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档案馆

西安市临潼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2-02-22 15:14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管利用档案资料、编史修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档案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宣传·本区地方志续编·《临潼年鉴》编纂·地情资料收集管理利用·档案科研学术交流·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南路8号临河大厦
法定代表人 黄波
开办资金 1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41万元 42.9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1年10月,按要求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新馆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招标开工建设积极对接协调,推进新馆建设。2021年6月7日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审议通过项目整体建设规划,原则同意项目实施方案;11月完成EPC招标并开工建设;年底完成基坑开挖、桩基础施工和静载试验,正在进行湿陷性试验。全年投资建设任务1000万元,实际完成1532万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建设任务。(二)加大档案接收力度,强化馆藏资源建设一是强化档案业务指导,配合区委办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以精准扶贫、疫情防控档案为重点,为全区30余家立档单位提供纸质档案规范整理及数字化业务指导服务。二是加大档案接收进馆力度,接收区文旅局、区扶贫办、区市场监管局、区人大办、区城管局、区科协等14家单位文书档案17840件,数字化副本59.85GB。常态化做好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接收纸质档案64家3152人,数字化副本75家3245人。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介入重点工作、重大活动,接收精准扶贫档案10059件、数字化副本63.07GB,疫情防控档案3385件、数字化副本9.37GB,人代会、政协会、十四运、庆祝建党百年活动现场照片录像共计19.68GB。接收抗日英雄高慎之用过的弹药箱、文件箱和驮鞍等实物档案3件,接收区委编办印章档案49枚,接收图书资料15本,接收《五间厅》《兵谏亭》党史宣传片光盘2张。(三)保障档案实体及信息安全,筑牢档案安全生命线一是夯实档案安全责任,重新修订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做好馆库24小时值班巡查和定期安全检查。做好温湿度登记和防虫药物更换,定期清扫库房。做好微型消防站设施管理维护,开展消防安全培训2次、灭火实训演练1次。做好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强化对档案数字化外包全过程监管,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二是做好馆藏档案修复保护工作,裱糊修复2个全宗文书档案123卷,户籍档案6322页。三是加强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完成组织部1363卷2467件、区民政局150卷扫描共计26.5万余页,著录7.1万条,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30%。(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发挥档案服务社会作用一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化档案查阅利用服务,落实“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承诺,开展电话查档、信函查档等便民服务,全年接待查档群众2351人(次),提供档案资料5300余卷(件次),出具有效证明1987份2042页。二是做好馆藏档案统计分析,完成档案馆综合统计年报,更新各类台账报表,编写档案利用实例10条。三是组织开展馆藏档案鉴定开放工作,对5个全宗1996年以前应开放的830卷档案进行鉴定,建立暂缓开放档案文件级目录2098条、拟开放档案文件级目录10971条、涉密档案目录1541条。四是开展档案法治宣传,6月9日开展“档案话百年”主题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9月5日开展《档案法》颁布纪念日宣传活动;12月4日开展档案宣传进社区活动。活动中设立宣传站,接待群众咨询,发放新修订档案法等宣传资料千余份。(五)庆祝建党百年,推出档案地方志文化产品一是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结合临潼区情,编印《临潼历史上的今天(1921—2020)》和《向英雄致敬》两本书籍,向全区各单位发放400余册,为宣传临潼、了解临潼提供有益参考,收到各方肯定好评。二是举办档案专题展览,在大唐华清城长恨歌广场举办“献礼建党百年档案映照征程知党史忆英烈促发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展”,500余人次观看展览,反响热烈。三是启动红色档案摸排工作。摸清本馆革命历史档案底子,列出红色档案清单,排查全区红色档案资料,为收集红色档案、丰富馆藏资源打好基础。四是利用自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策划主题为“档案见证历史共建美丽临潼”的“百年征程”爱教课堂,更好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五是完成市档案局安排的本馆宣传视频制作、红色档案音频诵读、珍贵历史档案扫描、“档案见证红色历史”主题征文等工作。(六)保障年鉴高质量编纂,统筹推进地方志工作一是高质量编纂《临潼年鉴(2021)》。精心拟定年鉴编纂工作方案和篇目大纲,2021年2月印发,指导138家承编单位撰写稿件,5月底编纂形成初稿,完成三审三校、四次排版等,年底进入样书印制阶段,计划印制1000册。《临潼年鉴(2021)》全书共35个类目、183个分目、1199个条目、163图照、46张表格、约55万字。二是出版发行《临潼年鉴(2020)》,2021年2月向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发放800余册。三是完成《西安年鉴(2021)》临潼条目撰写报送任务,共计12条6000余字。四是积极举办“建党百年方志文化进基层”活动,向区图书馆代西社区分馆捐赠区志年鉴等书,提升方志文化影响力。五是向组织部提供《临潼区(县)情简介》,共计1600余字。六是加强和市志办对接联系,做好南京市、西安市地方志办调研接待,报送《反思二轮修志,再续精品方志》《浅谈方言及民俗资料的搜集》《浅谈志书资料的征集》3篇论文,均被收录到市地方志论文集中。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完工后将显著提升档案服务工作水平。通过做好档案保管利用和安全管理,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和抢救修复,有效地保护原始纸质档案,全面提高查档服务效率,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档案指导服务,重点抓好疫情防控档案、精准扶贫档案、国有企业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档案服务民生作用。充分把握“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纪念日、国家宪法日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点,广泛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积极开展档案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档案法》和档案知识,提高社会大众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树立保护档案意识。围绕庆祝建党百年,积极谋划,编印《临潼历史上的今天(1921—2020)》和《向英雄致敬》两本书籍,举办档案专题展,开展“方志文化进基层”活动,积极发挥档案地方志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临潼年鉴(2020)》出版发行,《临潼年鉴(2021)》编纂完成,年鉴按照省市要求完成“一年一鉴”印刷出版发行。三、存在问题一是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仍需加强,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还未达到省市要求。二是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仍需加快,目前暂未向社会公布馆藏开放档案目录。四、今后工作打算2021年,区档案馆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创新谋划,编印书籍、举办展览,获得领导肯定,市地方志办总结2021年工作亮点8处,其中3处亮点提到临潼做出的成绩。2022年,我们将立足新起点,巩固再提升,开拓思路,创新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快新馆项目建设,完成主体建设和软硬件设施配套。二是强化档案接收进馆,加大民生、电子、照片、视频等各门类不同载体档案接收力度,做好重点工作、重大活动档案接收,征集接收红色档案,优化馆藏结构,馆藏总量提升5%。三是完成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50万页,完成馆藏纸质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等传统载体的数字化工作,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打好基础。四是继续开展馆藏档案鉴定、开放、解密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开放档案目录。五是高质量完成《临潼年鉴(2022)》编纂和《临潼年鉴(2021)》出版发行工作,完成2022年《西安年鉴》临潼条目撰写报送工作。六是做好年鉴对外交流工作,收集整理其他区县产业发展先进经验,为区委区政府提供资政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