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凌示范区> 杨凌示范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杨凌示范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3 09:44
单位名称 杨凌示范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落实土地收购储备、补充耕地和土地开饭整理计划,承办征地补偿、征地安置及存量和闲置土地调查、开发与整理事宜,负责土地收购储备资金筹措、成本核算等工作。
住所 杨凌政务大厦518室
法定代表人 王宏军
开办资金 1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20268180.13万元 2520575013.7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重点项目要素保障科学有力。在示范区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将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杨职院新校区、西农大置换地等重点项目纳入过渡期规划统筹安排。以示范区与西农大土地置换工作为抓手,经多次沟通协调,与西农大签订了《土地置换框架协议》,并积极推进置换工作,为示范区和西农大长远建设拓展了发展空间。(二)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工作成效明显。加大了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截止12月31日,示范区完成批而未供处置任务的104.7%,位居全省第二。(三)土地征收、利用管理规范有序。全年申报拨付麦肯马铃薯产业园、华侨城欢乐田园、344国道等28项目征地补偿资金4759.01万元,积极推进土地征收工作。在土地征收中敢啃硬骨头,对1号院项目用地范围内遗留1处违章建筑的问题,依法组织进行了强制拆除;对国道344项目大寨街道办黎陈村段遗留1处面粉厂难以拆迁的问题,依法督促完成拆除。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亩均论英雄”,坚决杜绝向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等落后产能项目供地,从严控制用地规模,全年共否决了石膏板、水溶肥、浙陵钢构等6个三高项目入区,否决了不符合产业布局的农机产业园等3个产业化项目入区,核减了10个工业项目用地面积,核减工业用地200亩。为确保永安路及地下综合管廊、新桥路、高干渠路等项目顺利建设,组织对西农大新天地示范园5座连栋温室大棚等1.7万平方米建(构)筑物进行了拆除清理,对西农大试验苗圃地上的苗圃进行了清理腾退;启动了林业所整体拆迁安置、秦川牛业和杨凌内州现代农业公司土地收储等前期工作。(四)创新工作特色突出。拟定了《示范区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暂行办法》,开创性的供应了5宗新型产业用地,探索示范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提升土地管理效益和水平。按照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要求,完成了开展省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申报工作,启动了揉谷镇秦丰村9.6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已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入市方案的编制。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虽然,储备中心2021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还不高,建设用地供应方式以增量为主,低效和闲置土地盘活力度还需加强。下一步,储备中心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围绕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全力做好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杨职院新校区、西农大置换地等区校融合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乡村振兴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促进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紧盯示范区与西农大《土地置换框架协议》约定的时限要求,统筹推进土地置换、土地收储、房屋拆迁安置、西农三站重建等工作,确保按《协议》约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完成置换任务,保障示范区与西农大长远建设和发展。三是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高质量完成2022年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不断提升土地利用率。根据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成本核算结果,制定印发《关于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在提高全区工业用地价格的同时,转变传统用地模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强化集约节约用地意识,推行“亩均论英雄”,会同发改、招商、行政审批、工业商务、环保等部门在项目入区评审过程中加强审核,提高项目质量。同时,支持工业园区公司、杨陵区政府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产业化项目入驻,从源头上减少闲置低效用地的产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