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蔬菜工作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蔬菜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负责全县蔬菜种植规划及技术规定的制订,负责全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负责全县蔬菜推广机构及队伍建设,负责全县蔬菜生产技术的咨询和培训等。 | |
住所 | 三原县党校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张亚宁 | |
开办资金 | 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4万元 | 3.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蔬菜工作服务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三原县蔬菜工作服务站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截止目前,蔬菜工作完成情况: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3.98万亩,产量120万吨,(其中:设施种植面积19.2万亩,产量43.36万吨),新建百亩以上生产基地4个,面积830亩。引进新品种南瓜(贝贝)、西红柿(德贝利)、甜瓜(甜脆羊角蜜)、(博洋8号)、等20余个等蔬菜水果,大棚小喇叭、吊蔓整枝、高垄栽培、绿色防控、无土栽培、增温补光、联系统等新技术7余项。二、工作完成情况:我站能够及时掌握蔬菜生产动态情况,及时发出预警,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全年共上报各类蔬菜生产信息监测报表400余份、采集蔬菜生产信息数据150余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建立技术服务平台,发布技术信息100余条,防灾救灾指导意见6次,为我县蔬菜生产发展提供了依据。在渠岸镇大吉村、陂西镇渠家村、安乐社区安乐村建设设施标准化示范园3个,建设基地730亩;安乐社区雁北村建设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50亩;推广节水灌溉840亩;高渠社区申家村建设花卉育苗繁育中心5千平方米连栋温室1个。2、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在我县高渠镇唐官村晨晨家庭农场和渠岸镇大村王幸福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引进乳瓜(绿美一号)、西甜瓜品种6个,推广水肥一体化60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安装防虫网4500米)、温湿度控制系统、联通大喇叭28个、增温补光等技术。该项目正在进行中。今年我县发生2次自然灾害。2021年3月因大风降温天气造成我县大棚棚膜损坏和蔬菜产量的减产;及2021年9月因连续阴雨天气造成我县设施大棚棚体垮塌、骨架受损、蔬菜产量减产及绝收,影响下茬蔬菜种植。我站制定《关于抓好秋雨季节蔬菜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因阴雨天出现的蔬菜灾情情况。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对受灾菜农进行理赔。以技术培训为抓手,做好蔬菜示范园建设、设施蔬菜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蔬菜产业科技含量。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对技术人员和广大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帮助菜农掌握最标准,最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从而提高我县蔬菜生产整体素质。先后聘请蔬菜专家和技术人员在我县鲁桥、渠岸、大程、陂西、徐木等设施蔬菜建设重点镇、发展服务中心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实地给广大菜农传授示范园建设、设施蔬菜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对蔬菜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咨询200余次,科技宣传7次,科技咨询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三、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积极发展抓好蔬菜示范园建设、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等工作,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合作社做强,促进经营方式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实现互惠共赢,使其逐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确保我县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二)经济效益:实施新技术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亩投入2000元的设备成本,一般使用年限为5-10年,每亩菜地每年可以节省50%-70%的水肥成本,至少节省600元以上的费用。新品种引进后,亩产平均6000余斤,产值可达30000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每亩每年可获利20000元以上。三、存在的问题:(一)资金短缺:由于省、市发展设施蔬菜和果业补助投入资金相对减少,菜果农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农业生产投入相对偏低,影响了菜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土地流转困难,产业规模受限:随着菜果产业规模的扩大,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民对土地租金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进程。四、改进的措施:(一)加大新建设施蔬菜资金的投入。由于新建设施蔬菜基地设施投入资金较大,虽有省、市发展设施蔬菜资金,但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菜农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影响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壮大、持续发展。(二)加大育苗基地建设。育苗基地建设对于缓解设施农业种苗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加快新品种引进。(三)加大对旧基地设施改造提升。在90年左右,我省设施蔬菜规模快速发展,温室、大小拱棚生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产业的发展,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棚体早期建设小,有效作务面积小,年久损坏大、保温性能差),建议加大对旧棚的改造提升,使其继续发挥作用。(四)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科技含量直接决定产业能否长久、具备竞争力。近年来,基层蔬菜方面专业人才匮乏,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建议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投入。(五)加大重品牌宣传和拓宽销售渠道。设施农业建设同时要做强品牌,多渠道促销也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现在蔬菜品牌整体效应不明显,蔬菜品牌有,但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较小,有待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对推动产业发展至观重要,只有销得出方能带动生产,实现效益,建议加大品牌宣传和拓宽销售渠道。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继续协助蔬果局做好千亿级设施蔬菜示范园项目建设及设施老棚改造项目(二)进一步做好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设施蔬菜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科技培训,使技术人员和菜农尽快掌握新技术,提高蔬菜产业科技含量。(三)加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提高蔬菜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四)增强信息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手段,多方位做好全县蔬菜生产及销售工作。(五)做好2022年农民科技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落实抓好我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菜农的科技水平,促进蔬菜增效、菜农增收。(六)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卫校小区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值班,做好出入记录、宣传记录和消杀记录。确保疫情不在蔓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