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预防与控制,疾病防治研究,公共卫生事件查处,重大疫情测报及防治,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唐塔北路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晓波 | |
开办资金 | 3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83.75万元 | 688.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1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中心上下众志成城,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堤坝。面对疫情的蔓延,我中心积极组织、周密部署、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全方位、全过程做好疫情响应处置工作。1、在疫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组织保障等方面细化措施,全面落实防控责任。按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持人物同防。累计境外返洋人员核酸检测537份,冷链及市场环境核酸检测23392份,冷冻食品从业人员核酸检测13209份。2、健全机制,强化培训,及时制定了《洋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应急预案》《洋县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应急预案》《洋县流调队伍建设和应急调派工作方案》等文件,分批次对公安、工信、公卫共148名人员进行了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全员培训会、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镇级消杀人员培训会。明确“三公融合”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确保能及时高效、有序、精准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等各项工作,最大程度控制疫情扩散蔓延。3、按照洋县疫情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全县新冠肺炎疫苗的冷链运输和配送工作,保障疫苗接种。4、严防死守,全面排查,落实工作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核酸检测抽样检测工作,共抽检中小学校73所、抽检师生6504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完成3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返洋人员流调和管控工作。5、对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门协查函反馈至我县的新冠肺炎病例密接及次密接人员和边境省份返洋重点人群,均在24小时内开展了流行病学追踪调查,撰写流调报告,个案调查完整率100%。6、六是严格消杀,不留死角,无缝衔接。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消杀284次,面积222000平方米。其中终末消毒和应急消毒6次,12000平方米。预防性消毒178次,210000平方米。(二)扎实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疾控服务能力。1、传染病防控。截止目前,全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505例,报告发病率130.4549/10万,肝炎、肺结核、梅毒、艾滋病、痢疾。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均达到100%。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积极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随访检测。继续深入推进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全年定点医院登记初诊病人942人次,查痰922人,查痰率97.88%,实验室阳性患者检出率70.77%;登记各类活动性结核病人122例,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率31.516/10万,完成9816名2021年度县域内大小、初、高中新生结核病筛查工作。2、我县免疫规划工作始终注重加强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增强、促弱、提中间”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深入推进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严格冷链管理制度,规范疫苗购进渠道。完成全县147余所小学、托幼机构新生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查验12379人;需补证3人、补种505人,查漏补种率均达到99%以上。3、围绕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我们持续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做好防控技术指导,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随访管理。全县管控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现症病人分别为38190人、8446人、2327人,规范管理率分别达94.34%、88.18%、84.20%,病情控制率分别达65.37%、69.28%、91.93%。4、大力开展地方病、麻风病综合防治研究,开展宣传、培训、指导、督导、考核等措施;开展了碘盐监测、碘缺乏病监测工作。5、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生活饮用水监测、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学生营养餐监测、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与防制等工作,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的技术指导。完成了全县280个行政村,280个监测点,280份水样的采样检测等工作。6、重点加强了新冠病毒宣传工作,同时结合“4·25预防接种宣传日”“5·15防治碘缺乏病日”“5·31世界无烟日”等重点宣传日运用大众传媒、宣传标语、宣传展板、新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全年共开展宣传活动19余次,印刷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种58.82万份,摆放展板106余块,悬挂标语22条,接受资料宣传的群众有57000余人次。7、严格落实监测为传染病、公共卫生安全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尤为凸显的是及时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人群、重点食品、重点环境咽拭子、拭子采样送样份,保证了疫情防控核心工作的有序、有效的开展。强化实验室内部质控,顺利通过国家尿碘、盐碘盲样考核,通过结核病、艾滋病盲样考核;完成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及手足口等现场采样监测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中心在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健康教育、地方病、结核病、艾滋病、麻风病防治、创国卫、公共卫生技术服务等重点工作方面以出色的业绩、一流的服务,受到了省市县卫生行政、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以及社会群众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疾病防控工作面临着日益繁重的任务;(2)人力资源短缺,制约业务向精、深、高发展。2、改进措施(1)进一步对镇、村级公卫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督导,增强镇、村两级公卫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2)加强单位职工的业务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同时不断细化科室职责,夯实任务,规范管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加强中心党支部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宣传思想、意识形态、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挥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优势,营造想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2、扎实做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疫情风险评估,不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担当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注重干部职工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技术的培训,尤其是做好新入职人员和青年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传帮带”机制作用,为青年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事业和个人发展目标,打造一支讲创新、讲效率、有能力、有担当的专业化疾控队伍。4、立足主责主业,突出重点,全力推动我县疾控工作走在前列。一是突出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坚持多病共防,将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与新冠肺炎防控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二是持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突出抓好慢性病综合防控补短板工作;三是突出抓好镇(街道)数字化、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切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提高疫苗安全接种;四是加强生活饮用水、病媒生物监测,确保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建立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应急装备与物资储备,完善、规范各项应急预案,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1年01月01日至2025年12月3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