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渭南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8 17:14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区内不动产权利人提供统一登记服务。开展土地、房产、林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不动产登记受理,产权登记权属界址调查、现场勘测、资料审查、数据库建设工作服务。
住所
渭南高新区敬贤大街行政服务中心3楼
法定代表人
高超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9万元
18.4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全年在自然资源和水务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渭南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始终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优化提升不动产营商环境工作:按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要求,在符合登记要求的前提下,我中心已全面实现了不动产转移、抵押等一般登记类型3-5个工作日内办结,注销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查封、异议等登记实现即来即办的目标任务。(2)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成果整合入库及汇交工作:根据中省市关于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等文件要求,我区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并由区不动产登记局牵头,截至目前外业测量调查及内业成图工作已全部完成,涉及2个街办3个行政自然村,总计2177户,现内业制图正在进行数据自检互检工作。(3)“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我区依托渭南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平台,在受理平台上,严格按照省市区“三个集成”要求进行数据整合,截止年底,存量数据整合数据录入工作已全部结束,国有建设用地完成落宗210宗,纸质登记档案扫描3万余份,录入抵押登记档案7285份,预告抵押登记档案2241份,查封档案47份,共计扫描70万余页,目前正在复核验收阶段。(4)颁发《不动产权证书》2720本,登记颁发《不动产登记证明》6380余本;抵押权注销登记960宗;查解封45宗;另办理档案查询业务5千余人次、其中开具有房证明452份、无房证明4500余份、复制登记资料及出具查询说明材料396份,全年为区内企业和群众办理抵押融资约3.1亿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开辟快速通道、移动服务等举措,将存在困难的群众和企业登记业务于一个工作日之内办结,受到社会和企业好评。二是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群众办事“两不误”要求,推出电话预约及上门服务。三是参照容缺受理机制,针对不是部分必需要件资料无法提供的情况,推行等位替换机制,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灵活收取办件资料,帮助企业群众快速办理不动产登记。四是深化“零障碍”服务,减化审查环节。为实现群众办事“零障碍”,对前期压缩后的登记时限,在登记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将预告登记与预告抵押登记并联办理,商品房转移登记与期转现房抵押并联办理。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队伍建设问题。随着我区不动产登记工作量将激增,人员配备明显不足,导致登记业务不能全面细致展开;二是窗口少,不能按照上级要求做到受理、发证、收费等设置要求。(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问题。当前我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软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有待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和配备能够支撑业务开展必备的硬件和软件。改进措施: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增加工作人员及窗口数量,极大限度加快各类业务办理进程,二是继续加大“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推进力度,通过各类协调,购置和配备一些能够支撑业务开展必备的硬件和软件。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按照中省市区的统一安排部署,继续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集成、互联互通”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水平,在“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集成、互联互通”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不动产银行共享系统、企业不见面审批系统,推动线上“一窗式”受理模式的建立;二是进一步加大整合存量信息资源进度和质量,形成完整数据库,确保登记业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不动产登记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基础保障;三是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采取自学、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不动产登记业务更加规范、更加专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