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千阳县> 千阳县成人教育服务中心

千阳县成人教育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1 15:17
单位名称 千阳县成人教育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成人文化技术、人口理论教育,社会力量办学管理。
住所 千阳县东海路
法定代表人 刘新明
开办资金 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千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1万元 5.91万元
网上名称 千阳县成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成教中心全体同志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完成了本单位今年各项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一、执行单位章程情况:一年来,我单位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民办教育规范化管理情况:一是实行“四备案”管理办法。即加强课程备案管理,加强教师备案管理,加强招生广告备案管理,加强收退费行为管理。二是执行月例会、月检查制度。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月例会和日常检查与工作指导,惧干扰处理了娃娃乐幼儿园收取教材费事件,强力责令该园退还210名幼儿教材费9822元。三是强化年检工作管理。每年定期开展民办学校年检工作,细化年检办法和评价体系,并将年检结果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管理。民办学校在学校显著位置将其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充分运用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的监管功能,完善“黑白”名单动态管理制度。通过以上长效管理,使我县民办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2.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情况:一是执行“五严”措施,落实“六项”管理。通过严格控制培训时间,严格培训服务监管,严格资金专户监管,严格校培训广告治理,严格重新登记审批等措施,实现了时间、课程、教师、空间、资金、数量等“6个管起来”。全县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共10所,文化艺术类4所,已移交给文旅局管理;学科类机构由6所压减到1所,并指导完成了重新审核登记,压减率达到83.3%;学科类培训学生由835人下降到235人,减少了71.9%;关停各类违规培训机构5所,关停率达到100%。取得了“存量锐减”“增量为零”预期效果。二是把好“三个”关口,杜绝违规乱象。打出把好办学行为监管关、机构合规经营关、日常巡查治理关的组合拳,初步实现了“治乱、减负、防风险”的目标。批准秋季复训申请7份,审核备案资料186份,提出整改意见42条;办理资金监管专用账户7个,签订三方监管协议7份,共缴纳最低余额21.6万元;开展突击检查和蹲点守候检查行动14次,巡查居民小区152次,走访物业管理、小区居民、学生共1500多人,查处社会人员违规变相从事学科培训活动2起。三是发挥牵头作用,强化联合治理。扎实履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牵头单位职能,适时组织召开会议或上门商讨工作;共享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台账数据,促进全县工作顺利推进;多次组织或配合相关部门展开联合执法,实现“一次出动,全面体检”的效果,使校外培训机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治理工作中共检查办学场所50多次,约谈机构举办人、业主单位负责人、小商铺业主100多人次,拆除清理培训机构大型宣传门头、周边广告牌50多处;处理培训机构家长退费纠纷12起,退还培训费11542元;为15名员工追讨扣发、尾欠工资10320元;处理“广州记忆大师”快闪式违规办学事件1起,为56名学生家庭挽回经济损失22.29万元,及时避免了“冒烟”“爆雷”现象。四是坚持宣传引导,实现疏堵结合。为了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多次在县域媒体和社会自媒体发布了《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通告》《关于严肃查处“地下”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公告》《2021年秋季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在居民小区、市政宣传栏和中小学校进行了张贴宣传《通告》210份,自主编制的全国监管平台操作流程在全市工作群得到推广,机构治理信息多次在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刊登。结合政策法规和机构实际,指导5所机构提交了注销申请,为2所机构提供了转型方向,与2所注销机构商讨了消课计划,并指导在学员群里发送终止办学通知,有效预防了治理工作风险。3.社区教育内涵提升工作情况:我县的社区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依托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老年大学、图书馆、文化馆、街村社区、农技推广等场所为学习平台,以退休干部职工、进城入住人员和技术农民等人群为学习主体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各社区教育平台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培训会、学习班、书友会、展览会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使每个社区成员时时、处处、事事都能受到教育,满足了居民群众的学习需求,陶治了社区居民的情操,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我们主持的省级实验课题《社区教育“扶志扶智”实践》已顺利结题,千阳县千湖之声合唱团、西关社区荣获宝鸡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东城社区荣获宝鸡市社区教育先进社区,3名同志荣获宝鸡市“百姓学习之星”,社区教育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与县上有关单位联系不够紧密,有资源闲置现象,整合资源利用率不高,影响了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二是幼儿园仍旧存在办学条件差、教学“小学化”倾向,办学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二)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各项教育培训活动,建立优质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使我县的社区教育工作再创新辉煌。2、建立健全民办教育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大隐患排查和处置力度,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强化安全管理,维护民办学校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