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保密技术服务中心

咸阳市保密技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1 09:09
单位名称 咸阳市保密技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国家秘密载体销毁、涉密设备维修维护、保密技术特殊保障、信息技术支持、保密教育培训保障、保密产品指导服务等保密技术服务。
住所 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西路70号海通大厦1楼
法定代表人 刘欣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万元 20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保密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和市委办公室“61858”总体思路,立足以高质量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精心抓落实,细心强服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加强保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保密防范意识。注重创新保密宣传形式,丰富保密宣传内容,提升保密宣传效果。配合市保密局精心组织开展第33个“保密宣传月”活动,先后发放宣传资料22000余份,悬挂横幅185条,运用电子屏132块,制作展板200余块,举办保密知识竞赛、讲座8场次参与1100余人次,播放警示教育片33场观看2000人次,发送保密提醒信息60条,累计受教育人数超过10万人。(二)利用保密实训平台,切实办好保密教育培训。以办好用好保密教育实训平台为抓手,统筹利用保密教育培训专业资源,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扩容更新培训内容,通过开展失密泄密典型案例警示、现场保密设备使用演示、讲解保密技术防范常识等形式,推进了保密教育常态化轮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三)开展保密技术指导,一体推进人防技防物防。按照涉密设备采购目录,梳理我市涉密专用信息设备名录和适配软硬件产品名录,加强对机关单位涉密产品采购的指导服务。大力推广保密科技设备应用范围,全力做好涉密专用信息设备维修维护的服务工作,加快构建人防技防物防体系。(四)细化联动配合机制,协助做好保密日常管理。完善保密联动配合机制,协助市委办公室保密科加强对定密、网络保密、涉密人员的教育管理,配合组织全市保密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参与各类保密专项检查。在保密自查自评、保密日常业务开展等方面,为各单位提供了技术服务指导。(五)积极开展对外联络,提供涉密载体销毁服务。加强涉密载体销毁宣传,细化销毁登记流程,参与购置涉密载体销毁运输车辆,联系考察涉密文件定点销毁企业,没有发生任何失密泄密事件。(六)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坚持将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融合,持续加强对中心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开展研讨交流,寓学习于工作之中,做到学思用贯通。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在日常工作中从严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了各项工作优质高效完成。二、取得主要效益一年来,依托保密教育实训平台,先后培训全市各级机关干部和涉密人员;联系对接全市部门收集、运送销毁文件;配合市保密局精心组织第33个“保密宣传月”活动,累计受教育人数超过10万人。三、目前存在问题保密实训平台警示教育案例更新较慢。四、整改工作措施1.加强新进人员保密业务培训。2.健全轮训制度。细化完善保密教育年度轮训计划,建立通报登记制度,对多次无理由不按期组织参加保密轮训或者轮训组织松散、纪律性不强的单位详细记录在案,转交市保密局适时通报。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深入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不断创新保密宣传教育形式,精心组织第34个“保密宣传月”活动,推进保密宣传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营造浓厚的保密宣传氛围。二是不断扩大保密培训范围。细化保密教育轮训计划,争取将保密培训纳入组织干部学习培训计划。三是持续加强保密技术服务。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升中心全体干部业务素质,高标准做好涉密设备维修维护、保密技术特殊保障、信息技术支持等工作。加快全市保密技术监管平台建设,配合做好保密日常监管。四是主动对接涉密载体销毁。改变服务理念,积极联络协调,热情上门服务,做好全市涉密载体回收、转运和销毁监督等工作。五是从严控制运行维护成本。严格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有关规定,从节约用水用电、控制物品耗材和保密设备维护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