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博物馆

澄城县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2-03-04 08:45
单位名称 澄城县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鉴定、登编、修复、保管;文物展览;文物复制和修复。
住所 澄城县东九路2号
法定代表人 王敏
开办资金 860.5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6.52万元 883.22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博物馆.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馆藏文物管理,健全完善数据库建设。1、顺利完成国家历史博物馆“周风遗韵”展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古芮新迹--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考古成果展”300余件文物藏品交接工作,配合陕西省文物鉴定专家组对部分馆藏文物进行等级鉴定。2、建立健全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工作,完成馆藏文物总、分类帐(纸质)28本,编制完成148件等级珍贵文物总分类清单,汇总上报205件拟挂级文物资料。(二)筑牢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管理运行水平。1对监控系统进行更新升级,做到馆区监控无盲区、无死角,监控画面保存达三个月以上;更换馆区主电缆,整理整修外置电路灯具,更换馆区两副大门,安装监控室防盗门窗;更新所有消防器材,购置气体灭火器11个;建设标准化警务室。2、“走进最美火焰蓝携手前行保平安”,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走进消防救援大队实地参观学习,定期举办消防知识培训讲座。(三)创新宣传方式,打造亮点品牌,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1、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红色遗珍、见证辉煌”革命文物展开展仪式。2先后接待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社区村组等团体参观235次,开展文博研学活动28次,策划组织“放飞春天”、“小小讲解员”等青少年活动,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0.13万人次。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多方合作,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先后接待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社区村组等团体参观235次,开展文博研学活动28次,策划组织“放飞春天”、“小小讲解员”等青少年活动,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0.13万人次。被县委编办评为2021年度事业单位绩效评估A级单位;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博物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欠缺,编内工作人员所学专业与文博相关的很少,致使藏品研究、藏品修复等工作无法开展,布展策划、宣传教育等工作也开展不理想。2、政府投入不能满足博物馆全面发展的需求。 资金缺乏现象依旧存在,不利于博物馆的后续发展。 (二)改进措施:1、建立人员激励机制,发挥馆员工作积极性。 比如,博物馆可以利用员工竞争机制,把相关指标排名作为员工的工作绩效,来使员工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更好地进行工作。 2、拓宽经费来源和渠道,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针对博物馆发展资金不足的现象,政府应该适当增加对博物馆的资金投入,以满足博物馆在基本设施建设、博物馆维修更新等事项的需求。3、根据观众需求,打造精品展览 。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可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适应当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推进实施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2、策划举办澄城文博贺大年——2022年“青铜之光”精品文物线上展;3、策划组织“行走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4、围绕“博物馆的力量”主题,策划举办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暨“忆.艺”澄城县传统工艺作品展;5、组织举办“党在我心中”主题摄影展,围绕重点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类教育研学活动;6、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场馆安全保卫,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场馆安全有序运行;7、举办干部职工业务培训班,加强文明礼仪培训,提升业务技能和文明素养,浓厚文明单位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县委编办评为2021年度事业单位绩效评估A级单位;被渭南市人民政府授予二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