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畜牧技术推广;畜产信息统计监测;无公害畜产品建设;饲料质量监测、饲草开发;技能鉴定。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应武 | |
开办资金 | 94.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3.02万元 | 53.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主业稳产能,推动畜禽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一是全面推动政策落地。认真组织实施《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联县包抓制度。二是提高生猪良种供应能力。鼓励大型规模养殖场引进优良品种、优化种群结构、健全良繁体系、提升生产能力。三是加快推动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在5个万头生猪示范场推行技术标准、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三大体系”集成技术;围绕猪、鸡、牛、羊“四大”畜种,在10个标准化示范场,实施了生态鸡和肉羊品种选育、生猪和肉牛人工授精技术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应用。(二)厚植优势育产业,指导领军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一是实施亿只肉鸡工程。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肉鸡生产全部实现规模化养殖。二是提升蛋鸡现代化养殖水平。以家庭农场和规模养殖场为主体,推广现代养殖设施设备,组建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区域性蛋品分级包装销售中心,培育和打造绿色鸡蛋品牌,全面提高鸡蛋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三是指导推动区域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三)践行理念塑格局,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一是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基层宣讲绿色发展理念和《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开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督查两次、进行年度考核一次。二是指导推进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对全市788个规模养殖场开展污染综合治理。三是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市建设区域性有机肥加工厂4个,总投资1000万元;组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24.43万吨。(四)牢记使命沉重心,组织技术指导服务进村入户。一是送技术指导培训到群众身边。举办了“瘦肉精”知识、粪污资源化利用、疫情防控、高效养殖等培训会,组织专家团到县区、镇村指导培训畜禽种质资源普查业务,累计培训2200人次,发放养殖技术资料5000余份,解答养殖技术问题600余个。二是推广先进技术到养殖场站。三是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升级扩面。制定标准化示范创建技术指导年度方案并组织实施,依托技术专家组开展全方位技术指导5次,针对新版《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标准》开展专题指导培训。四是主动开展特种经济动物普查。全市现有2535个场(户)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品种17个,养殖梅花鹿757只,林麝2216只、乌鸡1万只、蛋鸽3.6万只、中华蜂(20箱以上户)5.3万箱、肉兔6.2万只,年生产总值超3亿元。(五)生产安全守底线,检查指导保障投入品质量。一是开展畜产品安全生产指导服务。二是帮助企业强化产品质量控制,检查畜禽养殖场户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培训,推进养殖、加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三是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双随机、一公开”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检,落实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六)调度研判防风险,提升信息服务发展工作水平。一是规范直联直报,切实加强畜牧业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二是强化跟踪监测。畜产品价格进行周调度36次,对全市171个生猪规模场生产情况进行月度跟踪监测。三是及时发布信息。全年统计并上报省级规模养殖场月报12次,畜牧生产季报4次,发布畜产品价格信息36条。(七)围绕大局勇担当,落实农业农村中心工作任务。一是驻村帮扶接力进行。组织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赴洛南县保安镇杨庄村进村入户,逐户排查提升“两不愁三保障”保障水平,有效巩固提升了脱贫退出成果。二是消费帮扶精准落实。帮助种植户提升了产业收益。三是防汛包抓积极有效。中心副主任章莉带队与农业农村局第三督导组第一时间赴山阳县,向“7.23”暴雨洪涝灾害受灾地区发放救灾物资,并对畜禽防疫、养殖场所消杀等工作进行了技术指导。四是督导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认真落实市上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安排部署,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八)强化整改提效能,全面深化干部纪律作风建设。一是持续开展廉政学习教育,二是持续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三是持续排查廉政风险,四是持续开展警示教育,五是持续开展廉政谈话,六是推动市委第十轮作风建设专项机动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清零,七是推动提升工作效能。(九)加强引领促发展,提高党建工作标准化水平。一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把增强政治能力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深化对“业务之中有政治”的理解把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扎实开展了“牢记嘱托·奋进商洛”党建主题活动,提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三是努力提升党建标准化水平,规范组织设置,加强班子建设,规范组织生活,规范党员管理,规范党务工作。四是强化意识形态管理,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学规范线上线下言行,弘扬了主旋律,凝聚了正能量。五是抓实理论学习。六是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七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化“兴牧先锋”品牌创建,聚集高质量发展调研谋划,举办“商洛发展我献策”研讨交流活动。八是做好人才的激励使用,调动了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的积极性。(十)文明创建造氛围,树立畜牧行业亲清文明形象。一是强化创建领导,二是坚持集体学习,积极营造了坚持读书学习、提升素质能力的工作氛围。三是开展读书征文,推荐报送各类征文4篇。四是展示学习成效,组织参加市农业农村局党委组织的“学党史、悟思想、争先锋”知识竞赛。五是学习先进典型,持续组织学习市“两优一先”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精神,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六是深化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七是组织体育和慰问活动,八是维护安全整洁的办公环境,九是修改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学习提升、信息发布、重点工作调度等4个制度机制。二、2021年工作成效1.稳产保供有力有效。全市累计创建省部级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8个,万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产蛋高峰提高到6-8个月,肉鸡集约化养殖料肉比达到1.7:1,畜禽养殖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预计全年生猪存栏86万头,出栏130万头,同比增长3.08%,养殖产出肉类和蛋品分别达到16.5万吨和10万吨,同比增长0.13%和6.82%。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公司+农户”产业化模式普遍推广,肉鸡生产全部实现规模化,肉鸡出栏30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1.4亿元。蛋鸡生产水平持续提升蛋鸡存栏达到730万只,规模化率达到87.39%,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1.2亿元。欧标兔业公司总投资1.05亿元,建成完备的肉兔繁育、养殖、销售体系。山阳意发生态农牧加大养殖基地实现了全产业链循环发展。商洛原野生态农牧建立“岭南坡”牌腊驴肉和阿胶糕两个品牌,关中驴、德州驴、乌头驴合计存栏2000余头。3.信息服务高效快捷。在省市信息平台刊发信息20余篇,并通过工作QQ群、微信群众进行了广泛传播宣传。4.指导培训深入基层。领导班子带头带领技术干部广泛开展调研指导,调研报告获全国“畜牧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三等奖;深入商州区刘湾牧青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洛南县陕西华阳良种猪有限公司等养殖场户25家,召开培训会15场,指导培训养殖从业人员2200人次,发放养殖技术资料5000余份,解决技术难题600余个。5.粪污处理成效显著。宣传新发展理念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推动全市326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166个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6.12%。6.资源普查获省表彰。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人员严重不足,二是工作经费紧张。这两个制约因素,限制了畜牧产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整改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2、强化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3、推进工作创新,真情服务“三农”。4、强化纪律约束,加强班子建设。四、2022年工作重点1.突出稳产保供,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落实联县包抓制度,营造产业健康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加强生产监测预警,引导科学安排生产。指导发展壮大肉鸡、蛋鸡、肉兔、肉牛、毛驴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2.更新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加大养殖污染治理,推广作物秸秆综合调制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动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和达标排放,建设一批生态循环示范点。3.推广先进技术,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推进现代畜牧设施装备应用,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快关键生产技术推广应用。4.强化安全生产,实施投入品和生产过程安全指导。加强投入品使用管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5.转变服务方式,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发展完善畜牧生产统计、定点监测、预警分析和价格周报四个工作机制,创新举措,提升能力,全面提升畜牧业信息化工作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评为“2021年度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先进单位”;被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党委授予党史知识竞赛团体三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