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相关服务,促进红枣产业发展。引进、推广红枣产品先进技术、红枣加工技术培训、红枣产业规划编制、红枣推销等服务网络建设、红枣产业开发问题研究。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路185号(政府院内一排窑洞2楼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新平 | |
开办资金 | 7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6.18万元 | 12.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认识,转变干部工作作风。通过加强党史理论学习,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提高干部使命意识。组织单位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和中共一大至十九大简史等党史内容精神,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站位,并要求每位干部撰写学后心得体会,把学习体会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来,把服务工作抓好,求真务实,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协助完成扶贫档案归档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1年,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帮扶的在木头峪镇王宁山、木头峪等村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完成,凝心合力,协助完成扶贫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按照上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一安排部署,我单位先后派出吕惟虎、马新平两名同志驻官庄刘柴沟村,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强化工作措施,多措并举助推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1.强化红枣基地建设2021年,我单位主要负责佳芦镇、峪口、乌镇、刘山、木头峪、坑镇6个乡镇低产枣园改造技术实施工作,我们在充分征求各乡镇的意见基础上,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勾绘,完成了作业设计。为了进一步推进红枣丰产技术工作,成立了技术实施监督领导小组,要求各小组及时对枣树科学管理措施进行督查指导,严格按照“红枣低产枣园改造技术要点”扎实实施。并完成了2019-2021年低产枣园改造验收工作,主要检查验收枣树修剪、施肥、深翻、除草是否到位,枣疯病等病虫害防治是否及时有效等,经检查验收,共验收合格面积50595.6亩,其中2019年第三轮验收合格面积10406.4亩,2020年第二轮验收合格面积27578.2亩,2021年第一轮验收合格面积12611亩,通过强化对枣园科学化管理,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加强枣树病虫害防治2021年,早春时期枣疯病在我县部分乡镇已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常导致整株或成片死亡,佳县红枣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林业局安排部署,我单位高度重视,采取强力措施,组织单位技术人员到木头峪、佳芦镇、坑镇等乡镇为枣农及红枣经营大户传授枣疯病防治技术,累计培训枣农30多次。并发放枣疯病防治物资手电钻300把,草甘膦4吨。目前,摸清病株2万多株,已彻底清除,为佳县红枣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扫除障碍。今年6月份以来,佳县持续干旱高温的气候环境,部分乡镇枣尺蠖等虫害大面积发生,为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红枣稳产,选派十多名技术人员督促指导所包抓乡镇、村全面开展枣尺蠖、桃小食心虫等虫害的防治工作,并做好现场指导防治工作。3.管理发放红枣基地建设物资2021年,为了扎实抓好枣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好枣园低改任务,进一步加强枣树土肥水管理,提高红枣品质,协助林业局管理发放高氯氟氰菊酯40吨,吡虫啉4吨,杀菌剂寡糖硫磺20吨,桃小食心虫诱捕器7万套,均已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为枣树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4.强化培训和深入宣传枣园管理技能一是我们进一步组织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峪口行政服务中心、佳芦镇等六个乡镇,就“枣疯病防治技术”“低产枣园改造”有关技术组织枣农集中进行培训50多次,培训枣农3000多人次,通过普及农村实用技术,提高枣农科学管理枣园技能。二是通过佳县联通公司建立短信平台,按照枣树生长时间节点,向林业技术人员以及各乡镇枣农大户宣传枣树修剪、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枣树管理技术,及时提醒枣农开展枣园管理工作。5.助农开展红枣抢收减损工作今年10月份,由于受连续降雨和水雾天气的影响,全县红枣出现大面积裂果现象,为了减少枣农损失,在林业局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单位主动对接枣商,发动红枣加工企业,先后派出十多名干部到所包抓的乡镇号召当地枣农抓住有利时机抢收红枣。共助农抢收红枣300吨,减少枣农损失。6.加大红枣宣传力度一是借助国庆节之际由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四届红枣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活动,开展活动内容包括文化节目表演、红枣现场采摘等形势,将“紫晶枣”“红枣片”“红枣酱”等系列产品融合到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展馆,吸引游客品鉴参观,进一步树立红枣品牌形象,提升佳县红枣品牌影响力;二是着力构建红枣研发、生产、展示、仓储、物流、销售“六位一体”的产业模式,壮大佳县红枣市场规模。三是邀请新闻媒体为佳县红枣进一步制作形象宣传专题片。制作完成后分别在优酷、爱奇艺、好看视频等平台持续展播。同时邀请美食等网红在快手、抖音及直播平台进行花样秀佳县红枣,制作佳县红枣的推文与各大博主、公众微信号等微信、微博的宣传,力推佳县红枣新网红现象,大大提高佳县红枣的全民关注度。7.拓宽红枣销售渠道近几年来,由于受新疆大枣市场冲击,我县红枣面临着产量大,但销路难的困扰,面对红枣产品滞销的问题,多措并举,拓宽红枣销售渠道。一是进一步构建电商、微商网络平台,鼓励在京东、特产网开展网上直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二是积极对接各地的加工企业,发展订单枣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省内外建设佳县红枣专卖店,力推佳县红枣产品走进西安及省外超市之门,提高市场占有优势。8.扎实推进有机红枣检查管理工作2021年,在有机红枣基地上,严格按照《有机红枣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有机枣园土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持续推进红枣基地有机化管理,生产达标优质的“佳县油枣”、“紫晶枣”“红枣酱”等有机产品。目前,全县30万亩有机红枣基地及榆林市佳宝食品有限公司、佳县鑫源食品工贸有限公司、佳县太阳升红枣科技有限公司三家有机红枣企业的内检资料已递交北京华夏沃土技术有限公司,待有机认证老师检查认证合格后,发放有机认证证书。取得的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全县实施低产枣园改造17.5万亩,通过此项技术,极大地增加了红枣产量,提升红枣品质,有力地推进了红枣产业扶贫工作,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嫁接“佳油一号”红枣抗病新品种3300亩,该品种成熟期迟,有效的避免了阴雨裂果灾害。开展红枣丰收节,提高了佳县红枣的知名度,助推了红枣产业健康发展。年终考核被评为“先进集体单位”三、存在问题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基地建设不科学;枣农管理枣园积极性不高,管理能力差;品种管理存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红枣收入情况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二是在加工领域投入不足;红枣加工企业煤改气难度较大;红枣深加工业发展滞后;缺乏系统性的产业化建设布局。三是品牌包装产品杂乱不统一;“佳县油枣”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销售网络不健全;自主创业能力薄弱。四、改进措施(一)强化基地建设,着力提升红枣品质。(二)扶持加工企业,延伸红枣产业链条。(三)强化营销策略,积极抢占市场高地。(四)加强科技支撑,抓好服务体系建设。(五)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切实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3.扎实搞好2022年红枣基地建设工作。4.创新枣园管理模式,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鼓励国有企业、本地企业及个体流转经营枣园。5.全面提升枣树病虫害防治效率。6.红枣收购采取“基地+企业”订单模式,通过企业与枣农签订产销合同,发展“订单红枣”。7.从食药同源、功能性角度集中打造“佳县油枣”品牌,创新打造品质化、品牌化营销模式,走品牌化发展道路。8.全面提升“佳县油枣”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9.完成2022年度有机红枣内部检查及认证工作,扎实推进有机红枣基地建设,生产达标优质的有机红枣。10.完成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