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村土地承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财务管理、审计、农民负担监管、农村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
住所 | 渭南市西三路南段 | |
法定代表人 | 刘鸿剑 | |
开办资金 | 1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6万元 | 2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1、2021年9月30日变更了单位法人,由“唐继学变更为刘鸿剑”。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重点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承包、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等农经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创新宣传方式,聚焦亮点打造。围绕推进“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热点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同各级媒体合作,先后报道全市农经工作的成效亮点30余次。一是编撰典型案例。8月份,汇编形成了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乡村治理、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等于一体的全市改革“十大”典型案例汇编。二是积极开展典型申报。推荐全市13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参与农民日报社组织的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申报活动,现已公示全部入围,占全省上榜总数的24.5%。三是打造“政媒”合作模式。与陕西农村报合作,采取“政媒”联合协作的方式,共同围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五大类型农经重点工作,开启了全省首家市级农经机构同省级新闻媒体的第一次全方位业务合作的有益探索尝试。四是注重典型推介。向各级新闻媒体推送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典型,其中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白水县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大荔县新茂天地源家庭农场、大荔县石槽村、潼关中军帐村等典型案例先后在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中国农科网、渭南日报及陕西农村报进行了专题报道。(二)加强工作指导,提升工作质量。全年共起草印发各类文件30余个。9月份印发《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开展“空壳村”整县清零行动,明确在2022年6月底前实现全市“空壳村”全部清零。修改完善了《渭南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评定及监测办法》等文件。组织撰写了《加大农村集体“三资”整治力度启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引领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和《关于农村产改后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三篇调研报告。(三)召开工作会议,务求发展实效。一是开好农经站长会。先后于4月份、11月份两次召开了全市农经站长座谈会,把握工作实情,梳理困难问题。二是开好业务培训会。多次举办全市推进“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训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会和省级社会化服务培训会等。三是开好典型观摩会。先后组织市县镇村四级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实地观摩学习。四是开好“省级培训会”。先后配合省农经站在临渭区、合阳县、高新区、大荔县举办了四期全省农经工作业务培训会,累计培训县镇两级业务人员、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及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人员700余人次。(四)转变改进作风,形成工作合力。一是抓好一线调研。10-11月先后两次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专题督导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底数和发展现状,梳理问题。二是打造发展模式。11月3-8日,成立三个专项工作小组,对农经重点工作发展典型开展全面调研。调研组先后对华阴市岳庙办曲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白水县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澄城县吉祥家庭农场、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合阳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42个典型案例进行了集中现场采访调研,拟与陕西农村报共同编撰形成全市多类“十大典型发展案例”汇编。二、社会效益情况。1、产改后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截止目前,全市完成资产移交的村1650个,占比84.1%。据统计,现已完成换届1372个,完成率70%。除高新、经开外,10个县级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全部建设,合阳、白水等6个已开展实质性业务;79个镇(办)设立有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或窗口。入场交易宗数1826宗,成交金额1.68亿元,累计发放抵押担保贷款3.05亿元。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2020年度资产清查及两轮审核,截止2020年底,全市村组两级共有资源性资产1220.82万亩,经营性资产55.38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34.35亿元。截至目前,全市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平台录入工作基本完成,录入成员400余万人。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有经营收益的村1952个,占总村数的99.5%,临渭、华阴、潼关、大荔、合阳、蒲城、澄城、白水、富平等9个县市区“空壳村”已全部清零。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三部门联合对白水、澄城两县2020年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绩效进行评估调研,对我市近年来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向省农业农村厅上报《渭南市华州区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渭南市2019-2021年度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和推荐报送了合阳县金峪镇沟北村等全市6家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起草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揽子”工程方案初稿。全市涉及“两委”换届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村1948个,目前已开展审计1610个。其中,审结村1608个,占应审计村数的82.55%。审计资金总额340269.12万元,查处违纪资金177.16万元,退赔违纪资金107.91万元,处分违纪人员11人。3、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主要针对数据库中群众反映的错误信息和权证进行修改,全年共纠错2400余处,修改完善错误证书1200余本。指导蒲城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试点准备工作。据初步统计,截止11月底全市土地经营权累计流转202万亩,流转率25.7%。全年接受群众电话、来访咨询126起,解决矛盾纠纷61起,全市无重大信访事件。同时完成了省市安排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专题调研工作,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截至11月底,全市经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658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52个,省级示范社143个(省级百强社51个),市级示范社163个,市级以上示范社358个,占比5.44%。录入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共27729家,其中经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2618家,县级及以上农业农村部门评定的示范家庭农场721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73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34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共507家,占比19.33%。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035个,实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04.35万亩,服务小农户27.9万户。2021年,共争取中省有关项目资金3070万元。其中国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1700万元,农民合作社培育发展项目资金350万元,家庭农场培育发展项目资金200万元;省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资金820万元。指导合阳撰写《强主体抓项目提质量扎实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案例,该案例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名单,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对推进“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全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有待完善,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用尚没有有效发挥。2、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遗留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3、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任重道远,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能力不高、人才匮乏、资金缺乏等问题亟待解决。4、各级财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不够,农民群众对创办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性不高,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增速放缓,发展水平尚有提升空间。5、基层农经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审计、农经统计等工作落实不均衡。整改措施:1、以“清零削薄”为核心,认真抓好农村集体产权进场交易、推动农民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无缝对接等工作,不断规范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针对数据库中群众反映的错误信息和权证进行修改,继续抓好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3、全面贯彻落实有关加强农经体系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加强与编制部门的沟通协调,在推进工作的前提下,引进人才,以充实现有农经队伍。4、加大政府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经营者熟悉并了解各项扶持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增强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严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评定认定标准,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稳步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是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有关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要求,组织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项目申报实施、外出精准考察学习、人员培训和先进评创等工作,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二是按照“清零”行动要求,确保6月底前全市“清零”任务全面完成。三是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积极抓好“村社”移交和相关制度建设。四是积极拓展各类农村产权权能,畅通农村集体资产盘活渠道,依托金融机构,打造农村资产资源流转交易平台,确保10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面开展实质性业务工作。2、认真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管理服务工作。一是对标中省有关要求,加大确权登记遗留问题整改力度,确保证书全部到户。二是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政策规定,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良性发展。三是指导蒲城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改革试点工作。3、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做好省市两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的申报、认定及扶持工作。二是抓好各级示范社的清理规范工作,提高农民合作社整体规范化建设水平。三是下大力气开展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试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12月被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评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绩效考评市级综合优秀单位;2021年12月被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评为全省农经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