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镇安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1 15:35
单位名称 镇安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提供服务。开展陆生野生动物和天保工程的规划与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兑现与管理,生态公益林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后街64号
法定代表人 刘永耀
开办资金 1330.4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40.72万元 2524.8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5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2021年,我县天保工程在县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方针,严格按照天保工程二期编案组织实施,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认真开展了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我县森林资源管护面积440.69万亩,为认真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做到宣传到人、责任到人、义务到人。一是层层签订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责任。年初县局与各镇办(林场)天保管理站、各镇天保站与专兼生护林员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和管护劳务协议2483份,划定管护责任区2290个,聘用专职护林员37人、兼职护林员156人、生态护林员2290人常年坚持巡山护林,夯实了工作责任。二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传统媒体和新自媒体全年共开展宣传1000多次,刷下标语2万余条,印制《野生动物保护法》《封山禁牧条例》、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历和禁毒工作等宣传资料33000份,出动宣传车1000多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热爱林业、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做到户户知晓、人人皆知,全年森林火灾、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占林地等毁林案件显著下降,林区秩序良好,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二)全面完成了公益林建设任务。2020年下达我县封山育林1万亩、人工造林0.5万亩,由于任务下达较迟,经上级同意2020年任务2021年实施,接到任务后我中心迅速组织人员通过现场踏查,选择作业地块,编制作业设计方案和按照工程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标,现已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经检查验收,面积核实率和质量合格率均达到方案要求;2021年公益林建设任务尚未下达。(三)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到位。一是严格选聘程序。按照《镇安县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目前全县共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2290名(2016年320名,2017年520名,2018年800名,2019年650名);二是加强监管措施。为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管林护林作用,我们按照“三统一、二群一平台”管理模式加强生态护林员监管,即:统一在生态护林员家中标准悬挂公示牌;统一巡山日志填写格式;统一配发工作牌、红袖章;建立了生态护林员交流微信群、企业微信群和“镇安森林保护云”管理平台,加强了生态护林员巡山护林考核管理;三是加大关心关爱力度。为全县2290名生态护林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配备了全套工作服和工作包;四是建立激励和动态管理机制。2021年预计换聘生态护林员170名,确保了生态护林员人数不减,素质不降,队伍稳定;五是及时按月兑现护林员劳务补助。按照护林员管理要求,对考核合格的生态护林员,通过惠农“一卡通”每人按月发放补助535元,年稳定增收6420元。六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对全县2290名生态护林员以镇(办)为单位进行了森林防火、经济林木科管、林业产业技能、造林育苗、林业法律法规等政策技能培训30多场次,使每位生态护林员掌握了1-2门林业生产实用技术,为攻固脱贫成果奠定了基础。(四)按时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及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2021年下达我县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55.82万亩873.59万元;省级公益林生态补偿85.21万亩404.75万元;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44万亩704万元。我县严格执行省、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制定细化兑现方案,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印发了《镇安县2021年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商品林停发管护补助资金兑现方案》,逐级夯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时落实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政策,现已全面兑现到位。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因为天保工程的实施,增大了森林面积,提高了林分质量,减少了水土流失,促推了生态扶贫工作,巩固了脱贫成效,促进了农业发展,使林区秩序更加稳定和谐。2.经济效益: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县内木材、培殖业用材和农民烧材得到保障,经济林的发展使林农直接得到实惠。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商品停伐管护补助资金1982.34万元,使5万余户农民直接增收。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我县管护面积大,管护资金少,管护任务重。2.护林员人数少,管护面积大,管护难度大。护林员文化水平层次不齐,管理难度大。管理人员少,工作任务太重。3.公益林建设投资小,成本大,造成后续管护抚育跟不上。五、整改措施。1.积极向上级争取森林管护经费和护林员指标,使现有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加大管护力度,落实管护措施,及时解聘不履职的护林员,采取各种措施,使现有的护林员发挥了作用,达到了所需效果。3.积极向上争取公益林指标,及时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商品停伐管护补助资金,及时兑现生态护林员工资,使广大林农和贫困人口收益。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认真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与各镇、站签订森林管护劳务协议,落实管护责任。加大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各类毁林案件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毁林犯罪活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二是及时完成2021年度公益林建设。做好2021年度公益林建设地点踏查、作业设计和各项准备工作,待计划下达后,抢抓有利时机,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全面完成任务。三是加强生态护林员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按月发放劳务补助,规范档案资料,特别是加强换聘生态护林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以提高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确保发挥作用。四是做好2022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的落实方案制定、资金兑现工作。五是继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坚持定期检查、日常养护,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六是进一步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