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办公室

延安市安塞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2-28 10:07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一)重点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基础设施的修补、修复;(二)村容村貌提升,村庄公共空间综合整治;(三)乡村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四)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管理;(五)民居改造;(六)公厕新建、改建。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老县委办公楼2楼212室
法定代表人 张小龙
开办资金 45.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8万元 202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相关要求及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总书记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四美乡村”建设为目标(布局合理生态美、村容村貌环境美、产业繁荣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整体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具体总结如下:一、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工作举措,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成效显著。(一)村庄清洁行动扎实开展。结合疫情防控,以治理八乱、清理三堆、美化三口、整治三道为抓手,动员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民兵队伍、治安管理员、贫困户、驻地企业、志愿者共同参与,打好春、夏、秋、冬四季村庄清洁行动战役,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累计投工投劳45000人次,清理垃圾9569吨,河塘(沟渠)717公里,畜禽养殖粪污等生产废弃物2992.5吨(其中畜禽养殖粪污698.5吨)。利用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结合疫情防控大力宣传村庄清洁行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家家户户搞清洁、干干净净迎节日,防疫情,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等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正在养成。(二)农村厕所改造有序实施。坚持因村因户施策,整村推进原则,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按照群众满意的“一推一补充”改厕模式,即推广深坑大口径生态厕所(有水当水厕使用,无水当旱厕使用,水旱厕所粪污均能实现无害化处理),补充卫生旱厕。今年省市下达任务1300座,目前已经完成了1760座,年底我区的改厕普及率将达到85.89%以上。此外,我们改建小型生态公厕8处,解决生活生产区群众如厕难、如厕环境差的问题。(三)农村垃圾治理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推行“户归类、村收集、镇运转、区处理、点兑换”的垃圾处理模式,实行“垃圾归类、干湿分离”的办法,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并全面清理村庄房前屋后、村巷村道积存垃圾,杜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建筑垃圾在就近垃圾场处理。同时,印发垃圾分类宣传页(册)23000余份,分组进村入户宣传186次,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产于农村垃圾治理,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态势。结合春、夏、秋三大战役活动,合理运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综合施策、协调推进,有效解决农村面貌“脏乱差”的问题,并完善长效机制,一抓到底,抓出干净整洁。同时,充分发挥垃圾兑换银行和爱心超市的作用,通过“垃圾兑换”,引导群众“捡垃圾、换积分、兑奖品”,实现了农业生产垃圾源头减量和终端资源化利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村人居环境垃圾整治效果明显增强。农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村达到93%以上。(四)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坚持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面实施了“截污、清污、减污、治污、控污”五大工程。保障建成投用镇村污水处理站15座正常运行,持续做好污水治理。坚决杜绝污水随意排放,随意倾倒。城市管理局、生态环境局、河长办及各镇街分工负责,对污水处理站的日常监督监管,排放污水的达标检测,河道监测巡查检查以及管网运行维护。凡是能够形成污水径流量的村污水收集和处理达到了全覆盖,实现了一河净水送延安。(五)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按照“经济、生态、实用、方便群众”原则和“人住到哪里产业建到哪里,基础设施跟进配套到哪里”的要求,布局村庄基础设施。围绕“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做好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按照先川道、后拐沟,先中心村重点村、后偏远村的改造建设思路,抓好三档村建设。先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再统筹解决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梯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通过“绿化、亮化、硬化、美化、文化、净化”六化同步的方式不断完善水、电、路、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提升。稳步推进“三档村”建设,持续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今年干净整洁村达到96%;创建10个重点达标村(分别是砖窑湾镇砖窑湾村、高桥镇贺坪村、沿河湾镇闫家湾村、招安镇周屯村、化子坪镇张岔村、坪桥镇王茂湾村、建华镇孟新庄村、白坪街道办大西洼村、真武洞街道办汤河村、金明街道办阳庄村),年底总数将达到67个,覆盖率达到57.3%(2020年覆盖率55%);创建5个示范样板村(砖窑湾镇苗店村、高桥镇郭砭村,沿河湾镇云坪村、白家沟村,招安镇招安村大湾),年底总数将达到14个,覆盖率达到12%(2020年覆盖率8%)。今年申报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砖窑湾镇金盆湾村、坪桥镇王家湾村);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个(高桥镇乔庄村、沿河湾镇云坪村、招安镇枣湾村、白渠村)。今年申报创建沿河湾镇茶坊村“文明风村”示范村,全区形成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以点带面,成片连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格局。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改善了基础设施及提升村容村貌。为群众提供了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促使群众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共谋共建共享共管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得到良好的体现,使乡村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同时,促进村庄的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安置富余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六)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探索并推广小型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对大棚蔬菜的秸秆等进行发酵处理、制作有机肥料,实现生产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在砖窑湾镇苗店村,高桥镇高桥村北宋塔、沿河湾镇侯沟门村、招安镇龙石头村、谢屯村,建华镇新窑坪村的大棚生产区,建设小型的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6处。通过推广科学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强生猪、肉羊等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规范化管理,实现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资源化,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对大棚蔬菜的秸秆等进行发酵处理、制作有机肥料,实现生产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制成畜禽饲料、有机肥料、栽培基料,打造种养结合、多元循环的示范样板,努力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七)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利用安塞政府网、今日头条、安塞发布等平台及时发布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态。通过公交站台、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宣传车、微信朋友圈、逢集遇会等方式,发放宣传画24.8万张,标语3824条,横幅2050条,发放各种宣传防疫防控倡议书6.2万张,走访入户宣传560多次,通过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易学易懂的娱乐方式宣传,向农业农村部推送展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小视频7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以“文明示范户、最美庭院、清洁巷道和民俗大院”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各项制度,激发群众参与卫生整治的内生动力,促进广大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八)着力完善长效运行机制。一是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党建相结合。选准配强村党支部班子,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党员示范带头”活动,实行党员干部划片包干、分段管理、以岗定责的管理模式,既丰富了党建内容,又推动了工作开展。二是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全区117个村全部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了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实现村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以醉美乡村、靓美庭院、清洁巷道、文明示范户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各项制度、自觉投身人居环境整治。三是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推行乡村物业公司。每个镇街结合各自实际,成立了乡村物业公司,负责乡村的日常保洁,管理保洁员、负责村级堆肥厂、厕所维护、垃圾污水收费及供水设备运行维护,推动村庄管理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行。四是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继续推行并完善“5+2”网格式管理模式和“三长合一”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目标,落实了任务清单,夯实了工作责任。五是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督导考核相结合。区农业农村局、人居办组织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的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区上还专门成立了人居环境督查工作组,不间断的巡回各镇街进行督查检查,助推工作开展。六是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宣传工作相结合。通过工作动态通报表扬好经验好做法,发现问题,及时检查指导,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有效推动工作落实。编发工作动态24期,发放限期整改通知19份。二、下一步重点工作按照中、省、市要求,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普惠型民生工程。一档村干净整洁村达到98%(要求是95%),二档村重点达标村达到60%(要求是55%),三档村示范样板村达到17%(要求是8%),每个镇街创建靓美庭院50-70户,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村达到98%,能够形成污水径流量的村污水达到全收集。2022年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常态化推行村庄清洁行动,推进三档村建设。二是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三是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四是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五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六是实现常态长效发展。一是推行“5+2”网格式和“三长合一”的管理机制二是加大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变广大群众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激发和调动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发展格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