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三原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2-02-22 17:36
单位名称 三原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治理整顿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依法查处违反有关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电影市场等执法领域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住所 三原县宴友思大街东段
法定代表人 杨飞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77万元 16.31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在局党委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指导下,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夯实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举措,确保文化市场繁荣稳定健康发展,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业务活动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1年工作情况(一)强化学习,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一是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全队党员、干部和职工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以新气象新作为坚持抓好党建促业务这个指导思想,以“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检视反思的突出问题,联系整改落实情况,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开诚布公的态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用真改实改的具体成效体现活动的实际效果。二是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组织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市局及县里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开展网上执法办案学习,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与技术服务平台使用,培训通过率达100%。年初,我队人员均已在全国文化技术监管服务平台内进行理论培训,提高了个人执法办案水平。参加全国文化技术监管服务平台内网上执法考试培训3次以上,均达到合格水平。三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执法大队领导高度重视,广大党员识大体、顾大局,积极主动学习上级部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二)强化执法,努力构建和谐文化市场。在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工作中,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出版物经营单位和电影放映经营单位等文化行业进行了有力监管,开展“错时”检查和“专项”检查行动,使监管工作实现时间和区域的全覆盖。全年共组织4次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39家次,其中立案处理6家,(当场处罚6家,均为警告)。一是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网吧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网吧监管出现漏洞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对网吧进行突击检查和“错时”检查。截止目前为止,共处理电话举报1起,咸阳市马上就办管理平台工单5起,咸阳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核查通报1起,均已全部回复。二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三月份,配合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周边开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活动,这项活动主要针对出版物经营单位和校园周边出版物经营单位签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承诺书。三是开展娱乐场所整治行动。采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规范全县娱乐场所经营行为,围绕市局下发的违禁歌曲清单,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曲库进行清查;查看娱乐场所的营业日志是否登记规范、齐全;歌舞娱乐场所曲目是否与境外连接、屏幕画面是否含有禁止内容;通过专项整治,提高了娱乐场所安全经营、文明经营、依法经营意识。四是规范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根据文旅部关于《恢复开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现场考级活动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和《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坚持有序恢复、防控为先。以“边执法,边普法”的形式对辖区内艺术培训考级承办单位逐一进行检查。截止目前,检查艺术考级单位12家,均在全国文化技术监管与平台进行备案。(三)强化监管,持续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一是推进旅游市场平安建设。按照省、市、县安委会等上级部门的要求,加强对旅游市场经营单位的日常检查、节假日排查,加大了对旅行社在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出游风险提醒提示、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应急处置,特别是在包车等购买交通服务环节上的安全检查。开展了春节、清明、五一、清浊行动等节前、节中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对经营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整改。要求旅游经营单位建立相关安全预案管理制度,要求旅游经营单位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应急方案各自职责,熟练安全预案内容。并召开了全县旅游安全工作会并与旅游经营单位签订了全年安全责任书。二是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的原则,以低价游、中老年为主要目标群体,以免费旅游、购物(会员)送旅游、旅游赠礼品等名义或者以俱乐部、康养活动等形式招徕旅游者的违法违规行为虚假宣传,误导旅游者、未按照规定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重点抽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相结合、重点监管和跟踪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力度,确保全县旅游市场平安、健康发展。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400多人次、出动车辆40多车次,检查旅游经营单位130多家次,建立违规违法多发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强“点穴式”监控管理和清查整治,有效发现线索、加大了打击力度。(四)强化巡查,切实提高文物执法水平。一是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宣传。自3月份以来,利用高音喇叭、发放宣传页等方式对群众进行了文物保护知识宣传,重点对经常在文物保护遗址上取土的刘李沟遗址、樊家河遗址进行了不间断宣传。截止目前,共宣传30余次,发放文物保护宣传资料500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二是高度重视文物挖掘保护工作。制定了《建设工程用地地下文物勘探流程图》及文物勘探告知书送达回证,并对三家施工单位进行了下发,更好的规范了地下文物勘探行为。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对恒大建设工地文物发掘活动,不定期进行检查,更好的保护了国家文物不被流失。对群众农耕时挖掘出的石刻、瓷器进行了收缴,共收缴石碑3块,石羊1只,瓷器4件,这些文物已移交县博物馆和李靖故居收藏。三是加大巡查工作力度。今年以来,对全县8个文博单位检查共45次,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重点检查了这些文博单位的消防、安技防设施维护、保养、使用情况以及人员值班情况。并在大雨大风恶劣天气过后对各个文博单位的文物安全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全县田野文物检查28次,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对检查中发现的永康陵无故关闭监控设备的问题进行了指出,该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接群众举报对刘李沟遗址、樊家河遗址违法取土行为进行了制止。二、存在问题及2022年工作打算(一)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大队执法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相冲突,其他工作频繁且复杂,难以兼顾,大队没有专用执法车辆,给及时有效地开展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部门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不断扩张,管理难度逐步加大,责任愈来愈大,现有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不能满足我县文化市场工作的需要。需要我们向主管部门及编制机构申请解决。执法人员应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满足新时代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3、借助省市文化机构改革之际,积极向人事、编制部门争取编制,增加执法人员,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量,满足我县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积极向上级财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执法用房及执法车辆问题,努力提高执法效能,增强执法监管能力。(二)2022年工作打算1、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大队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法制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加大应用网上执法办公系统。加强网上执法办公系统应用,所有案件办理和每月的日常检查记录必须登录到全国文化市场网上办公系统。2、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加大文化市场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文化市场平安、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管理制度,督促经营单位配足配齐消防设备。经常性联合安监、消防等部门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深入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事故,不形成社会热点,秩序良好,管理规范。3、加强执法信息报送。进一步加大执法信息报送力度,加强调查观察和理论研究,将工作动态、案件查处、工作经验、执法亮点等及时编发上报,不断提高执法信息报送质量,努力把信息报送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4、加强部门协调。为规范和整治文化市场秩序,对部分案件和专项整治行动,主动与市场监管、公安、法院等有关部门联系,加强沟通,协同配合,开展联合执法,提高文化执法办案的权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