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人民广播电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广播新闻和其他信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闻广播,专题广播,文艺广播、资讯服务、广告,广播技术服务,广播研究,广播业务培训。 | |
住所 | 宝鸡市金台区行政大道蟠龙大桥西侧宝鸡广电传媒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赵录贤 | |
开办资金 | 1861.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8.07万元 | 1024.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宝鸡电台在主管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统广播节目讲好“宝鸡故事” 我台始终坚持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自觉扛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和媒体社会责任,深入实施宣传能力提升、精品节目打造、媒体融合深化“三项工程”,紧扣各类新闻宣传主题,全面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新闻宣传专题精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宣传热点,我台结合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开设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专题83个,播出2775期。策划实施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探寻宝鸡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等活动。四套频率突出节目定位,围绕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十四运会、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审等重点工作,制作相关宣传片花269条,播出40000余次。全年安全完整转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联播》1095期。 广播节目特色鲜明。通过开设专题、邀请嘉宾、直播连线、现场访谈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讲好宝鸡故事,四套广播全年共计安全播出2.1万小时。《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播出120期,为群众排忧解难200多件,有效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出行有你》、《七彩金桥》等节目每天为市民提供各类信息,与听众深度互动,成为群众生活和出行离不开的平台和渠道。在办好广播节目的同时,四套频率的节目主持人纷纷走出直播间,进现场、进一线、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组织开展外场宣传推介活动64场次,精心策划组织《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文明城市我的家》、《冬游宝鸡——滑雪泡汤咥美食》等栏目和大型视频直播272组,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形成全方位宣传合力,有力提升了宝鸡美誉度和电台的影响力。 外宣和创优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包括学习强国、群众新闻)发稿1081篇,其中,中央级新闻媒体发稿18篇。专题节目《节气中的民歌之谷雨》被学习强国全国总平台“文化”频道“中国音乐”栏目置顶采用。 (二)全媒宣传成效明显,媒体融合构筑宝鸡“主流叙事” 我台新媒体平台累计发稿13753篇(次),抖音制作发稿1958条,阅读量超1千万;微信视频号发稿860条;广播宝鸡微信平台收听量311万。在“以声立台•全媒发展”的传播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加强媒体融合力度,形成以“广播宝鸡APP”为龙头,头条号、抖音号及各微信公众号相配合的宣传矩阵,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端发布的媒体融合新格局。短视频作品《了不起的宝鸡人》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广大网友好评;《救人英雄张子琛》被中国青年报抖音号转载。 (三)不断优化制播环境,提升安全播发技术保障能力 牢固树立“优质安全播出”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技术管理环境,从设备操作、故障排除、应急预案等方面持续加强安全播出的应急演练和培训考核。开展集中技术培训12期,应急演练5次,通过每周二停机检修,对所有采编播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技术部门个个参与、人人过关,实现了技术操作零失误,保障了我台广播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圆满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第十四届全运会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 (四)强化理论武装,建设政治坚定新闻工作者队伍 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确保广播事业发展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宣传和媒体发展重要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我台中心组全年共开展集体学习、研讨24次。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人职责,扎实开展“七一”主题党日、革命传统与警示教育、在职党员进社区、交通文明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党纪党规,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守好廉政底线。 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 全年有16篇作品获得“宝鸡广播电视奖”,12篇作品获得“宝鸡新闻奖”,6篇作品获得“陕西广播影视奖”,5篇获得2020年度陕西新闻奖(其中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麟游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麟游游击队》在央视频、西部影视等新媒体平台播发,荣获陕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视听短视频大赛一等奖,是我市唯一获得一等奖的作品。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媒体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梳理发展思路和运营模式 2、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和技术服务支撑 (二)改进措施 1、需要制定更多激励政策和办法,同时解决好我台因相关人才匮乏导致管理运营水平落后的瓶颈制约。 2、需要进一步释放用人政策,加大薪酬改革力度,改革奖励措施,向内挖和向外引相结合的办法,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新媒体发展中来。 四、2022年工作计划 (一)凝心聚力,在围绕全市中心上发出“最强音”。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通过开设专题专栏、邀请嘉宾、直播连线、现场访谈等多种形式,集中人力和时段,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加强全市“一四五十”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报道宣传,加大全市人民精神风貌、伟大实践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讲好宝鸡发展故事,凝聚和释放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有力凝聚和激发全市人民追赶超越、奋力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成风化人,在服务群众需求上架起“连心桥”。坚持听众在哪里,广播宣传报道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紧贴群众医疗、教育、养老、出行等生活需求,及时提供大量贴心资讯服务;多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项目现场、生产一线,及时聚焦报道基层一线的典型事例、场面和人物等,加强公益广告播出,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发展正能量。 (三)戮力作为,在宝鸡对外宣传上声音“更响亮”。在提升外宣稿件质量的基础上,精准推送重大主题报道和创新报道,精心策划推出一批有深度、有看点的新闻宣传力作,力争“上大台、冲头条、做爆款”,将宝鸡的亮点进行分层传播,放大细节,提亮重点,拉长传播链条,争当同类新闻的“早行人”,提升宝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守正创新,在媒体融合发展上按下“快进键”。坚持“以声立台,全媒发展”的理念,全力塑造“广播宝鸡”全媒体品牌。深入学习领会媒体融合发展新思路、新理念,优化资源配置,精办频率、优化节目栏目、整合平台账号。积极推进各频率间协同联动,整合四套频率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集中力量做优广播主平台、拓展主渠道、做强“广播宝鸡APP”主账号。采用“图、文、音、视频”等形式,坚持多屏互动、矩阵传播,平台与网络并用、内容与服务并重,充分发挥广播“有声播报”的优势,推进广播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五)强化“四力”,在打造广播铁军上展现“新形象”。进一步健全完善电台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运营策划,加大争跑力度,积极主动化解基本运行困难。强化全台新闻写作、采编尤其是新媒体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广播新闻工作者队伍,树立宝鸡人民广播电台的良好形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