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完成情况坚持落实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提出的“心中有党、肩上扛责、眼睛向下、身扑一线”工作理念,树牢“一盘棋”思想,坚持“两不放松”,认真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工作,不断提升“四个意识”。(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转入常态化日常防范。2021年疫情防控是又一次大考,考验了城管人的精神风貌,党员干部牢记“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原则,特别加强市区地下通道、车场、办公区等重点部位值守,坚持办公区域、车辆一日两次消杀制度,购买了红外线和人脸识别测温仪,做好市政公共区域消杀和科学防范,把职工健康教育和安危放在首位。在西咸关联的这场抗疫战斗中,积极响应号召,在局机关党委坚强领导下,由50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协助交警查验车辆和人员劝导,先后有500多人次下沉全市40多个社区(小区)参与值守、核酸检测、超市门店便民服务、信息核查等志愿者服务;疫情解封后,多个社区以锦旗和感谢信等方式给党员志愿者的无私付出予以肯定,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对2022年市政工作谋新篇、起好步、开好局基定了良好基础。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干部职工安全,及时发放防疫口罩5.7万只,酒精喷剂430瓶,各类消杀液20桶约1000余斤。疫情防控最吃紧的20多天,服务大局,心有大爱,并肩作战一起克服困难。坚持做好排查,及时总结完善台帐资料。在做好教育宣传同时,及时收集整理疫情防控情况,疫情防控督导小组多次到临工集中居住处进行检查,把普查与集中排查重点人员岗位相结合,及时做好“六类人员”排查;做好公共区域来访人员登记,采用电话、微信等形式及时了解人员(包括家属)健康信息。(二)坚持两个统筹协调,抓住市政应急常态化管理不松懈。1、居安思危,统筹协调做好防汛应急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夯实责任创新思维主动防汛恪尽职守”的工作思路,完善应急工作预案,结合历年工作实际,反复修订城市内涝、应急处置、融雪除冰等多项应急工作预案,在组织的应急演练中受到局领导的肯定;二是先后购置挡水板150米、高速伸缩护栏250米、不锈钢伸缩护栏500米、防坠网200余套、应急照明灯12台、购置各型抽水(污)泵12台、购置10千瓦发电机7台等等15余种应急防汛物资,加大投资力度。三是反复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日常养护维修中,把标识服穿起来,在城市内涝发生时,把肩灯、警示棒、车辆警示灯亮起来,强化自身安全防范,展示城市应急的专业性。全年累计应急防汛38天(次),较大防汛4次,出动防汛车辆200余台班,出勤人员1200余人次,迎接各级检查6次,以较好的大局意识,受到各级领导肯定。进入冬季后,及时修订《2021年冬季除雪融冰工作应急预案》,成立48人应急队伍,确定了撒盐车4台,巡查、装载等后备保障车辆10台,储备融雪剂230吨,落实好“定人、定物、定车、定位”和通讯保障。为撒盐车能够充分发挥功能,专项购置传送带2条,制作料料斗2副,提高融雪剂装载效率。截止目前,先后应对5次降雪天气,抛洒新型融雪剂约80吨,积极协同交警部门,对城区主要路段桥梁做好昼夜巡查,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主动作为,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一是抓好城区易涝积水点的排查整治,专题解决重点部位内涝问题。总结历年内涝防治工作经验,给市区立交桥、盘道等重点部位重新设置“涉水线”标识牌,施划“积水警戒线”;在朝阳二路水电十字更换大功率排水泵;在滨河路供电局家属院门前修建排水管道连接思源南路雨水管道;完成1号桥北盘道沉井管道疏通及泵站提升改造工程;在文汇路文汇小学门前增加抽排水泵;在玉泉路万达门口拆除检查井内闭水试验墙;督促地产企业腾让疏通被占用填埋的中华西路排水检查井,有效解决7处城区积水问题。二是完成应急性市政设施改造。修建秦皇路、陈南路专用雨水管道;在东防洪渠、渭河南岸截流干管上修建雨水排放主副闸门,安装闸门4座;清掏文林路北、西铜铁路等防洪渠2500余米,清掏淤积350余方;咸阳湖亲水平台应急抢修;提升改造世纪西路、宝泉路等9条道路新建管道共计526余米;应急抢修易俗巷、新兴北路等塌陷管道116余米;维修滨河路箱涵塌陷等共计210方,安装盖板30块。二、全年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加强日常应急管理,先后编制和修订《2020安全生产培训及演练活动方案》、《市政道路应急抢救抢修方案》和《管道爆裂应急预案》等10余项预案,完成对东防洪渠闸房和彩虹桥办公区的电路进行改造,加强消防和安全生产等;按照《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实施办法的通知》,结合市政人员、设施及完成维护工作任务,抓好维护大局安全关键,服务不忘质量,保障不忘安全,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二)做好道路维修养护,提高市政基础服务。做好职能范围市政管理维护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督办任务,快速处理市政问题。下发督办法律文书118份,回复数字城管案件300余件,协调管线单位70余起,集中拆除违章停车锁(桩)80余处。在完成日常维护工作中,24小时值班电话做好应急值守,坚持做到:市民热线诉求优先处理、突发应急抢修优先处理、专项督办优先处理。完成“马上就办”平台案件761件。全年维护所维修市道路检查井319套,收水井513套,补检查井盖121个,补收水井盖164个;升井169座,处理路面遗留地钉421处;下达巡查单1097件,下达城市管理问题信息表3960件;在法院街、渭阳东(中)路等多条路段安装指路牌195处,擦洗指路牌、小雕塑、休闲座椅、北门口牌坊各37遍;市政附属设施补漆256处、维修指路牌219处,休闲座椅78处,维修石立柱9根,更换公益公告纸261张,拆除灭烟器16个,张贴路名条84个,回收休闲座椅遗留石墩8块。累计修补37条道路人行道合计30537㎡,19条道路切缝灌缝约5899m,灌缝9740m,冷料修补坑槽1511㎡,人机配合铣刨、修补路面39952㎡,拆除(修补、更换)道牙2790.4m,平石419m,整修树坑池242套,维修更换石材723㎡,提升改造市政窨井145套,有效维护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容貌。(三)加强维护大局建设,增进协作意识。一是完成地铁交通导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认真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加强市政工程“三控两管一协调”监督管理工作,完成韩非路站、白马河站等7个站点的交通导改,对施工单位施工控制。二是完成预防性、矫正性维修养护项目及应急抢修。以日常巡查管理为基础,做好道路桥梁管护。与相关专业组织对市区人行天桥及跨线桥共7座桥梁进行专项检测,对三号桥底座进行焊接加固,护栏进行涂漆保护。三是协同完成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改。新安装东防洪渠闸门2座;封堵沣西范围内污水来源3处;完成东防洪渠敞口封闭;完成文林路6个露天明渠进行加盖封闭;完成古渡公园排水口标准化整治改造等。四是积极在全处范围内开展“节约型单位”创建活动,做好垃圾分类,坚持做好阳光采购,保障市政维护和应急抢修物资。采购保障各类型窨井718套,彩砖6.5万块,黑料1857.6吨,冷补料160吨,机砖8.64万块,透水砖16万块,柴汽油4.8万升,总金额514.82万。三、目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1、城市服务管理理念有待加强。思想还不够解放,跟不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与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2、质量控制意识还有待提高。市政养护受资金影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疲于低水平应付,无法按照规范要求执行道路大、中修维护周期性进行科学的维护和更新还有一定差距,部分设施完好率难以达标,市民满意度不高。特别是在创卫、创文等大型艰巨任务时,维护经费捉襟见肘,应急任务完成缺口大。3、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今年大项工作多,突击性任务频次高,安全规范管理任务艰巨,有时存在侥幸心理和安全漏洞。四、整改措施(一)扛责任,恪尽职守精准服务。进一步强化现场管理,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努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严把建设质量关口,加强现场检查,落实现场管理责任制。(二)抓项目,重质量,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结合工作强化学习,抓好干部继续教育和工勤技术岗位人员技能培训学习,规范管理执法程序,明确市政服务项目,增强团队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对在建工地的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增强信息化、系统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高质量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坚持以查促改,及时消除事故苗头,坚决杜绝重大责任事故,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万无一失;进一步加强文明施工管理,督促落实文明施工各项措施,建立健全文明施工保障机制,切实搞好工程现场清渣土、降尘、降噪、减扰民等各项工作。抓好维护大局安全关键,服务不忘质量,保障不忘安全,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五、2021年工作目标规划1、把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贯穿全年。坚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认真学习局党组工作理念,细化2022年目标工作,继续围绕“质效双优赋能奋进”发展思路,努力在建设“丝路名都西部名市”中追赶超越,继续发扬勇于创新,勇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城市现代化、精细化中,不断优提升。2、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按照“精细化管理施工,让完好的市政道路设施衬托咸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工作思路,完成日常市政维护和应急抢修,保障地铁一号线三期和应急提升改造等重点工程,稳中求进,推动设施管理维护高质量发展。3、抓好维稳关键,守住安全底线。抓好党建教育和舆论宣传,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市政基础设施维护中安全生产,抓住防汛和安全防控等管理重点,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咸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市政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