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咸阳市秦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5 10:20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卫生事件处理,预防接种,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和管理,卫生防疫检验监测,预防性健康检查,卫生宣传。
住所 咸阳市玉泉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魏晓雾
开办资金 589.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8.05万元 465.25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秦都区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科学规范管理,全面有效开展各项业务工作1、传染病管理有序进行:一是及时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掌握我区各类疫情的流行趋势及发病动态。共开展月疫情分析12次,季度疫情分析4次。截止12月底辖区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起,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乙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2300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率为658.99/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58%,报告发病数上升14例。加强流调、督导及人员培训,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1次。二是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我辖区共报告1例境外输入新冠确诊病例和2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排查出我区59名B类密接和281名C类密接。外地市协查新冠确诊病例597名B类密接(排查出我区1221名C类密接)、856名C类密接。合计我区共管理新冠确诊病例B类密接760名,C类密接2254名,所有密接均已落实管理措施,其中集中隔离1411名,居家隔离1603名。三是做好传染病调查及处置,控制发病率。进行手足口病流调368人,指导疫点消毒368次,无重症病例;调查处置布病4例,病例个案调查及治疗跟踪随访率均为100%;处置水痘聚集性和突发疫情各1起。2、完成国家免疫规划指标,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全区共计0-6岁组儿童72334名,全区产科医院共出生9650人。免疫规划儿童建卡率100%,接种率均达98%以上。对全区46所小学和91个幼儿园开展了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覆盖率为100%。共完成冷链运转189次,接收一类疫苗106.8万支,下发101.6万支;注射器13.5万支。全年非免疫规划疫苗采购276749支,下发274994支。共完成新冠疫苗第一针54.6万人,第二针52.9万人,第三针7.4万人,并继续推进。全年监测报告AFP疑似病例2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8例,无确诊病例。监测出血热病例129例(其中监测外辖区85例);阳性病例监测腮腺炎病例52例(其中监测外辖区15例)。无乙脑、流脑病例上报。乙肝监测16份病例,16份均为阳性病例。监测百日咳病例94例(其中监测外辖区28例),监测甲肝病例8例(其中监测外辖区6例),监测戊肝病例11例(其中监测外辖区6例)。今年共处置犬伤7218人,其中三级暴露6376人,狂免使用人数3170人。3、开展慢性病及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工作:在册登记高血压患者40360例,规范管理25921例,规范管理率为64.22%;血压控制人数25286例,血压控制率62.65%。在册登记2型糖尿病15409例,规范管理9683例,规范管理率为62.8%;血糖控制人数9502例,血糖控制率61.67%。全区共报告恶性肿瘤监测病例311例,死亡51例;心脑血管病例监测1730例,死亡43例;全区医疗机构按照报告地区死因监测网络总共报告2410例,按照生前住址死因监测网络总共报告2178例,报告死亡率为6.24‰。全区累计登记建档并且录入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85人,去除死亡患者后在册患者人数为1476人,同意接受社区随访患者1445人,患者报告患病率4.23‰。开展慢病专项预防知识宣传活动10次,培训2次。对辖区基层的督导考核工作共计4次。4、开展卫生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卫生节日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利用网站、微信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向社会提供各类传染病预防保健知识,提供艾滋病免费检测咨询、艾滋病人免费服药,结核病检测及管理工作。5、对影响人群生存环境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完成了全年四害监测任务及水质、公共场所监测任务;开展国家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全面完成了2021年我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现场监测和数据录入审核工作。今年我区应监测食用盐315份,实际监测315份,实验室检测食用盐315份,碘盐合格率96%;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抽样调查210人,孕妇尿碘监测105份。6、通过了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复审,顺利完成各业务科室常规化检测工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顺利进行,我中心共采集密接人员9313人、居家2433、中高风险区返秦人员采样1290人、境外返秦人员采样669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30490人、红码135人、重点人群71924人、环境样587。为保障本辖区人民的食品安全,我中心和市场监管部门协作对我辖区各农贸市场、超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36324份,其中环境采样12844份,食品采样12150份,从业人员共11330人。PCR实验室共检测153165份。7、开展预防性健康体检:预防性健康体检总人数为28440人。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2021年,我中心被咸阳市疾控评为全市疾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2、张艳妮等三位同志被评为省级先进,刘会涛等十一位同志被评为市级先进,李雪梅等十四名同志被评为区级先进个人。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结核病疑似患者推介转诊率、推介转诊到位率未达标。群众结核病知识和相关政策知晓率偏低;2、严重精神障碍各项指标大幅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检验科的任务涉及面广,检验检测能力及质控工作还需加强。实验室面积严重不足,仪器设备需不断更新和完善。4、疾控工作任务越来越大,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特别是公卫、检验专业人员严重断档。基层公卫人员短缺,更换频繁,影响疾控服务能力。四、整改措施:1、加大对基层单位的培训、考核与督导力度,充分发挥疾控技术指导能力,完成结核病的各项指标任务。通过各种卫生宣传日及开展“六进”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病宣传和咨询活动,提高公众对疾病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多部门联合防控、信息共享、加强协作与沟通,提升慢病防控能力。3、是针对专业人员缺乏问题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增加人员;争取上级政策及资金支持,进行实验室改扩建,提升疾控能力建设;加强职工培训,鼓励学历提升,增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项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定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提高疾病预警预测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2、加强疫情信息审核,提高疫情信息质量;规范医疗记录,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坚持疫情分析、开展发病预测,不断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3、继续做好免疫规划常规管理工作,加强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加大培训,提高接种人员工作能力。4、继续加强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应对突发的准备。配合疫情指挥部做好重点人群核酸检测。5、加强艾滋病病例管理,提高病人依从性教育和宣传。完成国家级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指标任务,探索适合我区的艾滋病管理模式。6、做好辖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7、积极开展我中心的各项监测和干预工作,提高达标率。加强督导,提高各监测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培训、宣传等干预工作力度。8、是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检验质量,实事求是地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真实性。加强人员专业理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我中心被咸阳市疾控评为全市疾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三位同志被评为省级先进,十一位同志被评为市级先进,十四名同志被评为区级先进个人。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区红十字会捐赠40万元,用于购买两辆疫情防控采样消杀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