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渭城区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保障。职工医疗、生育保险参保登记等工作;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等工作;慢性病认定和离休人员医疗费结算;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定、医保服务协议签订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卢妮 | |
开办资金 | 41.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渭城区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44万元 | 15.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渭城区医疗保障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医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1.积极推行应保尽保,做好数据归档工作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大力宣传城乡居民正常人群及特殊人群参保登记缴费程序。2021年度城乡居民参保76415人,较去年增长1280人。大学生在校参保2046人。及时对医疗救助基金资助参保的1984人进行全员录入复核。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基本完成应保尽保。按照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要求,按时完成各项参保数据筛查复核,整理归档工作。2021年城镇职工参保(医疗、生育)17693人,退休9062人,合计26775人。本年新增在职(医疗、生育)2683人。2.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加强两定协议管理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坚决打击各类医疗保险欺诈骗保行为,保障参保人合法权益,我们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区级医药机构开展现场检查。检查医疗机构31次,检查药店107次,追回医保基金25552.48元,处罚基金74300.76元,共计99853.24元。其中医疗机构约谈7家,药店约谈16家,共计处罚25家医药机构。完成两定机构2021年的医保协议签订工作,共签订医疗机构128家,其中药店签订80家,医疗机构签订48家。2021年7月新申请医药机构23家,通过审核药店8家,新签订增加定点协议8家。3.认真复核结算资料,及时完成各项支付在报销方面,对于就医总费用超过3万元的,委托第三方实行外调113人次。居民异地就医备案22人,现金报销531人次,大额慢性病27人次,门诊急诊抢救2人次。职工异地就医备案14人次,现金报销210人次,门诊大额慢性病31人次,职工异地下卡40人次。职工生育保险报销(生育津贴)300余人次。在居民门诊统筹结算3629人次;居民住院共结算933人次。居民门诊特殊病结算1357人次;居民门诊两病结算69人次;居民门诊大额慢性病结算595人次;异地结算45人次。职工刷卡结算27.6万人次;职工住院共结算1001人次,职工门诊特殊病结算8929人次。门诊大额慢性病结算441人次。离休人员门诊报销71人次。各两定机构的费用结算按月支付,无拖欠。2021年医保基金支出5007.84万元,其中统筹基金账户支出953.62万元(含退休及在职职工住院报销,各定点医疗机构基金支出),个人账户支出3313.84万元(含医疗机构异地报销,门诊慢病报销,个人刷卡及个人账户转移支付),大额补助账户支出1.38万元,居民医保基金支出739万元(含定点医疗机构基金支出,居民住院及异地住院报销)。取得的社会效益1.全力以赴疫情防控,积极做好稳定生产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和上级部门工作部署,疫情期间安排交通站点值勤和包抓小区的值守。全体干部职工提振精神,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中。共值守2个交通站点,3个居民小区,并抽调人员支援核酸检测点。严格遵守疫情期间工作纪律,按时全员正式复工复产。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处理社会反映的医疗保障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共办理答复各类信件36件,全部办结,当事人基本满意。2.优化公共服务事项,提高效能方便群众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建设工作,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以方便群众为导向,在区社会服务中心开设3个服务窗口,快捷高效的经办风格,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渭城医保人的风采。根据省、市相关要求,我们不断规范和完善服务事项,精简办事流程,共梳理服务事项10类30条,即时完善政务服务网络。医保窗口业务事项办结率均达到100%,办事群众普遍满意。窗口工作人员多次受到大厅通报表扬。3.大力扩大政策宣传,普及医保知识法规我们大力宣传医保政策,进一步扩大医保政策的知晓率。通过摆放政策展板、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彩页,答疑解惑,现场义诊,介绍医保政策、医保法规和业务流程。对群众关心的门诊特殊病、异地就医、医保关系转接、网络缴费渠道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宣讲,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咸阳医保公众号宣传,使参保群众诊疗更加方便。三、存在问题1.创新思路还需拓宽在统筹推进医疗保障事业科学发展上办法不多,思路不宽。网络宣传率、推广率还需提高,宣传的渠道局限于线下。受制于方法和技能欠缺,极少应用新媒体进行宣传。2.政策宣传还需加强随着人员的流动性不断加大,宣传工作还有死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日常工作中。同时,在上下联动密切沟通上缺乏主动性。3.业务能力还需提高业务人员对政策法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的学习还有待加强,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与新时代医疗保障系统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差距。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上线后,对新系统的熟悉及相关业务操作流程的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1.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交上级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切合工作实际,加强各经办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科学规范的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2.不断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各街办社保所,组织辖区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集中宣传,现场讲解政策,让群众更好的掌握待遇享受情况,将医保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3.提高队伍综合能力积极适应新形式,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紧跟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不断学习的优势,全面贯穿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学用结合,保证依法办事,创新服务。五、2022年工作计划1.应用创新赋能发展充分运用好微信、抖音、小视频等新兴媒介,结合集中宣传、现场讲解等传统途径积极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让群众更好的掌握政策,享受待遇。不断加强各经办机构之间的交流协作,科学规范的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2.全面加强政策学习对干部职工医疗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适应做好新形势下医疗保障工作的需要。强化主动学习业务,及时和上级部门沟通,广泛组织开展医保新系统的深入学习和应用推广。3.全力提升经办水平积极推广医保电子凭证等网上办事服务。根据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提供延时服务、应急服务,畅通优先服务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网上办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经办服务水平。以建立高效、快捷、便民的医疗保险服务体系为奋斗目标,推进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