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中心敬老院

长武县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2-03-03 09:05
单位名称 长武县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五保”对象提供养老服务。为农村“五保”对象提供衣、食、住、医、葬等服务。
住所 长武县昭仁镇庙底村
法定代表人 崔文俊
开办资金 16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49.5万元 1649.5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中心敬老院.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完成情况(一)警钟长鸣,全力保障老人安全。院内始终将安全工作作为服务院民的头等大事,突出抓实抓好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人身安全和餐饮安全。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了《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签订了岗位目标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岗位职责,夯实了安全责任,形成了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格局。二是人防技防相结合,安全防范全覆盖。按照局党组,院内与县政安消防签订了院内消防安全运行维护协议,定期对院内灭火器材、防滑防扶手等设施进行检修保养,力争技防无死角;坚持卫生安全检查巡查、晚间查铺和夜间定时巡逻制度,提高院民安全感,对存在隐患的及时予以处置,对重点对象做到专人跟踪,点对点落实排解。三是推行实战演练,增强安全意识和自防技能。10月中旬,邀请县政安消防在院内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现场讲解消防设施的使用规范及相关技术要领,通过实场景的演练讲解培训,使全体特困老人以及全体服务人员、工作人员了解消防知识,学会逃生自救,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做到人人既是消防员、安全员,更是监督员。(二)服务至上,从严规范管理。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能力是提升办院水平的第一要务,也是县中心敬老院发展的根本命脉,院委会一班人始终把院内规章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一是重视民主管理。我们充分发挥院民自治组会、职工大会以及院委会作用,以安全、饮食、财务、就餐服务规范等方面实行标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集思广益,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民主办院水平。二是重视制度建设。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反复讨论,修订完善了《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行政制度》《服务规范》三大类制度,包括《服务人员行为规范》《服务标准》《院民守则》等40项规章、制度和规范,为科学管理,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重视制度执行。我们在日常管理中,特别重视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院民的习惯养成,从日常巡检、采购、互助、卫生、交接班等工作细节入手,通过常警示、互提醒,常规范、勤评比,常通报,小奖励等手段,促使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院民把执行制度,落实守则自觉转化为行为习惯。四是重视技能提升。管理和服务人员的能力素质是提高办院水平的关键,我们采取“请进来集中指导实操培训”和“走出去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相结合的办法,促进每名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在管护技能方面逐步专业化,有能力充分胜任本职,做出科学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半年来,安排6名服务人员参加省、市安排的业务培训学习。(三)贴心关爱,温暖老人心窝。一是科学安排餐饮。在伙食供应上,我们突出老年人的饮食特点,以软食、熟菜,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在广泛征求院民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院民食谱,保证每周吃两次肉、吃四次蛋、喝一次牛奶或油茶,饭菜不重样。在传统节日来临时,充分准备,荤素搭配,营养配餐。例如,在春节期间,按照每日两餐,每餐三菜一汤等标准安排,端午节时,准备了绿豆糕、水果、大米、红枣等,院内统一加工,集体过节。根据季节变化,采购时令瓜果,供院民补充营养。对因病行动不便的院民,实行送餐到宿舍;生活不能自理的,由服务员精心喂食。让每一位特困老人都能健康,安全的过好每一天。二是科学安排生活。院内从院民的起居生活全面考虑,实行全方位服务,每月10号前,统一发放零花钱、劳务费、卫生纸、香皂、洗头膏等,牙膏、牙刷、拐杖、剃须刀、指甲刀等随时以旧换新。坚持每周一统一对清洗衣物、床具进行验收入库,对衣物清洗不干净、线头开裂、纽扣脱落等由专门服务人员完善好之后入库管理,每周三之后统一对院民衣物及床具进行清洗。每月第一周为院民过一次集体生日、每月第四周统一组织理发一次,今年累计过集体生日12次,理发768人(次)。根据季节变化,坚持每周安排一到两次洗澡,洗澡结束后,统一检查。三是丰富文化生活。年初,院内征订了4种报刊杂志、储备了老年读物,采购了篮球、羽毛球等以及象棋、花花牌、扑克牌等娱乐设备。鼓励院民读书看报,随时更新院内报刊栏和阅览室开放活动、坚持组织特困老人观看红色教育片、历史教育片等电影,半年来放映红色电影12场(次),使特困老人随时了解、知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院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保证每一位特困老人认知、思想能与社会同步,与敬老院同心,有尊严的安享晚年。四是加强心理疏导。我们抓住特困老人的心理特点,在院民当中设立院民自治小组,随时掌握特困老人的心理动态,消除特困老人的心理顾虑,有针对性的开展院民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自治小组成员的带头、引导、示范、帮助和感化,坚持每天组织院民锻炼身体,每周组织集体学习老年保健、生活常识、心理健康、时事新闻、奇闻趣事等。(四)疫情防控不放松,确保院民人身安全。院内严格按照局党组的精神,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有效保障人员安全。每日坚持“322”消毒法,持之以恒,坚持至今,对于亲属的探视需求,我们印制了亲属告知书,通过视频方式,远距离探视,取得了亲属的认可。同时,在疫情防控升级,全县封城之前,院内提前采购储备了米、面、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采购了我们千方百计储备防疫物资,保证了我院全体人员的防疫之需。院内6名管理人员及20名服务人员全部按时接种疫苗,根据罗峪医院检查结果,院内符合接种条件的特困人员24人,已接种24人,全部达到了防疫要求。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今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局党组的亲切关怀和全院干部职工以及院民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坚持“以民为本、服务院民”为目标,实现保障了特困人员的权益,巩固和推动敬老院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职能充分得到发挥,保证了全院特困人员在政治上得到关怀,在生活上得到关心,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五保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三、存在的问题院内服务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大都文化水平有限,年龄较大,缺乏照顾老人的技能,致使医疗及护理难度增大,更不具备长期护理的功能。四、改进措施敬老院在局党组和全体人员的深切关爱和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稳步推进,但与组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各种工作将更加出色,让社会满意,让老人安心。五、2022年工作打算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深入扎实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和“两个确立”。着眼“学懂”抓深化。通过读原著、悟原理、贯通学、深入学,深刻理解把握理论核心要义。着眼“弄通”抓消化。推动学习入脑入心,武装头脑。着眼“做实”抓转化。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二是抓好服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公益岗位招聘和临聘人员选用等渠道,打造一支服务热情、工作扎实、责任心强的服好务团队,围绕中心不偏离,履职为民不懈怠,提升服务不停步,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座谈交流等形式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三是多措并举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为确保敬老院安全稳定,我们按照“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每天4次巡查制度,及时掌握服务对象的起居、健康、在位等情况。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和外出请销假制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把好食品安全关。对食物采购、烹饪各环节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卫生健康,认真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对于生活垃圾进行及时处理,防止细菌滋生,确保服务对象吃得健康卫生营养。有针对性地对情绪不稳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疏导和心理健康辅导,排除心理障碍,确保他们情绪稳定、心理健康,同时及时了解特困对象之间、特困对象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通过谈心活动及时化解矛盾,确保院内生活氛围融洽。四是继续做好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组织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包村帮扶工作,确保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全部落实,贫困户如期脱贫,向组织交一份满意答卷。下一步,我院将提高政治站位,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标准为依据,抢抓发展机遇,以民为本,进一步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立体关爱的新途径,牢记使命,努力提高办院水平,勇于承担新时代、新发展赋予的新任务,争取升等晋级,充分发挥县域中心敬老院的“中心”服务品牌效应。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