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文物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组织实施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文物的修缮及保护利用长城遗址的日常管护和巡查文物库房的安全保卫馆藏文物的修复、流散文物的征集收藏基本建设工程前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研究 | |
住所 | 榆阳区长安路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晓坤 | |
开办资金 | 100.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0.42万元 | 96.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1、创新文物法规宣传方式,提升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一是利用乡镇庙会、集市及安全巡查等时间节点,开展文物法律法规宣传,通过悬挂现场标语、发放文物保护宣传袋、文具、宣传单页等形式,在群众中传播文物保护知识,提升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二是利用特定纪念日,参与开展各项长城保护宣传活动;三是与长城遗址沿线居民签订长城保护告知书;四是开通乡村长城保护流动宣传车。五是开通新媒体宣传账号,紧跟潮流与时俱进。2、严格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加强藏品信息化建设(1)严格执行文物库房管理制度,按月对各类消防、技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建立安全记录档案。同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夜间实行双人双岗,每日对文物库房进行巡视排查,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处理,消除各类隐患,馆藏文物全年安全无事故。(2)年初,我所对2020年12月接收公安榆阳分局移交的一批涉案文物,共计45件(组),涉及陶器、瓷器、铜器、锡器等种类,进行了测量、拍照、登记,并上报了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级鉴定,11月份,陕西省文物鉴定专家组受邀对此批涉案文物开展鉴定工作,专家组对此批文物进行现场鉴定评估。通过观摩学习此次文物鉴定,对我所馆藏文物的管理、保护等工作起到了提升作用,对进一步做好馆藏文物分级分类保护有着重要意义。(3)对现有839件(组)馆藏文物进行测量、整理,更新档案卡片,重新建立文物电子账和纸质分类账、总账,申请上级文物行政部门对现有馆藏文物重新定级鉴定;8月份,我所邀请省级专家对部分代表性文物器型重新拍照,并对挑选出的文物器型资料进行整理汇总,配合下一步《榆阳瑰宝》的顺利出版。3、健全体制,夯实基础,文物安全工作迈出新步伐(1)强化落实文物保护工作责任。(2)继续加强文物安全巡查力度。一是开展常规巡查检查,全年对55处文物保护单位和78公里明长城及87公里秦长城进行全面检查,按照每季度对各级文保单位全面排查和每月对长城全线进行检查的要求,及时发现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田野文物的安全;二是做好节假日文物安全工作,科学制定了《文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反恐怖预案》,切实担负起文物安全的监管责任,将防火、防盗和防破坏作为工作重点,做到情况清、责任明、措施实;三是配合开展联合大检查活动;四是按时做好汛期检查,我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制定了防汛计划,落实防汛措施,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汛期安全巡查,对每个易受雨水侵蚀的文保单位(文物点)进行险情排查,遇到险情及时报告,进一步增强汛期文物安全事故防范能力;五是核对文物保护单位紫线划定范围,组织工作人员对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按照公布文件中的范围实地进行一一核对,并记录了坐标,为下一步文保单位重新划定紫线范围打好基础。(3)做好文物基本建设行政审批的预审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对涉及文物的建设工程,严格按照行政审批工作流程,要求建设单位提供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勘探报告、文物影响评估报告、文物保护方案、施工方案等申报资料,杜绝未批先建现象,确保了田野安全,全年共出具了18处基本建设项目的文物意见。(4)今年我所对榆阳区23处革命文物进行了调查,现场对革命文物进行拍照登记,建立了革命文物台账,为下一步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打好基础;7月份我所工作人员配合市文旅文广局对全市长城进行督查检查,对我区督查出的问题及时认领并积极整改。(5)创新巡查方式,建立长城保护“新机制”。今年我所在长城保护员队伍中推广使用软件“巡检卫士”APP巡查的办法,大大提高了长城巡查保护的效率和长城保护员监督管理的水平。4、保护为主,服务民生,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稳步推进。(1)申报肖家峁战国秦敌台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归徳堡桥加固工程设计方案、戴兴寺关帝庙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榆阳区新墩长城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寨城庄堡部分危险墙体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上述方案均已通过上级核准;常乐堡遗址城墙保护修缮工程(一期)设计方案和建安堡中心楼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暂未通过,待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进行二次上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常乐堡至走马梁段明长城风景道项目设计方案目前正在设计当中。(2)完成了牛家梁镇明长城遗址环境治理工程、清净寺抢险支护工程、戴兴寺念佛堂排水应急维修工程,悬空寺万佛洞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数据采集工作和环境监测设备安装已完成,目前由于气候和疫情原因工程延期;协助主管局完成明长城遗址榆阳段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围网工程等待验收。(3)协助当地乡镇政府完成明长城遗址走马梁段建设控制地带内的迁坟工作以及秦长城遗址肖家峁敌台周边住户的拆迁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1、创新文物法规宣传方式,提升全民文物保护意识。2、严格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加强藏品信息化建设,强化落实文物保护工作责任。3、加强文物安全巡查力度,做好文物基本建设行政审批的预审工作,使文物安全工作迈出新步伐。4、创新巡查方式,建立长城保护“新机制”,推广使用“巡检卫士”APP进行长城保护巡查,大大提高了长城巡查保护的效率和长城保护员监督管理的水平。5、遵循保护为主,服务民生的原则,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稳步推进。三、存在的问题1、我区文物资源分布点多、线长、面广,保护工作难度大,现有工作人员数量较少,不能充分满足文物保护工作实际需求。2、缺乏专业人才。我所现有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目前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不匹配,具有文物相关知识背景的人才稀少,新老衔接存在断层,缺少文物保护相关专业人才。3、根据榆林市委长城保护专项巡查组提出的反馈问题,目前我所只有一台巡查车辆,难以满足日常下乡、巡查的需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加大《文物法》、《文物保护条例》和《长城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做到宣传形式多样,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全面细致展示长城遗址历史风貌,让广大群众更为直观地了解文物,热爱文物,增强文物保护意识。2、从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出发,积极引进文物保护专业人才,优化文保员队伍,充分发挥文保员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配合乡镇长城保护工作站,改进提升文保员管理水平,提升文物保护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确保文物保护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回顾今年的工作,我所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失误。下一步,我所将持续加强学习,注重实践,强化中心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培养奉献精神,努力精进各方面工作,为持续推动我区文博事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