、党建、德育、少队、后勤各项工作齐抓共管、齐头并进。2021年,我校被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授予优秀阳光心理教学示范基地,在县禁毒委员会举办的“全民禁毒宣传月”预防教育活动中,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4名学生获得二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中心幼儿园通过了市级文明单位考核,中心校少年宫考核达到合格等次。1人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被局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被县局评为师德先进个人。(二)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员积分管理和双培养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党支部研究制度,加强党建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使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得到了全面提升。在校党支部的组织下,学校以党史学习、建党100周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学习为重点,通过召开动员会、学习会、讨论会、自查会、组织生活会、学习强国平台、问卷调查等形式,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党员和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推、拖、浮、私”7个方面不良作风进行了整改,增强敬业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落实和改进意见建议10多条,人均撰写自查材料、心得体会、师德承诺各一份。今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窦雷鸣、吕金艳、刘亚娟顺利发展为预备党员。全校无违反师德师风问题发生。(三)坚持质量中心。学校加强对体音美、综合课的考核,严格执行音乐、书法、美术、信息技术在专用教室上课,严禁语数外占用体音美课堂。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实行专职专带。扎实开展社团活动,从专业师资、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成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详细安排,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与活动成效大幅提升。认真贯彻教学“六认真”,扎实开展每月一次的业务大检查,组织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体艺学科研讨课等形式的公开课,共同探讨在常态课当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一定实效。2021年我校4名教师在全县赛教中获教学能手称号,县级课题《小学生开心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顺利结题,本年度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2个,申报县级结题课题5个,10多名教师作品在《陕西教育》《咸阳日报》《旬邑教研》等刊物发表。在2021年全县综合质量评估中,我校上升3个位次,位居全县第九名。(四)坚持立德树人。学校坚持以细小实的育人思路,以《学生守则》为抓手,高度重视学生习惯养成,从上学佩戴红领巾、早操质量、升旗仪式、课间活动、卫生打扫、眼保健操、班会队会,一项一项规范,逐项逐项改进。坚持开展文明班级、美德少年、星级学生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学生身边的典型事迹。先后在学生中开展优化学风、党史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马栏精神传承等主题教育。充分利用清明节网上祭祀活动、重阳节孝老爱亲、抗日战争纪念日、抗美援朝纪念日、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爱党爱国教育。成功举办了“诵红色经典,做有志少年”读书节汇报演出。组织开展了以“学百年党史做红星少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2021年,学校少队部被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命名为“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五)坚持减负增效。我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更新理念,减负增效,全面育人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县教育局“双减”文件,在广泛征询教师、家长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双减”工作实施、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学校定期对作业布置公示、课后服务质量、五项管理落实、校外培训治理等工作进行检查登记,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目前,我校“双减”工作开展顺利,实现了“三少三多”即:学生在校时间、作业时间、作业数量大幅减少,学生自主学习、课外实践、特长培养时间显著增多,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六)坚持安全至上。我校坚持安全工作警钟长鸣。一是落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了人人抓安全,时时讲安全;二是坚持安全教育,各校充分利用升旗、集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坚持落实13530安全教育模式,坚持进行安全演练;三是重视安全排查,坚持每周两次对幼儿园校车进行安全检查,坚持对校园建筑设施和校外住宿学生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隐患随时解决;四是重视食品安全。安排专人每天对营养餐食材与器具的采购、储存、消毒、加工、留样、分餐、陪餐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实现了餐食的营养、干净、热乎、足量,营养餐专项资金得到合理利用。五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及传染病预防工作。学校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消毒通风、晨检午检、病假追踪等各个关键环节。重视抗疫精神的宣传与教育,召开了“抗击疫情——红领巾在行动”主题队会,举行了“值得我最敬爱的人”抗疫作文竞赛。今年以来,先后新做楼顶防水1900平方米,加固厕所格挡30多个,拆除餐厅遮沿6平方米,维修脱落真石漆300多平方米,购置灭火器130多个,加固围墙10多米,消除了安全隐患。(七)重视教育帮扶。我校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采取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困难学生等方法,完成了控辍保学目标任务,全镇各校无辍学、失学学生。各校园全力做好“万人帮万户”活动,坚持每月一次家访,耐心细致向家长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做好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规范填写各种资料表册及特殊学生的帮扶手册。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学生资助工作规范操作、打卡发放,2021年“四类”学生资助做到了全覆盖,做到了不漏一人。完成了“励耕计划”“中银资助”。豳风教育协会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6人次,5千余元。全镇教职工完成扶贫消费2.76万元,完成率100%。三、取得社会效益:一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学校素质教育发展思路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学质量和全校师生素质明面提高,效果显著,深受上级领导好评。⑴开学初,学校成立了红领巾监督岗,对学生习惯养成、文明素养提升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被《咸阳日报教育周刊》报到。⑵学校开设艺术体育社团、读书社团,采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棋艺比赛、田径成绩测试、书画展览、歌舞表演等形式,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次,学生热情高涨,活跃了校园气氛,锻炼了学生能力。⑶开展了多次专题教育活动。在第消防宣传月到来,和县消防大队联合开展了消防安全主题儿童画创作大赛、“小手拉大手”消防知识宣传活动、走进警营参观互动等系列活动;12月5日,进行了预防毒品专题教育,收看了《小学校园禁毒宣传片》;12月7日,进行了专题影视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了防火防震宣传影片。⑷严格落实消毒、通风、晨午检、洗手、报告等各个环节。重视抗疫精神的宣传与教育,专门召开了“抗击疫情——红领巾在行动”主题队会。举行了“值得我最敬爱的人”抗疫作文竞赛,在抗疫的同时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学习教育。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主要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是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领头雁少,骨干少,队伍建设缺乏引领。二是“双减”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真正形成一套适合教师实施,学生乐意参与的运行机制,化繁就简,提升质量。三是学校文化建设缺乏应有的内涵,党建文化缺乏特色和亮点。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树立精品意识。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们的各项工作虽然越来越细化,但在打造精品方面做得不够。一方面要“选准学科,培植典型”,精雕细琢出一批精品课堂、精品教案、精品作业等;另一方面要“立足传统文化,抓实养成教育”,开展样板班级创建活动,树立更多的先进典型。(二)创新发展途径。我们在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但这还不够,在学校管理方面工作特色还不够鲜明,要在打造清雅校园、锤炼文雅学生、培养儒雅教师方面还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的书香校园。(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践证明,教师最关注的是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校将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台子、引路子、出点子、结对子、压担子,让教师在付出中享受幸福感。总之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距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校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励精图治,扎实工作,争取更大更新的成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