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高新区政法司法信访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动化解群众合理诉求,依法建设平安高新。社会稳定工作部署;平安高新建设;信访处理;司法行政;重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
住所 | 陕西省渭南高新区崇业路16号创业大厦109 | |
法定代表人 | 姜超 | |
开办资金 | 1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管委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57万元 | 16.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严格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工作部署,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坚持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全面推进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强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大局稳中向好,平安建设工作质效明显提升,全面完成省市重点项目稳评登记备案工作,政法工作整体迈上更高台阶。人民群众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上升。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统筹谋划,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区党工委专题汇报《加强依法治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召开2021年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第1次会议,研究我区落实《渭南市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实施细则》《关于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具体意见等。二是印发《渭南高新区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安排,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专题工作会,完成第一轮次资料收集,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创建标准情况,及时更新创建指标,调整任务分工,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四是做好法治审查工作,对党工委、管委会重大合同协议及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出具书面审查意见70余份。三是发挥法治优化营商环境作用。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坚持服务导向,推动依法治理。印发《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制定市场主体轻微违法免罚清单的通知》,明确了52项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并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在全区开展《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系列宣传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法治保障资本助推高新区营商环境提升》专题培训,进一步发挥法治优化营商环境作用。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组织全区13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治培训及考试,邀请专家对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进行解读培训,提高了全区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依法合理化解群众诉求:一是全力推进重复信访及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2397人次,其中集体访169批次2178人次,受理群众来信20余件,中央立案7件,办结网上信访件150余件,处置预警信息30余条。二是涉稳风险预警防范率达100%,完成中省交办的第一批17件重复信访事项化解上报工作,化解率100%。三是启动战时机制,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圆满完成了重要节点的信访保障工作。落实风险评估责任:积极落实“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办理模式,印发《渭南高新区工程建设领域“容缺审批+承诺制+并联审批”稳评办理模式暂行办法》,全面完成54个省市区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登记备案,备案率100%。二、社会效益情况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严防社会稳定风险,紧盯敏感时间节点,多次安排部署中省市“两会”、建党100周年及“十四运会”期间的安保维稳工作。印发《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信访保障工作预案》《关于做好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区级领导接访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夯实维稳责任,全力以赴把中省市区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有效有力行动,确保“不出事”,实现了全国“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五无”工作目标。二是坚决做好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印发《关于深入开展铁路护路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做好2021年春运期间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开展“526我爱路”主题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平安铁路运行的责任意识,营造爱路护路工作氛围。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八五”普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推进宪法法律“七进”活动。印发《2021年司法行政工作要点》《2021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等文件,以多种形式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普法工作全过程,确保普法工作有声有色、有力有效地开展。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共发放宣传辅导读本200余册,宣传彩页5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80余人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印发5期学法提醒,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及“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活动,审核各类合同协议出具审查意见70余份。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一是多次组织召开全区信访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信访稳定工作。建立健全区级领导包联信访工作制度,发挥信联办督办考核作用,印发通报6份、督办提醒函35份,促使各单位落实信访工作责任。二是积极打造网上主渠道,初步构建了“代理搭台、群众张嘴、数据跑腿”的网上信访工作模式。三是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推进重复信访治理。中省交办的第一批17件突出信访问题已全部化解上报。四是针对房地产、因灾利益受损、劳资纠纷等突出信访问题,明确区级包案领导,落实部门、街道“属事”“属地”化解责任,累计化解突出信访问题20余件。扎实开展专项活动,切实加强风险源头预防,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五是加大硬件投入,全力创建“人民满意窗口”,引入律师参与多元化调解。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对平安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平安高新建设执行落实、机制衔接上还不到位,工作合力不够。二是法治建设督察工作不深入,未形成督察长效机制,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相对薄弱,对全区行政执法单位的监督方式相对单一。三是信访积案化解不到位。个别部门对信访积案化解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平安建设督察督导工作力度,健全衔接机制,督促各单位扎实平安建设工作。二是定期开展法治建设督导检查,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三是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切实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各街道综治中心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二是深化平安高新创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九率一度”,积极构建平安高新。三是做好重点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工作,推进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四是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有效开展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升法治能力水平。五是启动“八五”普法规划,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六是扎实化解重复信访案件,按期完成案件化解上报。七是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做好“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信访保障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