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大王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预防保健,常见多发病护理,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大王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赵兴玲 | |
开办资金 | 8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5.82万元 | 75.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大王中心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窗体底端2021年以来,在区卫健局的正确领导、在阳郭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院医疗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从基础建设改建到诊疗环境合理布局,从业务提升到职工内涵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大王中心卫生院地处秦岭北麓,距渭南主城区35公里,南塬边远山区,沟壑地带,群众居住疏散。异常气候时,交通极为不便利。医院现有医务人员20人。人员构成:从事行政管理5人(院长1人、副院长3人、公卫办主任1人);医疗业务人员8人(临床大夫3人,护理部3人,检验及心电B超1人,药房1人);公共卫生服务4人;后勤保障3人。开展科室有内科、中医科、全科、B超心电、化验室、公共卫生项目等服务。辖区有大王、牛寺庙、蔡脑、肖底、苌坡五个行政村和阳光小区(整体搬迁村),服务人口数5890余人,乡医9人,平均年龄56岁。二、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一)抓班子建设,发挥整体功能。始终坚持抓思想、抓作风、提高素质建设不动摇;始终做到统一思想认识、提升组织管理、规范目标任务;始终做到“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职务上分、行动上合,分工上分、思想上合”,时时刻刻讲政治,事事处处讲原则。定期不定期的召开院委会会议2-3次,每周定期召开院委会班子成员会议,回顾上周工作中遗留问题和安排部署本周具体工作,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及时的召开院委会会议商议决定。院委会班子成员每日15分钟集体学习中层领导管理,从而使领导班子始终保持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氛围,成为了带领全院职工的坚强集体。(二)抓整章建制,促进管理升级。建立健全了本院简单明了的规章制度。坚持院长全面管,分管精细管,建立上传下达的院委会、科室工作体系,确保各方面重点工作有效及时到位,全院执行力促全面提升。结合本院实际,建立“日沟通、周例会、月分析、年总结”的管理体系,建立全院职工动态带班学习管理办法。三、业务开展情况(一)临床业务工作1、基础设施方面:重新布局、规划科室,把原来的一个综合科室,细化分成内科、全科、中医科、护理部;人员设置上,根据个人特长和所学专业,对科室人员进行重新调整,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2、借助医疗卫生双下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业务学习,院内成立临床业务专题学习班(临床大夫选取典型病例讲解,其他同志给予点评讨论),结合科室需求选派人员去上级医院学习;规范医疗行为,医保科牵头,双下乡专家指导,组织“四合理”检查,规范病例书写,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病例演讲比赛;医疗安全,邀请医疗安全专家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培训,让大家认识到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强化医院感染管理:专人管理,每月培训,现场进行实操,每个人上台练习(手卫生、戴口罩、穿脱防护服、消毒液的配置等)。医废管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和转运,设立专用存放区域并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加强消毒管理,院内院外各诊疗及窗口科室每日进行两次的物表地面消毒和一次的紫外线消毒,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二)公共卫生管理基本公卫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依据“标准化设计”理念,我院于6月份对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了系统改造,按照规范要求从预检、接种、冷链、留观、应急处置等进行了接种流程设置,真正实现了四室五区两通道的规范流程,制定严格的接种制度,对预检、接种、留观医生进行合理调整,夯实主体责任,保障了辖区儿童的接种安全。从公卫科室的设置布局到人员调整配置,从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到制定持续学习机制,全面落实开展十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例会制度:公卫办坚持每周公卫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和问题,布置本周的工作;坚持每月乡医培训会,科科考试制,抓重点、抓主次,现场打分、现场指正。2、坚互通互学:乡医工作互通互学,互帮互助,以年轻人带动老乡医,开展乡医之间现场观摩学习会。3、规范公卫资料:公卫资料实行统一归整管理,统一办公,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4宣传多样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抖音、美篇、下乡义诊、患者回访,内容定期更新,每日录制,范围覆盖9个村庄,受益群众达3100余人,大大的提升辖区群众对疾病的防控意识,增强了公卫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四)环境改善情况在区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5月开始我院进行了两次的大规模改建。1、合理布局、规划科室:将我院现有的三座楼房明确划分为门诊楼、住院楼、行政楼;门诊楼从北向南依次为医生办公室、医技科室、中医诊疗科室,位于门诊大楼中心两边的为药房和门诊输液大厅;住院楼护办、病房一、病房二等五个病房依次排列;行政楼为会议室和各分管办公室。2、改善职工住宿条件:对职工宿舍进行重新走电装修,告别过往超负荷断电和蜡烛时代;每位职工配备新床,修建职工洗澡间和洗衣房,打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让职工安心在此工作。四、专项工作(疫情防控)1、夯实责任:严格设置了预检分诊、二次预检、临时隔离点及核酸采集区,确立由领导班子成员包片的网格化制度(领导班子、签约团队、乡村医生三级层面)。2、加强院感防控管理:强化预检分诊制度及医生首诊负责制。完善门诊日志,增加二次测温、核酸证明查验、旅居史询问,实行预约就诊、一医一患、隔椅就坐等门诊管理办法;对于住院患者实行过渡管理,采集核酸阴性后方可转入病房,陪护人员,非必要不陪护、陪护需采核酸等管理措施,病区实行隔床入住模式;医废日产日清,规范转运;各科室一次两次物表和紫外线消毒,确保全程闭环管理。3、加强全员核酸检测:制定核酸检测方案,医务人员每周两次核酸检测,每天进行体温等健康监测,实行外出报备管理制度,有效控制了医务人员感染风险。五、2022年工作展望2022年医院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服务,使医院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加强重点科室建设:拓展业务范围,结合当地地方病(大骨节病)特点,打造中医理疗康复特色专科。2、加强内涵建设,重视人才培养:优化人员结构,建立人才梯队,全面发展,重点培养,打造一支招之即战,战之即胜的专业人才队伍。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的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为提高山区医疗质量、推动医院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以“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我院医疗卫生事业在新的一年里注入新的活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医学检验科/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中医科,性质:非营利性(政府办),服务对象:社会有效期:2019年8月20日-2022年8月19日,登记号PDY10017661050212C2201,发证机关:渭南市临渭区卫生健康局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