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平利县> 平利县正阳镇公共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平利县正阳镇公共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发布时间: 2022-03-07 09:22
单位名称 平利县正阳镇公共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辖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镇村道路管护;环境卫生,供水供电;城乡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农家书屋规范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科技推广,广播影视,科普培训等公共事业服务工作。
住所 平利县正阳镇张家坝村三组
法定代表人 谢东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平利县正阳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6万元 3.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平利县正阳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环卫工作:①.实行领导包片,单位包段,个人包户的责任制度,与集镇住户、个体户、县驻镇及镇属各单位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实行包卫生管理、包绿化管理、包秩序管理、包公共设施管理,每周公共事业服务站与各村对集镇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巡查。②.通过政府采购,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将正阳镇集镇环卫保洁及垃圾清运承包给村民毛蕾盛,其负责上至张家坝上街头,下至张家坝安置点完头区保洁清扫,八仙村,龙洞河村,南溪河村,正阳河等9个村建立了垃圾清运机制,各村民委员会周边及公路沿线两侧垃圾、河道两侧杂物、垃圾及河道内漂浮物清理及集镇公共绿化管护、垃圾填埋场(或临时垃圾堆放点)等均有专人进行处理。③.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建设投入,集镇垃圾填埋场、集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累计配置垃圾清运车辆15辆,发放垃圾桶1500余个,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镇村饮用水水源地治理,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突出抓好公路、河道、集镇、安置区和景区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垃圾清运、污水处置等重点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农村公路工作:①.农村公路管理养管是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提升我镇农村公路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公路路况质量和路网服务功能,服务全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年初和各村养管承包人签订了农村道路养管目标责任书,把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人。②.强化养管效果,大力改善路况。以大力改善路况为目的,狠抓全面养管,使重点路段路容、路况有了新的改观。坚持把预防性、经常性和及时性养护作为养护工作的重点,实行每季度一次道路养管督查,并进行打分评比,就检查具体情况进行下发通报。责令相关负责单位及负责人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处理修复解决,对路障随时发现及时清除。年底对全镇的道路养管工作进行整体全面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共发行政村公路养护资金6万余元。3、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对集镇绿化带及花坛进行修剪,并对缺株的绿化带进行补植,保障了绿化树木的景观效果和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清理树挂物、捆绑铁丝等杂物,彻底清除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有效地改善了道路两旁绿化环境质量,提高了绿化生长态势。加强对集镇“三乱”现象的监督与管理,规范外来摊贩的摆放地点,禁止随意在集镇范围内摆摊经营;加强对集镇范围内乱停乱放现象的管理,督促乱停乱放的车辆尽快离开。4、文化工作:①.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外出学习、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各类人才交流会等方式加强文化旅游专题培训,同时以县委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契机,整合镇域内各机关单位人才,组建正阳镇歌咏比赛合唱队,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提升镇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指导完善旅游标识建设,围绕“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态康养模式开发康养体验游线路,将道地中药材小镇建设与康养小镇建设相结合,打造道地中药材小镇标识10处,万亩中药材基地1处,正阳道地中药材交易中心5家,指导完善做好正阳草甸项目前期国土空间规划,切实改善旅游发展环境。③.开展旅游市场营销。举办策划夏季“巴山一号露营地”等系列主题活动,整合优势资源,采取集中推介、线上线下推介等方式,全力开拓正阳草甸旅游市场,自主制作编辑《醉美正阳画册,《星空,在这里触手可及》在人民网等各类媒体刊发,仅人民日报网浏览量达5.6万,聘请专业公司为我镇设计《云端草甸·醉美正阳》旅游宣传片,全面提高旅游景点知名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卫工作:通过一年多的综合整治,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得到了增强,集镇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提高,镇村2000多户农户生活生产环境卫生得到了大大改善,也为打造正阳旅游名镇打下坚实基础。农村公路工作:农村公路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运输畅通带动了产业致富,对山区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民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愿望。文化工作:①.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镇、村文化馆建设,配备专业从业人员,加大对村文化管理员的培训,定期到村开展检查督导活动。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开展“戏曲进乡村”表演4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播放130场次,镇村活动广场全天免费对村民开放,村民定期自行组织开展广场舞、花鼓戏等传统娱乐活动。③.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利用正阳家风馆、曾思友红色教育基地举办新民风及研学文化旅游教育实践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传统文化热情,以点带面,让学生及群众充分体验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全面持续推进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需改进。渡正公路尚未开工,交通条件改善是当前最亟需解决的问题。②.文旅队伍建设需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问题突出,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少、不够专业、一职多兼。村级层面文化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③.康养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提升。目前,康养产业仍处于初始阶段,康养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发展潜力挖掘还不够深入。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环卫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到有安排、有督促、有检查,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集镇及各村环境卫生巡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环境卫生不留死角、改善集镇的乱摆乱放现象,加大对各村环境保洁员的管理力度。继续实行“领导包片、单位包段、个人包户”目标责任制,与集镇住户、个体户、县驻镇及镇属各单位签门前“四包”责任书,加强病媒防制工作机制,对环境卫生做到常态化管理,完成县双创办交办的其他工作。①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会议、标语、广播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使环保知识、环保政策人人皆知,户户皆晓。②加强项目环保登记制度。辖区内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新建、改建项目申报率、环评率“三同时”执行率达100%。③加强环保信访处理工作,及时做好环保信访、污染纠纷和上级环保部门转办的信访处理工作,结案率达100%,做到无越级上访、群体上访。④加强厂矿企业及各村的环境保护监管,加强污染源管理,督促单位达标排放。⑤做好环保日常性工作。做好环保档案整理保存工作,规范环保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对污染较重的企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做好环保信息采集、反馈工作,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工作。2.农村公路养管工作:按照“建管养并重,全面协调发展”和“村道村养”的养护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统一领导、以村为主、分级负责、全面管养”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实现“有路必养,保障畅通”的目标。与各村签村级公路养护协议书,同时各村与养护人员签订养管合同,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整洁,加强日常巡查,做好巡查记录,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做好农村公路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更新管理台账等资料,对水毁路及时上报及时修复,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宣传,完成上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3.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做好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保护好公共设施,完成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4.文化工作:2022年,我们将以发展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抢抓文化旅游发展新机遇,不断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新路径,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引领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开创正阳文化旅游发展新局面,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全力做好草甸开发环境保障工作。全力支持草甸开发项目业主加快旅游开发,在土地报批、规划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协助业主积极引进投资主体开发建设。②.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在产业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包装等方面下功夫,将正阳特色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增加群众收入,丰富旅游发展形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③.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新民风“八大工程”、文化演出等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满、幸福感和满意度。二是持续实施精品打造工程。将民间文艺创作与精品有机结合,提高优秀民间艺人创作力量和作品质量,利用新民风文艺宣讲队打造特色文艺活动。④.全力优化服务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加大特色民宿、地方美食开发建设力度,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接待服务能力。⑤.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拍摄宣传片、制作宣传画册、采写新闻稿件,宣传正阳优质资源、康养项目,吸引业主投资、游客观光。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