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气象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气象法规建设气象行业规划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气象宣传教育 | |
住所 | 榆阳区肤施路47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万红卫 | |
开办资金 | 709.2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8.1万元 | 756.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气象局.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11月19日涉及变更法人事项,根据榆气党发[2021]20号文件,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万红卫,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榆阳区气象局在榆林市气象局和榆阳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气象工作,紧密围绕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目标,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围绕榆阳区“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目标,全面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目标,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开展业务情况(一)强化党的领导、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决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及时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榆林市榆阳区气象局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杨家沟和郝家桥开展红色教育,将学党史和气象防灾减灾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确保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好。党组织建设有成效。按照区委组织部批复同意榆阳区气象局成立党组的有关要求,我局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机构,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学习贯彻榆阳区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精神,切实发挥党组织对气象事业的领导组织作用。2021年1名同志被中共榆林市气象局党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名同志被榆林市直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名同志参加了榆林市“百舸争流学党史奋楫争先开新局”党史知识竞赛,获优秀组织奖;参加了陕西省气象局举办的“重温光辉历程激励担当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及个人优秀奖。加强干部作风整顿。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干部作风整顿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明工作纪律、提升工作效能,确保2021年工作高点开局,高位推进,榆阳区气象局聚焦作风问题,突出五项举措,认真部署和开展部门作风纪律集中整顿工作。召开干部作风集中整顿专题系列会议,建立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措施、按时对照销号,确保整改取得成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全年在上级巡察检查中不存在问题,也没有被组织谈函询、受到问责处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强化气象服务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汛期气象服务的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气象灾害性天气叫应制度,用迭进式服务要求开展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努力实现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以最快速度把最新气象信息传递给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截至目前共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专题气象服务》等各类材料438期,发送预警短信近14万余条。推进部门协同减灾。与水务、农业部门强化气象灾害应对部门协作,建立汛期服务保障群,及时发布预警减灾信息、天气实况和防御指导信息。与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三大队共建道路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机制,提高预警预防能力,减少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交通事故发生,建立道路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机制。人影工作安全有序。保障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住有利天气过程适时进行了火箭增雨作业9次,共发射增雨火箭48枚。针对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冰雹天气进行人工防雹作业8次,消耗“三七”高炮炮弹438发,有效减轻了工农业气象灾害损失。三、存在问题(一)党建引领全局工作需持续发力。区气象局人员少,党员更少,工作事务繁杂,在党建引领全局工作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党建工作要与气象工作充分融合,以党建解决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作风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促进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仍存在短板。主要表现在气象监测站网和实时数据平台不能满足当前交通、旅游、农业、生态、乡村振兴气象服务需要,气象监测站点密度不能按照城市和农村气象服务精细要求,需要新增150个以上智慧气象监测站并实现分钟级的气象数据传输,建立气象数据实时监控平台,更好的服务于政府和公众气象服务,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精准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党组织建设。按照党组成立有关要求,建立党组工作规则,认真研究发挥党组织作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确保将党的领导和气象事业发展深入融合,保障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二)加快推进榆阳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建设项目。2021年榆阳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建设项目用地17653.377平方米(26.48亩)通过榆林市人民政府专项问题会议审查,按照要求已签订储备土地移交协议书,土地产权证书即将办理完成中。重点抓好项目前期报建和手续办理,2021年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已完成设备采购,预期2022年3月设备交付,作为设备安装新址,在汛期来临前如期能够落地安装投入运行。加强项目的整体规划谋划,围绕以建成榆林城市气象探测基地为项目定位,高标准、高起点布局项目建设,确保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实施。项目拟申请区级财政资金393万元,用于前期项目报建和配套基础设施水、电、路、场地平整、围墙等建设。(三)构建榆阳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工程。贯彻对气象工作提出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全面构建“一城四区三园”空间布局,着力完善全区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实现由中心城区-乡镇(办)-村延伸的精密气象监测网建设,覆盖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新建多要素智慧型气象监测站150个,开展无人机立体监测、激光雷达等监测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构建全域全时效的灾害性智慧实时天气监测预警平台。2022年着力开展项目Ⅰ期工程建设,建设新建城区智慧微型气象站50个,交通、旅游特种气象监测站5个,初步建立榆林环城区气象灾害预警实时监测网,着力建设一体化智慧气象业务信息服务指挥平台。力争通过三年行动分三期建设,将榆阳气象打造成全国气象防灾减灾高质量示范区。2022年拟申请区级财政资金330万元,用于该项目建设。(四)科学规划管理促榆阳气象现代化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好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气象事业现代化助力榆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榆区政办函〔2021〕120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榆阳气象现代化建设方案,明确气象事业发展定位和服务中心任务,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完成好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力开气象事业发展新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