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环境监测站

西乡县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2-03-04 15:17
单位名称 西乡县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服务。
住所 西乡县城关镇文昌路城北小区
法定代表人 乔磊
开办资金 29.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环境保护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万元 11.5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西乡分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站紧紧围绕全县环保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执法和管理监测等工作为总抓手,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通过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继续抓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1.空气质量完成考核目标。2021年全年空气自动站监测有效天数达10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5,优良天数为344天,优良率94.2%,优良天较上年增加4天,PM10、PM2.5、SO2、NO2、CO第95百分位数、O3第90百分位数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6ug/m3、29ug/m3、7ug/m3、14ug/m3、1.2mg/m3、110ug/m3,全年无酸雨发生,自然降尘量年均值4.83(t/km2·30d),远低于省推荐标准,空气质量总体稳中趋好。2.县域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按照市县年度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对县内牧马河、泾洋河、汉江3条主要河流9个监测断面(含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每月监测一次,地表水24项(我站监测18项,委托第三方监测6项),委托第三方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每季度开展61项监测,7月开展饮用水109项全项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我县各断面均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3.城区声环境质量稳定趋好。全年分别对区域网格噪声、功能区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我县城区声环境质量为52.0dB(A)、城区道路交通噪声为64.6dB(A)、城区4个功能区噪声均达到相应标准,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与去年相比均有好转。4.专项环境监测稳步推进。一是全面完成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必测村庄(城北街道办事处莲花社区)监测任务,监测内容为:环境空气质量、集中饮用水环境质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县域内最大河流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开展监测;二是对沙河集镇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每季度监测1次,对马鞍堰灌区水质全年开展2次监测。2021年日处理20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测从对6处增加至27家,20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2次监测,按时上报各类监测数据;三是开展地下水试点监测调查,对7个试点的基本信息进行细致摸底上报。四是根据汉环函[2021]93号文件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环境监管工作精神,6月对20处入河排放口废水进行了取样监测,并及时报送监测资料。五是在11月对17个镇办跨界断面开展了考核监测,监测项目由3项扩展到4项,并将监测结果上报局生态宣教科作为对各镇办考核依据。(二)持续抓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一是对全县8家重点污染源每季度不定期监督监测1次,对县污水处理厂每季度开展一次在线比对监测。二是对全县27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茶镇、堰口、子午、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开展监督性监测;三是为配合做好全县家尾矿库及历史遗留矿山地表水废渣开展普查监测。全年共出具污染源监测报告150份,为我县的环境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积极配合环境监察大队开展环境执法和投诉监测。对中央环保督查组、省委督察组反馈及群众投诉的水、气、声环境污染问题,我站积极配合环境监察大队开展环境执法和投诉监测。全年共出具投诉监测报告27份,为环境执法大队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四)认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监测业务水平。2021年我站将业务培训列为工作重点,年初制订人员培训和上岗证考试计划,同时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在8月开展的上岗证考核中,4名同志取得5大类共27个上岗证,合格率100%。2021年8月我站积极参加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能力验证考核,通过参与能力验证考核有效提升我站的检测水平和检测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9月11日-12日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和相关检验检测标准方法由陕西省技术评审委员会同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专家评审组进行计量认证复评审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项目均全部通过。综合评价为基本符合。(五)监测设备得到加强。2021年我站新购置了悬浮物专用抽滤装置、挥发酚氰化物回流装置、易制毒专用试剂柜、通风橱、危废处置装置等仪器设备,并对在用仪器定期送检、维护和保养,确保监测业务正常开展。(六)认真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我站鼓励职工参与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先后参加了全县“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全年共在各类新闻媒体、网站和微信平台刊登信息稿件及论文8篇,通过多种载体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和环保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1年,经过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年完成常规监测报表63份,出具各类监测报告211份,编制环境空气质量报告12份、环境质量季报和年报5份,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信息,联合县气象局发布环境气象要报60期,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能进一步显现。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2021年,经过全站同志们的努力工作,我们在许多工作有新的突破,监测业务不断拓展,取得不少业绩,但与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自身监测能力不足,监测项目偏少,仪器自动化程度不高。二是对人员的学习抓的不实,对聘用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不够,要求不严,与岗位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三是监测质量和监测能力还不高,仍需进一步加强。改进措施。一是全站进一步加强自身监测能力学习,扩展监测业务。二是加大对全站人员的学习力度,增加对聘用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在熟悉各自的岗位职责前提下,对各自的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和监测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重点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结合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二是根据省市《2022年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方案》,及时编制我县方案。三是做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根据年度监测工作方案,做到重点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四是对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全面落实自审自查,依法、依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五是加强单位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六是积极组织参加业务培训,并以上岗证考试和能力验证考核为依托加强人员培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