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华州区>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技工学校(渭南市华州区职业培训中心)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技工学校(渭南市华州区职业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2 10:37
单位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技工学校(渭南市华州区职业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中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技术工人培训,相关技能培训。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咸林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瞿新全
开办资金
168.0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73万元
93.7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技工学校(渭南市华州区职业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华州区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 1、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切实高教职工的思想水平。我们根据区委的要求,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使学习制度化、常态化。 2、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杜绝慵、懒、散的作风。结合全市人社系统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意见,校领导从自身做起,切实起到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树立党员的光辉形象。 3、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服务于我区经济。今年,我们继续搞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上级安排的培训任务。为了保证质量的完成培训工作,学校在人手少资源缺的条件下克服困难,积极完成就业培训工作任务。 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1、2021年我校开设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四期,我校先后在莲花寺镇白家河行政村、莲花寺镇忠义村、莲花寺镇庄头行政村、赤水镇南侯坊行政村,举办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四期 ,对256名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经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践考试对合格的人员颁发了《职业资格证书 》,使农村适龄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2、全力做好渭南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我校在区人社局科干股的紧密配合下,改善教学设施,使学校培训工作达标。2021年,我们先后开办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公需专需科目培训宣传,积极协助省教育平台的完成了培训工作,受到市人社局专技科的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工作业务量大,人员缺乏。近年来,随着我校培训工作开展,教师的业务量剧增。学校教职工的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偏多、中青年骨干教师紧缺,开展业务工作艰巨。当务之急是完善教师结构,重点培养骨干教师,解决学校困局。 2、在农村的就业培训工作上,我们也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农村培训人员缺乏、培训形式单一的问题,我们将继续探索更为合理的培训模式。 (二)改进措施 1、加快实施“名师工程”。加快建设一支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符合示范校创建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争取省市级教学名师,通过开展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结构。 2、积极联系,克服困难,筹措资金,修缮校园,改善教学设施,使学校得培训环境能达到渭南市培训基地的标准。 3、积极和中介机构建立联系,为学员就业创造条件并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农民工培训人才资源库,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为契机,全面加强学校的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教职工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更好地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实施“名师工程”。加快建设一支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符合示范校创建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以追赶超越、创新形式为突破,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为农民工进行操作技能、质量安全、法律、文明礼仪、卫生防疫等培训,做好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 4、以教育服务为平台,我校在区人社局科干股的紧密配合下,改善教学设施,使培训环境达标。深入宣传,扎实推进2022年度需科目继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细化工作环节,力争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陕西省技工院校办学许可证陕劳社培610440014号有效期四年发证时间2012年04月2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