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殡仪殡葬事务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殡仪殡葬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3 08:43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殡仪殡葬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殡仪殡葬服务,推进殡仪殡葬改革。推进殡葬改革与殡葬法规宣传 规范全区殡葬事宜 殡葬职业教育和殡葬岗位培训(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榆阳区四里沙工业园区
法定代表人
郭斌
开办资金
36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9.56万元
268.9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殡仪殡葬事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中心在区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同时积极贯彻殡改责任制,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管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2021年我中心共完成了735次遗体接送,火化遗体331具,开展守灵院服务活动66次,告别厅服务活动9次,接运、火化在工作中未出现一例工作失误,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按照要求圆满完成各项本职任务,并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一)强化殡葬事务管理,宣传引导清明文明祭祀根据我区清明祭扫结合森林防火形势,大力推行绿色文明安全祭扫。指导各公墓管理机构规范开展清明祭扫工作,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点燃蜡烛、燃放鞭炮,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倡导清明祭扫与传承逝者精神文化相结合,创新祭扫方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将着力点放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追忆美德上,从倚重实物实地祭扫转变到传承慎终追远的优秀文化上来。组织工作人员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深入宣传文明祭扫新理念新方式,高度重视并及时采纳群众的合理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主流声音、祭新风尚成为主导。(二)为民办实事针对群众们反应的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我中心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采取措施:一是,认真落实特困人员殡葬救助政策。截至12月,发放特困人员殡葬救助金2.2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2户。二是,及时、迅速建成了一座移动信号发射塔,解决了殡仪馆附近移动网络信号弱问题。三是,资助开光路社区19408元用于银通家园小区微治理建设和垃圾清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四是,结合困保中心的“解忧暖心传党恩”活动,每季度看望一部分困难党员及遗属,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切实集中力量解决了一部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三)开展春季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为提高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正确处理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我中心特邀请榆林市消防科教中心王生虎教官为职工授课。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在场所有职工进一步认识到了关注消防、珍视生命的重要性,进一步了增强我中心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自助自救能力,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对切实做好火灾的防范工作具有深刻指导意义。(四)扫黑除恶常态化根据上级要求和指示精神,我中心始终将“扫黑除恶”作为一项重要常规工作来抓,持续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明确重点,展示出了扫黑除恶行动的决心和信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为满足我市居民基本丧葬需求,遵循以人为本、方便丧户的原则,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我中心科学规划出经济适用、功能完善、理念先进的四里沙城市公益性公墓项目,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到实际工作中,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我市骨灰安放墓地的空白,努力打造为生态节地安葬的改革样板,引领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新风;二是通过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困难群众的丧葬负担。存在的问题2021年,虽然我中心努力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中心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一是殡葬服务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二是职工队伍中消极情绪依然存在,行业自信心不足。服务理念要进一步转变,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以厚养薄葬、移风易俗、节俭治丧、文明祭祀为宗旨,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绿色殡葬、节地殡葬,基本实现殡葬管理规范化,殡葬服务优质化,殡葬习俗文明化。1、搞好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殡仪服务规范和管理规章,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2、积极推行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有效遏制乱埋乱葬的问题,禁止建造家族大墓、硬化墓、豪华墓以及超标准墓碑,积极推行火葬,提倡引导城区死亡人口遗体火化和绿色节地安葬,节约殡葬用地。3、鼓励城区丧事活动到殡仪馆举行。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爱,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农村居民办理丧事,也应当通过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制定相关规定。4、强化医院太平间的监督检查。规范市区遗体停放和接送秩序,下大力气解决“高价”停尸费问题和违规接送尸体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