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中医医院

洋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2-02-21 16:24
单位名称 洋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研究、人员培训、健康保健教育。
住所 陕西省洋县傥城街1号
法定代表人 翟小红
开办资金 28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77.84万元 5293.36万元
网上名称 洋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19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1、强化医疗管理基础工作,开展新业务,提升管理水平。年初制定2021年医疗工作要点,坚持业务查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与医疗安全制度执行督导,根据新的绩效方案每周进行医疗质量通报,发挥院科两级质控管理组织作用。继续强化手术安全制度及麻醉分级管理,落实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安全制度,持续强化18项核心制度执行落实,全年中医病历书写率65.81%,病历甲级率92.72%。全院抗菌素门诊使用率15.04%,住院48.52%,临床路径31个病种入径3188例,入径率95.2%,路径完成率94.7%。临床输血规范,通过了市卫健委和市中心血站的专项检查。全年开展了经皮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肠镜下粘膜切除术、经尿道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术、宫腔镜电切术及婴幼儿超声心动图等适宜技术,康复科独立运行,三四级手术占比70%。2、加强中医工作。一是顺利通过了全国中医药先进县复审工作;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按季度对全县中医公卫项目进行了考核;三是紧抓重点专科目标建设,派出多人到上级医院进行专科进修学习,引进西安市方氏头针工作室,积极发挥西安市和如皋市中医院专家效能,加强针灸、康复工作;四是聘请县内知名中医专家来院坐诊;五是发挥现有中医专科优势病种,中医治疗优势特色,提高中药使用率和中药代煎服务。3、加强健康教育和三级回访工作。一是印制院报四期共2000余份,提升医院宣传氛围;二是加强了健康教育日常性工作,借助微信订阅号,推送科室业务信息100余条,刊办了12期健康教育专栏;三是到明珠社区、磨子桥社区,城南学校,体育场,开明广场,溢水镇,金水镇,槐树关镇贫困村等地开展“进社区、走基层”大型健康教育活动20余次;四是继续开展三级回访工作,全年完成电话三级回访1万余人次,三级回访率85%,发放回访通报12期,收集汇总各类意见建议20余条,分月及时反馈相关科室,增进了医患沟通,推动了医疗质量的改进。4、全面加强护理工作。建立医院护理质量安全指标和管理重点,加强手术室管理,完善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考核,落实质控护士排班和护理夜查房,成立压损小组、护理查房小组,切实提高护理单元一级质控能力和危重患者管理水平。激励各护理单元结合优势病种,制订、审批、实施了院级中医护理方案,及时评价辨证施护和中医操作效果,促进中医护理良性发展。配合医院新的综合管理方案,推行各班班次权重,统计护士工作当量,落实护士同工同酬。加强与医院各部门沟通协作,落实优护保障措施,在病区设立晾衣区,专人收集血尿标本,添置医用冰箱,医院领导慰问一线护理人员,并走访45岁以上护理岗位护士,全员联动,齐心协力,推动优护工作向纵深发展。改进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坚守县委政府测温岗位,设立门禁,加强病区陪护管理,全年共完成护理人员抽调84人/182次/1114天,顺利完成疫情防控任务。5、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规范了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优化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核酸采样、PCR实验室、病区门禁管理、CT检查等防控流程,落实了三级预检分诊筛查制度,做好发热患者的闭环管理及员工外出回院后的防控管理,多措并举控制疫情在院内的传播风险。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基础措施,开展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和全院综合性监测,修订完善了各科室质量考核标准,加强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检验科、产房等重点科室的风险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调整管控策略,让感染控制不留死角。组织全院线上和线下各层级培训35次,各科室呼吸道、针刺伤、粘模等职业暴露和防护用品穿脱应急演练29次,提升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传染病的防控质量和网报质量,确保全年无传染病漏报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二O二一年,医院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积极推行医院综合绩效管理方案,添置磁共振等重要设备,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加大同上级医院的协作,做强中医特色优势,集中开展“明责、践诺、结果”主题作风整训工作,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医院整体工作持续稳步推进。全年门诊接诊198537人次,出院13342人,开展手术3466台,业务收入较上年提高14.1%,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1、对医院HIS系统进行了升级,实现了PACS,排队叫号、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管理、银医自助等项目全面上线,完成了智慧医院建设一期工程。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支付流程,改善结算模式,实现分时段预约挂号、预约诊疗、侯诊提醒,诊疗费用、检查检验结果手机端查询,方便群众就医,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2、全年按程序采购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消毒供应中心设备、康复设备、腹腔镜设备、银医综合合作项目及相关科室急需设备,保障业务工作正常运转。政府带编制正式招聘医学本科生3名,院内临聘医疗、护理、放射、财务、信息化、司机等岗位28名。同时,继续加强在职人员岗位培训、进修和教育,完成2021年华医网及公需课报名及验证工作。除按照计划院、科分别开展“三基”训练、考核外,全年派出200多名同志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短期专题培训学习,选派10人赴三级医院参加妇产、康复骨干医师进修学习,住院医师规培,苏陕协作如皋中医院干部交流等工作。3、出色完成各项医疗临时性任务。(1)根据上级安排,承担了高考、中考、国家扶贫国考、谢村湑水办案点医疗保障等活动的医疗救护保障工作共计10余次;(2)全年接收并处理各类医疗投诉10余起;(3)参加了控烟宣传、2021年世界卫生日、国际红十字日、艾滋病日、母婴健康周、全国扶贫日、百姓健康周等卫生公益宣传活动10余次;(4)同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幸福人寿、太平洋保险等商业保险机构协作完成了近1200人次的体检。4、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变化和调整,规范了国家医保标准系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了统一的药品、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推行了新的医保基金支付方式,确保了“一站式服务,一站式结算”工作。根据政策的调整,继续加强全员医保政策培训和宣传,坚持抗生素分级管理、临床路径管理、“三合理”检查和控费管理,进一步严把入院和出院关,缩短住院天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全年城乡居民住院报销11586人次,报销比率62.4%,人均住院费用4913.35元,人均住院天数8.9天,药占比22.9 %,门诊日间手术184人次,城镇职工报销876人次,大病报销216人次,医疗救助报销2606人次。5、今年以来,医院始终贯彻上级党政组织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首要任务。重新选派了驻溢水镇后坝河村第一书记干部1名,派驻驻村工作队员干部4名,进一步加强了乡村振兴工作力量。扎实开展“六查、六问”等各类问题排查整改工作,33名党员干部与所有有效衔接的脱贫户建立了结对衔接联系。主要领导坚持每周带队入户,开展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围绕收支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等逐户排查核实,积极推动脱贫攻坚成果的各项政策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驻村工作队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及动态帮扶,健全防返贫监测预警及帮扶工作机制,坚持常态化监测,网格化管理、规范户纳入等日常工作,带领全村农户种植天麻2000余窝、香菇、木耳3000余架、乌药55亩、元胡57亩,为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较好成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受疫情影响,医院的业务发展及相关指标仍不理想。二是中医药特色优势仍然发挥不明显。三是医院新的绩效管理方案虽已实施,但在执行力度和调动人员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力量不足。四是医院急需人才的引进和梯队建设未落实。2、改进措施加强业务,增加收入,医院将突出中医药特色,排除疫情干扰,全力抓好业务工作,稳步推进绩效管理方案,创造条件主动引进人才,加强梯队建设,激发各种潜能,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及健康教育工作,加强职工思想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全院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凝聚力,推进医院更快更好的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以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为总体目标,强化党的领导,紧抓医疗业务发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发展适宜技术,突出中医特色,全力推进医院综合目标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职工思想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全院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凝聚力,促进“医院文化品牌”的建立,逐步形成全院文化自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推动医院总体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院持有汉中市卫计局核发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01545761072311A2101有效期限自2020年10月24日至2022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