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城关中学

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城关中学

发布时间: 2022-02-22 10:16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城关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西大街29号
法定代表人 刘广宏
开办资金 463.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0.98万元 799.51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城关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党建领航,凝心聚力转作风。开辟党史学习专栏,校园e站播放党史教育内容,微信公众号宣传党史知识。通过《重温党史坚守初心》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教师大会集中宣讲等活动;落实“两学一做”常态化,落实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基本制度,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结合警示教育,教师党员增强“一岗双责”意识,严格自查问题,积极整改问题。2.强化师德师风,锻造教师队伍,坚持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无违背教育规律现象发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3月份,“宝鸡市专家人才下基层”帮扶师训活动走进学校,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罗增让教授为老师们做题为“点燃教学激情提升教师幸福”的主题报告;搭建平台,促进专业发展。通过名师导课、点课、磨课、公开课、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多元化的培训进修。3.丰富载体,立德树人。结合学校实际及传统节日,举行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学党史、知党恩、报党行”主题演讲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加强“三防”建设,确保安全稳定。4.抓实课堂,落实过程,提升教学质量。落实“五认真”要求,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随堂听课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举行了2021年春季体育节,举办了“唱红歌感党恩做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文化艺术节;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完成了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等各项中考任务。5.理念领先,科研立校。利用挂牌督导责任区平台,形式多样教学研究活动,召开智慧教学交流研讨会,开展12xue“互联网+教学”示范公开课;强化骨干教师培养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业务素养;“问题”引导,加强课题研究,2021年,我校承担省市级课题各1项,区级课题结题9项。6.管理精细、严格,实效凸显。修订完善《城关中学奖励性绩效考核办法》;完善了“教代会”“校务会”等民主决策机制,形成了家庭、社区与学校良性互动的机制;强化宣传意识,提升了学校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企业微信等品牌和质量,增强育人功能;问题导向,突出督导实效。我校作为第四督学责任区牵头学校,始终做到紧扣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聚焦三项任务,细化四个内容,实现五大提升;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把“作业革命”和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的有力抓手,抓关键点,抓切入点,精准施策;细化措施,做好后勤管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被评为陕西省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素质教育暨质量提升优秀学校、宝鸡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建设学校、宝鸡市首批“作业革命”示范校、健康学校市级示范建设单位、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凤翔区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凤翔区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凤翔区第十届“春芽杯”校园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改机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存在主动不作为的思想和行为;2、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3、补足学校发展短板,发展学校特色(二)改进措施:1、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利用形式多样的传帮带活动,锤炼教师专业能力;2、健全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机制和多元化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3、积极实施“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创建活动,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下一步工作打算1、以区局“新教育•新师资”成长行动为引领,利用集体大会、教研组集中学习会、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观看专题片、撰写心得体会等各种不同形式,强化师德师风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为学生服务的水平和能力。2、立足“双减”和“五项管理”,严格作业总量、作业设计、作业难度、作业批改,严禁利用微信群、QQ群布置作业;保证学生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丰富学生开外读物,利用班级阅读图书角,开展每日阅读活动;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不利用收集布置作业,并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和电话手表;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春秋两季体育运动会,并在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增加艺体课程;3、创建特色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智慧校园等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利用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校园剪纸等特色项目,拓展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能,创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模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