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王益区水利水保中心

铜川市王益区水利水保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3 15:07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水利水保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保障。农村水利政策法规研究;农村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水利技术开发;农村水利工程基本参数研究,灌排水与供水技术开发,灌排专用机具研制,农村水利新技术示范推广;农村水利技术人员培训;农村水利(项目评估/技术咨询/项目管理)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9号
法定代表人 李帆
开办资金 3.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5万元 3.15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水利水保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水务局的悉心指导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取植物、工程等措施,统筹推进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2021年我单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一)项目建设为切实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升区域林草植被覆盖率及覆盖质量,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我中心统筹各方力量,紧抓项目策划包装,有力抓好项目实施管理,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治理体系。一是按照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七大工程”建设要求,投资200余万元,实施王家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平方公里,整治河道1.9公里,栽植经济林1.63公顷,栽植樱花、云杉、油松等乔木1.4万余株、灌木3200余株、水生植物4000余平方米,改造堤防3.4公里,改造溢流堰1座,新建液压坝3座,改造污水管网1.6公里,新建沿河休闲绿地1处,布设封禁围栏1000米,水保科普宣传牌50余块,进一步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二是投资130万元,实施小河沟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栽植油松、红叶李、樱花等苗木1万余株,河道清淤疏浚2公里,石笼护岸100米,生态边坡2000余平方米等,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通过项目建设,我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生态屏障作用日益显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河道泥沙含量逐年下降,基本形成“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生态景象,河畔、绿地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二)强化管理一是为切实抓好项目建设,自项目建设以来,我中心精心组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全面跟踪各项措施进展情况,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进行纠偏,以保证关键节点工期符合总工期要求;二是始终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多次对项目现场质量安全进行实地检查,落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提高全员的质量忧患意识,确保无质量事故发生;三是及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合同》,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劲情绪,增强忧患意识。在行动上加强培训、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力争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工程建设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隐患;四是严格实行项目资金财政报帐制。按照资金使用要求,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实行专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三)夯实基础一是按照省、市要求,完成2021年度王益区贯彻落实《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实施情况自评估工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确保顺利通过上级大考;二是结合我区实际,综合考虑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纳入《铜川市王益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为“十四五”期间我区水土流失治理夯实基础;三是积极配合省、市有关单位2次做好世行专家评估组及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共计80余人对我区世行贷款项目策划包装情况考察评估工作,整体情况获得上级肯定,为项目顺利落户我区打好基础;四是积极开展项目策划包装,完成《王益区军台岭水土保持示范园项目》《王益区王家河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等前期工作,涉及投资余600余万元,纳入财政云项目库,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为我区生态环境改善注入新活力;五是完成王家河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创建验收准备工作,力争将王家河打造成为我区对外展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二、存在问题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区水土流失面积大部分为中轻度和不可治理区域,治理难度相对较大;二是部分群众保护水土资源意识较为淡薄,偶有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三、下一步工作下一步,我单位将持续强化项目驱动,着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进度,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一是持续强化水土保持工作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和干部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二是结合我区实际,采取林木改良、封育治理、苗木提升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轻度、中度等水土流失区域进行重点治理。同时,持续加强水保项目监管力度,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按规作业,努力将水保项目建成精品工程、优良工程。三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后期管护力度,项目建成后及时移交相关单位,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人员,加强督查检查,确保项目建的成、长受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