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长武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2-02-21 14:57
单位名称 长武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受理举报、投诉;依法纠正和查处违法行为;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监察职能。
住所 长武县宜禄街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四楼
法定代表人 王锋
开办资金 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24万元 35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劳动监察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职责。年内,组织召开三次根治欠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问题。通过调整充实九安花都项目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组成员,成立尚德昭仁财富广场项目、陕西百富源粮油科工贸有限公司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专班,对劳动保障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和信访重点案件实施一对一监管,形成县级领导抓总、人社部门协调、各单位积极配合、共同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工作合力。二是落实保障制度,狠抓源头治理。全面落实“保证金”制度,坚持将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作为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对于县域内计划实施的建设项目,一律先行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或出具银行保函。全年累计征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0笔,总额320.05万元。推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函业务转入正轨,全年共办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40笔,保单金额307.48万元,下半年用农民工工资保函替代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业务量占到保证金业务总量的80%以上,金额占总额的60%以上。12月份将邮储银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内结余资金全部整合到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进行统一管理。大力推行“分账制”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执法检查、保证金缴纳等时机,千方百计引导各用工单位落实农民工工资分账制管理制度。截止目前,全县各在建工程农民工工资专户开设率覆盖93%以上的工程项目;严格招投标准入制度,明确规定发改部门在招投标前,必须督促投标企业到人社部门对其三年内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情况进行评价确认,如有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不得办理参与招投标。年内累计出具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证明460次,剔除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三是高频联合执法,化解重大风险。为提早防范化解劳动保障领域欠薪信访隐患,年内共开展劳动用工情况专项检查、劳务派遣用工专项检查、工程建设领域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专项执法行动暨全县民办幼儿园社保稽核、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等各类执法行动5次,涉及用人单位331家,劳动者1.47万人。四是着力打造基层金牌调解组织。按照诉源治理“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诉讼案件”的基本思路,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工作前置抓预防,关口前移抓调解,把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网络延伸到乡镇、企业。在镇办、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镇办设在司法所或多元化调解中心)的基础上,今年,与县总工会、工商联联合下发《创建金牌调解组织的通知》,提出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力争打造1家省级,2-3家市级,3-5家县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并评选3-5名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今年,成功打造亭口、相公、亭南煤业三家县级金牌调解组织。五是创新工作措施,推进制度落地。为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落地,县人社局努力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新举措,积极对接县城投公司与工商银行长武支行,探索建立国有资产与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相互挂钩,相互支撑的体制机制。六是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活动。首次召开全县煤炭行业劳动用工座谈会,以用工管理、打击“劳务碰瓷”为主要内容,组织全县各煤矿企业深入交流、相互学习,表彰了用工管理规范企业。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专项宣传,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企入户,向广大务工人员发放《条例》宣传材料,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负责人开展普法教育,年内,围绕《条例》上街宣传2次、召开宣讲会3次、座谈会2次,出动宣传车1台,发放普法宣传资料45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300余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累计受理线上线下各类举报投诉案件150起,其中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转办案件63起,办结62起,办结率98.4%;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平台和“秦云就业”小程序受理案件8起,办结8起,办结率100%,其他渠道欠薪投诉举报案件79起,办结79起,办结率100%,帮助2688名农民工讨要工资3525.1949万元,罚款12.67万元(因欠薪上访造成重大影响罚款5.5万元、因“八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罚款7万元、因使用童工罚款0.17万元)。仲裁立案65起,调解结案44起,裁决结案20起,正在办理1起,有力地保障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问题突出。下一步要通过日常巡查、案件调查、专项检查、督办案件调查等手段,依法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坚决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二)建筑工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不到位。下一步要加快落实工资专用账户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全力提升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三)房地产建设领域欠薪问题高发。下一步要加强建筑劳务管理,规范劳务用工行为,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建设单位责任,严格依法发包工程,严厉打击非法发包、分包,违法转包行为。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根治欠薪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管理机制,加快落实工资专用账户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全力提升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二)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创新法制宣传手段和载体,扩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面,进一步提升法制宣传工作的社会效益。(三)强化多层面维权管理。充分运用各类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全渠道的欠薪预警、线索追踪、案件处置的综合性管理机制,提升治欠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四)公布企业诚信信息。在县域内集中曝光一批欠薪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一批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发挥正面典型示范作用,和反面典型警示作用,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在全县上下形成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强大震慑和高压态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