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人民医院

长武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2-02-21 15:08
单位名称 长武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长武县昭仁大街中段
法定代表人 魏宝民
开办资金 26266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862万元 28377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6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盯常态化疫情防控、紧扣公立医院改革难点、紧贴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跟医院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步伐,以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为出发点,以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全院职工踔厉奋发,共克时艰,全年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完成。一、党建引航,助推医院发展高质量我院始终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将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长武”建设。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二是突出外引内育,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围三是强化品牌建设,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二、向疫而战,常态疫情防控不减压常态化防控以来,我院深入贯彻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要求,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强化决策“第一载体”。调整充实疫情防控人员,明确科室任务分工。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安排部署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建立完善了包抓责任制,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二是慎终如始坚守,强化防治“第一意识”。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预案》,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点;组建了医疗救治专家组、流调消杀专家组及181人的核酸检测采样小分队,开展业务培训15次,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疫情处置方法;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4次,进一步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逆疫请战出征,凸显长医“第一担当”。全院500余名医务工作者自愿请战,逆行出征抗击疫情。三、聚焦主业,跑出护佑健康加速度2021年,全院以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紧盯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医院凝聚起了高质量向好发展势头。一是抓学科建设,创新培育到位。胸痛、卒中、创伤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区域内救治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疼痛科、疼痛门诊、设立开诊,有效解决广大群众对慢性疼痛类疾病治疗的需求;儿童保健门诊、儿童保健科开放,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服务;“介入中心”专家工作站挂牌,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9项新技术、新业务突破诊疗瓶颈,首例66天患儿开放性颅脑损伤术成功开展为婴幼儿颅脑外科手术积累了宝贵经验;2项科研项目获省市立项;科室研学氛围浓厚,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二是抓依法执业,医疗安全到位。强化法治意识,增强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按照《医疗执业许可证》诊疗地点、诊疗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对新聘人员进行岗前依法执业培训,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他人利益;严格准入,对新进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分级授权。三是抓收费管理,合理收费到位。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统一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内容,所有收费标准上墙公示,增加医疗收费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的监督,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合理收费,减轻群众不合理的就医经济负担。四是抓医患沟通,知情同意到位。加强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的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与同意权,处置病人、交待病情、各种高危病人及操作履行签字手续,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的医患关系,防患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五是抓风险评估,隐患防范到位。加强危急重症病人风险评估管理,明确警示标识,对发现的问题、漏洞和缺陷,彻底整改,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营造安全履职的氛围。六是抓业务培训,内请外派到位。对新进院20人进行为期2周的业务岗前培训,增强知识储备;外派300余人次赴省市医院学习受训,强化业务能力。七是抓医疗质量,诊疗能力到位。强化督导检查,定期督导检查医疗文书书写、危急值报告等核心制度的落实及运行病历质量等。八是抓护理质量,优质服务到位。强化管理,将日常督查与月检查相结合督查工作落实情况;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对不良事件汇总分析吸取经验教训。九是抓对口帮扶,资源共享到位。积极利用好对口支援资源,派驻专家帮助我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我院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带教,全面提升诊疗水平;落实对口支援责任,下派18名医疗骨干赴6家卫生院提供医疗帮扶,加强基层医院的力量。十是抓服务指标,目标完成到位。举办各类知识讲座12次,健康咨询活动22次,咨询人数2060人,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312余次,健康教育培训和控烟培训4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766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6次。四、紧盯控感,控制院内感染保安全一是强化综合监测,查找薄弱环节。二是加强院感培训,提升院感防控水平。三是强化环节监管,清除院感防控盲区。2021年5月份第二季国家医疗相关标准执行竞技赛陕西赛区竞赛中,新生儿科案例《手卫生传递健康、知-信-行抗击疫情》被评为“最具潜力案例”。五、创新体系,助推医院管理科学化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精准高效推进精细管理。一是把握着重点,重点事项制度化。依法依规实施内部治理,对“三重一大”事项,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后,提交院党总支支委员会研究;对专业性强的决策事项,提交专业委员会讨论。二是找准出发点,经济管理常态化。制定下发《经济管理年实施方案》,推动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实现了业务工作与经济管理实现有机融合。三是把握切入点,五大中心集约化。整合优势医疗资源,完善“五大中心”建设,积极助推健康长武建设。四是找准关键点,药事管理优化化。严格落实网上“阳光采购”及“两票制”政策,药品、耗材采购坚持“勤进快销”的原则,80%的药品周转率控制在15-20天,避免因失效造成浪费。五是明确落脚点,医疗保障有序化。持续加大“五合理”考评力度;全面落实建档立卡人员各类倾斜政策,共报销建档立卡人员2089名804万余元,减免住院押金1113万余元;安全、规范完成4.1万人次,4353万元报销业务。六、精准衔接,助力乡村振兴谋发展一是紧盯有效衔接,保持政策总体稳定。有效整合健康扶贫与健康促进政策,保障工作不断档、保障政策不空位、保障服务不空缺。二是紧盯大病救治,保障大病患者健康。全县共有52名符合大病救治条件患者,其中,1人需专项集中救治,40人转为慢病管理,9人已治愈,2人死亡。三是紧盯对口帮扶,提升工作内涵建设。先后选派5名业务骨干赴江苏省海陵区学习交流,泰州市选派7名医务人员来长对口帮扶。三是紧盯驻村帮扶,干群共话乡村振兴。,建立了支部共建产业园和第一书记责任田。协助村两委干部抓好党建工作;协助开展厕所革命。七、全面呵护、公共卫生服务增质效一是健康档案共建共享。二是老年细致到位。三是慢性病管理服务规范。四是精患对象稳定向好。五是预防接种建立屏障。六是健康教育工作七是儿童保健工作,八是孕产保健周期呵护。九是传染疾病防治有效。十是全面发力多点开花。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八、顺利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获实效2021年,我院实施的项目共有两个,年度完成投资5000万元。一是内科综合住院楼建设项目顺利封顶。累计完成投资4500万元,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计划2022年底投入使用。二是发热门诊及传染病区改扩建项目稳步推进。传染病楼平移工程于2020年6月份完工,改扩建和室外配套工程2021年9月开工,正在进行负压病房改造,累计完成投资500万元。九、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全年接诊门急诊患者210418人次、住院1771人次、平均住院天数8.3天、床位使用率85.19%、手术3176人次、血液透析3141人次,住院分娩880人次。医院获长武县卫生健康局“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十、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核心制度落实有待加强,医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学科建设有待加强,人员梯队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③精细化管理有待加强,各项管理指标有待进一步细化。(二)整改措施:1、科学客观研判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医院质量指标、医疗安全指标、重点专业质量控制指标、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重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分析薄弱环节,重点改进。2、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人才梯队培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补齐薄弱学科,增强综合实力。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多举措吸纳人才建好人才梯队。3、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以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精准高效推进精细管理。十一、下年度工作打算:1.严防严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站位全局,慎终如始,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常态化防控举措。2.党建引领,确保医院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突出实效性,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做到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行风与文化建设管理,培育新时代白衣天使。3.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注重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加强应急管理,开展年度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策略,对排名靠前风险进行干预。4.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人才梯队培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打造品牌学科。补齐薄弱学科,增强综合实力。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建好人才梯队。5.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继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不断优化就医流程。6.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精准高效推进精细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17年12月4日-2022年12月3日证号:43586124861042811A1001;2、《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发证日期:2018年11月30日证号:2704100144;3、《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0年12月29日-2023年12月29日证号:610428201701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