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2-02-25 15:45
单位名称 西安碑林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宏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收藏、保管;文物展览;文物及相关研究:文物研究,博物馆研究,历代碑石研究,石刻艺术研究,文物保护研究,文物宣传,文物讲解,历史知识普及。
住所 西安市三学街15号
法定代表人 裴建平
开办资金 11285.3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977万元 13235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碑林博物馆 从业人数  1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严格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时变更。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馆在省文物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馆党委、馆班子的带领下,在做好全馆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同时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做到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一、统筹事业发展目标,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2021年,我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完成《西安碑林博物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未来五年我馆文博事业发展进行统筹安排,提出“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重点项目等,是推动我馆文博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和重要依据。二、科学预算,加强资金管理做好预决算工作,工作开展有依据。完成2020年决算工作,编制并上报2020年决算报告;编制完成我馆2021年预算公开报表,与各部科室签订预算责任书;启动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做好专项资金的账目管理,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及资金评审,确保项目落地后资金的有效利用。严格政府采购手续,落实备案采购要求,2021年备案采购项目7项,共4528.04万元;首次采用跨年项目一次性招标的方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截至11月底,财政收入总计27059.51万元,其中部门预算收入3392.78万元,国家文物保护资金2586万元,省级文物保护资金1094,结转2020年专项资金19986.73万元。支出总计4405.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149.23万元,项目整体支出1256.67万元。2021年我馆综合收入上交财政专户2196.9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779.2万元,文化产业收入300万元,其他收入117.7万元。三、调整策略,优化服务,巩固5A成果创新文化旅游推广模式,联合西安地铁二号线打造“走进碑林,邂逅宝藏”地铁专列;调整线上线下票务优惠政策,激活客源市场。持续巩固5A创建成果,全年按照5A标准进行专项检查12次,通过2021年5A景区复核。积极配合十四运相关工作,全市文化旅游服务行业范围内“最美景区推荐单位”称号。以“文明旅游·精彩十四运”为主题参评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推介活动,获评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截至12月初,我馆共接待45.06万人次,同比增长13.85%,总收入1878.08万元,同比增长52.26%。四、理清文物账目,提升文物保护能力落实省委巡视组提出的博物馆文物藏品库整改意见,全面开展盘库核查及小广场临时库区整改工作,完成馆藏文物账目及拓片资料的清核,新登录藏品1700余种、标本78种,并排查解决藏品位次不明、藏品统计标准不一等问题。做好文物征集工作,2021年共征集文物(墓志类)12种。为改善室内文物保护和展陈条件,配合改扩建项目提升文物保护能力,我馆积极开展《珍贵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一期)项目》《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一期)项目》,均已按程序进入招标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唐开成石经等珍贵文物病害及结构稳定性研究项目》、石质文物本体保护工作。发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作用,广泛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完成《馆藏珍贵古籍<陈书><厚乡录><滹南遗老王先生文集>保护性修复项目》,对虫蛀、酸化等病害进行科学性修复,达到稳定的保存状态。整理馆藏古籍账目,校对并修订古籍普查平台账目2千余条,平装书库电子账目8千条,查找核对民国书籍360本。积极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成功申报立项国家专项《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底片修复与保护项目》、省文物局专项《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唐昭陵六骏石刻数字化保护可视化应用项目》。五、丰富展览题材,增加科研项目储备完成西安碑林博物馆实景720°数字展厅制作。举办临时展览“金石遗音——天一阁藏明清刻石珍拓展”“刀﹒木﹒情——赵延年版画艺术展”等4次,举办巡回展览“桃花依旧——唐代诗人墓志特展”“石墨镌华——西安碑林名碑书法展”2次。策划原创展览“镌石画语——陕西石刻线画艺术展”,积极筹备“临古开新共书辉煌——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变革展览策划模式,向全馆业务人员公开征集“唐人崇尚的女性之美”“中国古代七朝刻经历史展”等展览选题6个,增加原创展览储备。召开2021年度科研工作会,编制《科研业务工作规划(2021-2025)》,共认定2020年科研成果62项。积极申报3级6类科研项目16项,其中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关学石刻文献集存”获批立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镌石画语——陕西历代石刻线画艺术展”进入终评程序。“陕北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项目顺利结项,积极推进“唐代石刻史料编年辑证”“丝绸之路沿线汉至唐丝路碑刻整理研究”等4项国家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出版《碑林集刊》(第25辑)及《西安碑林藏石中的佛寺文化》《石台孝经》两部著作。六、多平台覆盖,新媒体有新思路2021年,我馆以新媒体宣传矩阵为纽带,以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人气平台为核心,围绕专家讲文物、碑林四时风光等主题展开,打造“多平台+多形式+多内容”的新媒体宣传策略。2021年,抖音平台发布视频203篇,粉丝达1.8万人;微博发布稿件417条,粉丝达14万人;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20万人;微信视频号发布视频46条。七、讲好碑林故事,传承优秀文化,社教活动丰富多彩推出“辞鼠迎新金牛献瑞”“石上儒光经史永存”等共七大单元50余期主题线上教育课程;推出“新春送福属你最牛”“艾香端午粽享浓情”等研学活动;充分发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西安碑林博物馆拓印传习所”作用,开展拓印体验活动57批次,接待659人次,在体验中加深中小学生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对讲解员实行分级管理,紧抓讲解服务质量。截至12月初,讲解接待19430批。八、文创照进生活,设计点亮全运联合西安地铁设计发行“昭陵六骏”系列地铁票;与文创设计公司合作开发“昭陵六骏魔方”“五岳真形图口罩”等文创产品;与陕文投华夏文创公司联合开发的“流行中国”和“坐潮问道”系列文创产品,荣获西安市优秀文创产品提名奖。发挥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职能,组织全省文博单位参加第五届丝绸之路博览会、承办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年会,举办“第三届(2020)陕西优秀文创作品评选”活动,对全省40余件(组)文创产品进行评选,我馆文创产品“水琴音猫铃铛”荣获一等奖。我馆设计总监刘强同志配合十四运组委会完成了主火炬塔设计和建造工作,并为我馆赢得“十四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建设(保障)单位”荣誉称号。九、规范人事管理,优化服务能力修订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绩效工资考核及分配办法,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安全、重点项目等工作的奖励激励。完成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和数字化全覆盖工作,集中对全馆111份在职职工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专项审核,同时完成了全馆189份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不断提升我馆干部人事档案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编制外用工模式调整,完成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阶段性工作。办好职工福利,坚持节日、生日为职工发放慰问品;组织全馆职工体检,提高职工健康意识。做好活动组织工作,“三八”妇女节开展传统手工剪纸活动;组织全馆职工开展“喜迎精彩十四运争做文明碑林人”主题健步走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十四运氛围,宣传体育强身精神。十、着力后勤保障,规范资产管理加大我馆报废资产处置力度,针对我馆有权限自行处置的资产共151项604件,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交予西部产权交易所处理,资产原价值达166.4万元。结合全国爱卫办关于“第33个爱国卫生月”有关部署,做实做细做好馆区环境卫生整治、病媒防治及相关宣传工作。完成了前区测温通道改造、馆区园林绿化养护及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改扩建考古发掘工地及周边建筑区域临时加固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馆区有序运行。十一、筑牢安全防线,保障文物安全安全工作是博物馆的生命线,2021年,我馆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实现了第35个文物安全年。全年开展消防教育培训4次,消防演练7次,消防安全检查300余次。严把责任关,落实保卫、安保、监控三级管理机制,24小时严防死守。将中层干部纳入值班队伍,充实安全守备力量,开展旅游安全秩序整治巡查100余次、“5A景区”安全监管巡查4次;加装考古工地及文物库房视频监控探头,完成安防系统重点部位存储扩容。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定期联络行政执法部门,对景区周边进行乱象摸排、乱象治理。2022年,我馆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局党组的领导下,贯彻落实省局“十四五”文博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坚持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民主监督,统一全馆思想,群策群力,创新思路,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全力推进改扩建工程建设。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做到五个“坚持”,落实“一核两战略,三新四突破”,推动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均衡发展。用心用情用力把博物馆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不断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为将我馆推介为国家文化地标,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博物馆而奋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