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森林防火中心

镇安县森林防火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1 15:35
单位名称 镇安县森林防火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森林保护及森林火灾预防及初期扑救提供服务。贯彻落实中、省、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防火责任,开展宣传教育、知识培训,管理野外火源,组织森林防火督查检查,执行防火值班,指导森林火灾扑救,承担县森林火灾预防及初期扑救指挥部日常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后街64号
法定代表人 刘锋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万元 32万元
网上名称 镇安县森林防火中心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3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精心组织部署,全面夯实各级责任。一是及时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春季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县政府及时召开全县镇、村两级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省、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对当前农耕生产和清明节至“五一”期间全县森林防火工作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11月6日召开全县森林防火会议,传达国省市森林草原防灭火会议精神,安排今冬明春森林火灾预防工作,签订2022年森林火险年度目标责任书,县委书记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二是落实防火责任制。县委办下发《关于印发县级领导及县森林火灾预防及初期扑救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抓各镇办林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县政府与各镇办、各镇办与各行政村,林业局与各镇办农业综合服务站(林场),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业务“双线”责任。实行15名县级领导和18个森防指成员单位包抓15个镇办和2个国有林场森林防火责任,落实镇办领导包抓村、社责任,完善镇(办)包村、村包组、组包户、林场包管护站、林业分站站长包辖区、护林员包山头地块责任,落实“五类人”监管责任,确保山有人管、事有人干、责有人担,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发生。(二)广泛宣传动员,增强防火意识。认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将宣传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贯穿于整个防火工作的始终。一是今年3月、11月两次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入户通知书、广播电视、广场大屏幕、标语、手机短信、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统一印制和发放防火入户通知书8.5万张(森林防火日历画),发送森林防火短信60万条;印制张贴市政府、县政府《关于森林高火险期禁止野外用火通告》3万张,印制宣传标语3万张,新刷写标语3万余条,印发“发生森林火灾怎么办”等宣传资料10万份。三是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1100辆(次),按照“四入村、四入户”的工作要求,做到精准宣传,开展《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知识》专题培训27场,不断增强全民防火安全意识。四是通过电视台、广场大屏幕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点时段播放《镇安县人民政府关于高火险期禁止林区野外用火的通告》、《禁止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的通告》60期。五是县森防指联合县科教局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教育中小学生不玩火、不野炊、不燃放鞭炮,极大地减少了火灾隐患。通过深入宣传,强化广大干部群众防火意识,形成了全县上下齐重视,人人关心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局面。(三)采取有力措施,严管野外火源。一是严格执行野外生产用火许可制度,发放野外用火许可证93份,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批准野外用火;二是发布镇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森林防火高火险期严禁林区野外用火的通告》,林区及林缘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印发《镇安县森林防灭火十条措施》,建立《镇安县森林防灭火工作“四项机制”》,确保森林防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对痴、呆、傻、哑、精神病患者“五类人”和留守老人、儿童、学生的监管力度,对全县“五类人”造册登记,签订监护责任书,防止“五类人”引发森林火灾;四是加大坟地、庙宇管理力度,分别与坟主、庙宇监管单位或个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从源头上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五是在林区要道口设立临时森林防火入山登记检查站点150余处,充分发挥兼职和生态护林员网络作用,严格管控进山入林人员。六是全县2290名生态护林员和200余名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常态化佩戴红袖章在林区和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巡护,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行死看硬守坚决做到“十不准”,确保隐患早排除,火情早发现、早处置。(四)严格督导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县森林火灾预防及初期扑救指挥部组织成员单位成立督导组,对全县15个镇办、2个国有林场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各镇办单位防火工作责任落实,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控,森林防火队伍建设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发现火灾隐患,现场下发《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6份,责令限期整改,有效预防森林火灾发生。(五)强化应急值守,保障信息畅通。进入防火期,严格执行森林防火带、值班制度。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实行专人值班,镇办、国有林场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职工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森林火灾归口管理和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向市防火办报告火情。县森林火灾预防及初期扑救指挥部办公室不定期对各镇办(林场)的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检查,未发现有脱岗漏岗现象的,森林防火信息和政令畅通。(六)镇办、林场、村组建半专业扑火队17支510人,以生态护林员为主,组建镇办森林防火应急队伍15支450人、村(社)扑火队伍154支4620人,完善各级森林防火预案,建设物资储备库18处,购置常规扑火机具,充实物资储备,充分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准备工作。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维护了生态平衡,减少了森林资源水土流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2.经济效益:有效减少了森林资源损失,维护了生态安全。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森林防火队伍达不到标准化建设要求。二是防火经费保障不足,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三是农事生产用火问题屡禁不止,火源管控难度大。五、整改措施。一是森林防火队伍达不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整改:森林防火队伍组建主要是由镇办、林场、村组建立半专业扑火队,人员主要是人民群众,对预防和防火知识领会不够,今后要加大力度进行专业性培训和训练,最终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二是防火经费保障不足,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整改:1.为了森林防火工作有效持续开展,积极争取县级财政资金。2.森林防火工作要经常给主管局请示和汇报,争取解决森林防火经费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3.争取森林防火项目,解决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农事生产用火问题屡禁不止,火源管控难度大。整改:农事生产用火是预防森林火灾的关键,也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短板和难点,要求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当前森林防火的严峻形势,认真分析农事生产用火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林地及林区实际,制定最严格的预防和防火制度,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全方位加强农事生产用火管控工作,要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火源管理各个环节,采取县成员单位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户、联户联保、农户轮流防火执勤等形式,逐级签订责任合同,层层落实火源管控责任。凡因火源管控措施不到位引发森林火灾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杜绝火源的发生。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认真贯彻国省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严防死守,确保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不出问题。2.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组织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宣讲防火知识,加强返乡人员宣传工作,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普及遵章守法、科学用火意识,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科学防火、安全避火的能力。3.强化野外火源管控措施,对林区“五类人”和流动人员等特殊人群,采取人盯人等方式,落实管护人员和责任;对重点地段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实施死看硬守;在重要入山路口设立防火检查站,坚决把火种火源堵在山下林外;在元旦、春节、清明和春耕生产等高火险时段,全天候巡查,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严防森林火灾发生。4.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对林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落实防火责任,夯实防火措施,并要对林下可燃物进行集中清除,减少火灾隐患。5.充分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准备工作,镇村扑火队伍要靠前驻防,确保发生火灾时,科学组织、安全扑救,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彻防扑火工作全过程,坚决禁止妇女、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参与扑火,严禁群众自发、无组织进行扑火,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把火灾损失减控到最低限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