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咸阳市残疾人辅具服务中心)

咸阳市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咸阳市残疾人辅具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2 10:45
单位名称 咸阳市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咸阳市残疾人辅具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保障。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支持;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教育、医疗按摩资格证申领、年审等事务性工作;为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无障碍评估、设计、改造和技术指导。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玉泉西路咸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四楼
法定代表人 孔骥
开办资金 543.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3.88万元 373.81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情况:一是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全年投入80万元,按照5000元标准扶持160名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启动了2020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工作,通过税务部门和残联门户网站下发了审核通知。联系税务部门对管户做到应审尽审,应收尽收。全年征收残保金4981万元;安置残疾人就业393人,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为143户。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单位进行超比例补贴,核定符合超比例安置残疾人企业7家,超比例安置残疾人17名,奖励金额183600元。二是做好残疾人培训工作。投入120万元,发挥各类职业培训资源优势、创新模式,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采取“公司+培训+残疾户”方式,结合各县区市特色产业,制定培训计划,采用“订单式培训”的互惠联营模式,线下教学线上直营,辐射带动了当地当季瓜果、农产品、手工艺制品等与电商培训促进就业创业项目的完美融合,加速了制式培训像产业化过渡,实现了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有效增收。2021年共完成服装加工、假发制作、唐卡制作、电商等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2867人次。三是做好盲人按摩及辅具服务工作。再度与咸鱼网合作,五次通过咸鱼网、市残联网站、市残疾人康就服务中心公众号等新闻媒体APP及线下张贴海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活动效果成效显著,计划投放4000张,核销统计3999张,共计12万元,为26家盲人按摩店带来了效益。辅具补贴项目共投入资金547.6万元,受益人数7293人次。二、产生的社会效益:学习改变生活,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对残疾人的多方面培训同步开展,盲人按摩培训近4个月,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4期以及农村残疾人培训在各县区分批次开展。开阔了残疾人的视野、打开了残疾人创业者的思路,身残心健全,交流学习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三、存在问题:就业服务人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培训的质量与管理有待规范化。辅具服务项目资金往往滞后,造成下半年项目太集中,年末资金大,项目却无法实施。盲人按摩学员的思想认识,文化基础,年龄,身体状况有着很大不同,导致培训效果差异化大。四、整改措施:一是继续探索残疾人就业渠道,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二是培训形式还得多样化、精细化,做到岗前、岗中专项培训,做到线上线下同质量,同效果。三是与兄弟市互相交流学习,吸取先进经验,探索辅具补贴新标准新办法。四是在盲人按摩店的增收上另辟蹊径,继续推广线上补贴线下消费,探索更优的方式更好的服务。五、2022年工作计划:康复方面:加强市级专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并对县区辅具适配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辅具适配能力。筹备建立视力验配室。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申请建立视力测验室。2022年继续对我市盲人按摩示范店做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对不符合政策的予以整改取缔。对符合政策并社会效益良好的示范店予以支持,如:统一门头,统一标识,对我市前期做的统一标识予以更换更新,发挥网络宣传优势。就业方面:认真做好2021年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工作,从制度上实现全覆盖,从税务征收系统入手力求做到应收尽收、应审尽审。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残疾人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养,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要求和岗位适应能力。委托人力资源部门、联系有招聘意向的单位进行订单式培训就业等多种方式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培训方面:做好2022年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项目申报工作。着力建设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和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加强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针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残疾毕业生,重点开展初级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就业的一技之长。开发自媒体培训,计划建设咸阳市残疾人自媒体运营中心,入驻孵化基地,实现电商实操,真正形成残疾人培训、就业生态建设,极大程度提高我市残疾人培训就业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