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中等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 | |
住所 | 汉阴县城南开发区永安路 | |
法定代表人 | 王侠平 | |
开办资金 | 3864.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38.63万元 | 4011.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阴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及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狠抓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实施监督机制改革。建立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把教学质量关。二是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以企业合作的优质核心课为“顶芽”的科学课程体系。三是聚焦教学方式改革。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转变。四是推进技能考核改革。学生全员参与的校级技能大赛,搭建了师生技能成果展示的平台,全面提升技能教学水平。(二)搭建教研平台,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开展了新入职教师培训、语文组同课异构、师徒结对等教研活动二十余次,组织教师公开课186节、骨干教师示范课4节、青年教师汇报课13节,教师争先创优的劲头十足。而且“以研促教、以教辅研”的氛围浓厚,正在研究中的省级课题1个;今年结题的市级课题3个,县级课题4个。(三)共建安全校园,疫情防控常抓长控。一是安全防护体系健全。健全完善校园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了“校园安全管理333模式”。二是疫情防控措施严格。严格执行县局部署安排,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三是安全维稳活动丰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45次,以新颖的活动,提高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四)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全面实施“2+4”扶智扶技双扶培训、量身打造“苏陕协作”订单培训、特色培训和文化培训,有序组织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培训,为全县县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提供坚强保障。(五)勇于担当作为,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总体部署,深入展开涧池镇五坪村、五星村联村帮扶和蒲溪镇胜利村协助帮扶工作。充分发挥职成教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排头兵作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思政育人成效彰显。坚持“铸魂育人强思政”纲领,创新德育方法,以“建机构、抓队伍、建平台,促结合”的“1124”工作模式,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地生根。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自强不息,成就出彩人生》被陕西日报头版刊登推广。(二)培训品牌更加响亮。2021年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培训77期8504人次,其中,建筑工人培训项目覆盖安康市汉阴县、恒口示范区、石泉县、宁陕县4个县区,“精准扶贫技能培训”荣获陕西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电工、电焊工实训室设备购置安装项目”被评为苏陕协作工作优秀项目。(三)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确定了“就业+升学”育人方式,制定了“三步走分层培养策略”,夯实了中职生成长基石。2021年,我校41名学生参加单招高考,本科上线32人。其中刘睿同学以总分413分名列陕西省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全省第一,成为汉阴县高考首个全省状元,300余人就读高职院校,为省内外二十余家深度合作企业、行业输送技能人才100余人。(四)师生素养不断提升。一是构建了“艺术修养+阳光运动+专业技能+科技创新”四大类校本课程体系,为培养全才、创新人才奠基,提升了学生整体素质。本年度,学生在省市各级比赛中荣获55个奖项。其中8名学生参加陕西省第五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斩获省级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个,一等奖项目《秦巴菌类生态产业创意》在全省众多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中职学校,学校再次荣获“优秀组织奖”,顺利入围全国总决赛。二是全面实施了教师培养工程。本年度,教师在省市各级比赛和评选中共获奖38项。其中曹少龙老师荣获省烹饪大赛银奖;李伟老师荣获省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二等奖;赵丹等4名教师团队荣获省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赖珍明、史盛欣两位老师参与的安康市第三届“花旗食品杯营养富硒创新创意大赛”荣获市级金奖。(五)区域引领示范增强。本年度,我校共获得中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2个;培训项目电工、电焊工实训室设备购置安装项目被评为“苏陕协作工作优秀项目”,建筑工人培训项目覆盖安康市汉阴县、恒口示范区、石泉县、宁陕县4个县区,“依托沈氏家训开展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实践项目”荣获陕西省教育厅第二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一等奖,被教育部确立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精准扶贫技能培训”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打响了汉阴职业培训品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师资力量亟待增强。教师编制总数过少,专业技能教师配比严重不足。2、办学条件亟待提高。校舍资源极度紧张,学生寄宿(目前有800余名学生在临时改造的教室寄宿,每间教室平均达25人左右)、用餐(原临时搭建的钢架房)均存在安全管理难度和安全隐患。3、验收整改亟待推进。按照“双达标”暨示范校省级复核验收反馈意见,需进一步改善实训设施设备条件,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结合不到位等突出问题。4、隐患整改亟待解决。烹饪专业实训室燃气使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住建局燃气安全办、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已下达停用烹饪实训室,因经费困难等原因改造项目仍未进行。(二)改进措施:1、争取更多的人力和资金用于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建设。2、全面巩固省级中等职业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改革,以质量为名片,进一步树立汉阴职业教育形象。3、大力推进国家“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书”制度,将校内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增加技能等级证书考证的教学,为打造学历和技能等级证兼备的技能人才提供融通平台。4、加快培育第二特色专业,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建设1至2个高标准实训基地。下一步工作思路1.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目标任务。以双达标和高水平示范校建设省级复核验收整改为抓手,扎实做好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分层培养”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实施“管理立校、质量兴校”战略,细化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水平。3.推进“三明培养”工程。实施“明星班主任”“明星教师”“明星骨干”三类人才培养计划,办好校级教师基本功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教学能手大赛,力争教师先锋达15人以上。4.推进“质量提升”工程。一是全力做好单招备考工作,确保上线人数、参考率位居全市前列;二是建立专业技能校级考核机制,持续做好全员技能考核和校级技能大赛活动,力争2022年省市技能大赛中取得新突破;5.推进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围绕“陕菜之乡”,打造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品牌。6.深入推进与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旅游烹饪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中高职院校一体化衔接。7.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主动与企业对接,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规划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相应教师及教学硬件设施,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单位开办资金3864.36万元,2021年末净资产合计4011.71万元,较开办资金增加327.35万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新增在建工程208.64万,新增固定资产118.71万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4月,高标准迎接了陕西省“双达标”暨“高水平示范校”省级复核验收,获得了省专家组高度肯定。本年度先后荣获汉阴县“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教育宣传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安康市五四红旗团委”“安康市立德树人优秀学校”“国家职成教育示范县展示和交流优秀分平台”等荣誉称号;无公诉投诉。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1年,溧阳市省级援助资金15万元,用于电工、电焊工专业理论及操作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训设施设备的购置;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捐赠资金10万元,用于开展技能培训;县委政法委捐赠1万元,用于校园门禁安全管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捐赠2000元,用于购买相关专业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